一种投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14739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放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向包装箱内放置包装件的工作多为人工操作,放置的包装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包装件成形的状态受到其与包装箱之间的关系影响,一旦包装件脱离包装箱就失去了成形的条件而恢复到初始状态;另一种是包装件成形状态脱离于包装箱,其成形因其固有结构,即使是脱离包装箱也不会发生与成形状态不同的形态。前一种包装件放置在包装箱内的操作过程复杂,需要成形后放置;后一种包装件放置在包装箱内的操作过程简单,只需要投放即可。但是,投放类型的包装件在放置过程中采用人工投放的方式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替代人工投放包装件的投放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投放装置包括平移部件、第一翻转部件、第二翻转部件、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所述第一载物框安装在第一翻转部件上,所述第二载物框安装在第二翻转部件上,所述第二翻转部件安装在平移部件上,所述投放装置上设有输入部位和输出部位,所述输出部位的数量是输入部位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载物框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入部位连通、第一载物框在投放装置的其中一个输出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出部位连通,所述第二载物框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入部位连通、第二载物框在投放装置的另一个输出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出部位连通,所述第二载物框通过平移部件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和输出部位之间往复运动,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所述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之间合并、在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所在位置所述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之间分开。
[0005]投放装置采用“一进双出”的配置方式投放包装件,即在同一输入部位获取两个包装件,再在两个输出部位各投放一个包装件。为便于包装件输送,投放装置的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在初始状态时合并在一起,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共同对接于同一个输送包装件的输送装置。再获得包装件后,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之间先分开,分开动作基于平移部件实现。分开后,第二载物框进入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所在位置,而第一载物框就位于投放装置的另一个输出部位所在位置,故在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翻转后包装件向外输出。理想状态下,包装件应当是受自重影响而脱离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故第一翻转部件、第二翻转部件的作用在于改变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之间的作用关系,即促使包装件受到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提供的支撑力的状态变为包装件至多受到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提供的摩擦力的状态,理想的应当是包装件只受到重力作用。
[0006]在整个投放过程中分开包装件的操作是影响投放工作效率的最大环节。上述方案中包装件进入第二载物框后,包装件与第二载物框之间只存在支撑作用,即包装件只受到来自第二载物框的支撑力,当第二载物框以此状态与第一载物框分开,必定不能以较快速度运动,因此包装件在此时受到来自第二载物框的静摩擦力有限,所以运动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包装件脱离第二载物框的情况;若在第二载物框的相应部位设置阻挡结构,则不利于包装件从输送装置上进入第二载物框内。上述方案已经能够达到自动化机械投放包装件的技术目的,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投放装置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案,它可以适用于快速投放包装件的作业环境,即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面与第二载物框的平移方向平行,并且所述支撑板位于第二载物框的平移轨迹的一侦U。第二载物框翻转后包装件底部受到支撑板的支撑作用,第二载物框提供包装件向输出部位运动的动力,这样支撑板的作用在于实现第二载物框先翻转后平移的动作过程,这样可以确保包装件与第二载物框始终保持同步,最终提高分开包装件的操作效率,也就是提高该投放装置的工作效率。
[0007]由于包装件在包装箱内的状态为对称分布的状态,故整机设计以及投放路径的选择必须满足包装件的放置要求,在本方案中两个载物框运动轨迹是能在摆动过程中即可分开两个包装件为最佳,当包装件从同一个输入部位输入、要在两个输出部位对称分布,那么优选的方案应当是载物框的运动轨迹与包装件输入方向垂直即任意一个翻转部件的摆动运动的方向与包装件的输入方向垂直。为此,所述第一载物框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的开口朝向与第一载物框的翻转方向垂直,所述输出口的开口朝向与第一载物框的翻转方向相切,所述第二载物框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的开口朝向与第二载物框的翻转方向垂直,所述输出口的开口朝向与第二载物框的翻转方向相切。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的输入口、输出口设计符合它们的最佳运动轨迹。
[0008]作为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载物框包括载物板、顶板、限位板,所述顶板与载物板之间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所述顶板通过限位板与载物板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固定安装在第一翻转部件上;所述第二载物框包括载物板、顶板、限位板,所述顶板与载物板之间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所述顶板通过限位板与载物板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翻转部件上。在该方案中第一载物框与第二载物框之间为对称结构。
[0009]包装件从输送装置进入投放装置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输送装置对其的限位约束作用,而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上未设置与输送装置衔接的起到限位约束包装件的结构,在包装件进入投放装置的过程中必定会因为包装件自身缺陷的因素导致运动方向偏离设定位置。为了使包装件更好的进入投放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输入辅助部件,所述输入辅助部件包括直线升降气缸、挡板,所述挡板安装在直线升降气缸上,所述挡板上设有两个处于相对且平行的阻挡面,所述直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阻挡面,所述挡板伸入到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合并的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的两侧,所述第一载物框的输出口被阻挡面阻挡,所述第二载物框的输出口被阻挡面阻挡。
[0010]第二载物框与第一载物框分离的动力来自平移部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平移部件包括平移动力组件、滑动组件、支撑架,所述平移动力组件设有提供直线方向的往复变化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杆和滑块,所述滑块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翻转部件安装在滑块上,所述平移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平移部件的主要作用在于使第二载物框能够在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进而实现第二载物框与第一载物框合并、以及第二载物框与第一载物框分离。
[0011]由于使用包装件的包装箱规格各异,包装件之间的距离有多种变化,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平移动力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齿轮、齿条,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该平移动力组件为动力输出可控的机构,这是因为伺服电机具有可控的特征,通过控制转数以及转速实现控制滑块位移量和位移速度,这样便调节第二载物框与第一载物框之间的距离,使得该投放装置适用范围增加。该平移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可控的技术特征亦可采用电缸、直线电机来实现。
[0012]驱动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做摆动运动的翻转部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翻转部件包括直线气缸、摆臂、转轴,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与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物框固定在转轴上;第二翻转部件包括直线气缸、摆臂、转轴,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与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载物框固定在转轴上。该结构具有动作速度快、结构简单的优点。
[0013]当需要多个工位投放包装件时可以设置多组并联投放工位,不同工位之间可采用同一动力源,这样相邻第一翻转部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翻转部件的摆臂上;相邻第二翻转部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翻转部件的摆臂上。由此,可以在一个投放装置上获得多个同步工作的投放工位。
[0014]在投放过程中需要考虑包装件自身缺陷的因素,因为该因素会导致包装件卡在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内部,为了避免这情况发生,在本方案中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输出辅助部件,所述输出辅助部件包括直线推送气缸,所述直线推送气缸处于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所在位置的一侧,所述直线推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方向与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的输出方向相同。输出辅助部件以推动包装件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包装件堵塞在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内的情况,提高该投放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00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放装置在获取包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