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放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814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促使位于第二载物框2内的包装件在自重作用下与支撑板3接触,包装件收到支撑板3的支撑作用;接着,平移部件工作,将处于竖直状态的第二翻转部向远离第一翻转部的方向上推移,直至包装件脱离支撑板3而在自重作用下掉落,如图9、10所示,投放装置在支撑板3的一端即远离第一载物框I的该端的下方的区域为另一个输出部位,包装件从该输出部位向外输出。在此过程中包装件进入第一载物框I的方向与第一载物框I的翻转方向垂直,第一载物框I的输出口 11的朝向始终与第一载物框I的翻转方向相切,故使得包装件离开第一载物框I的方向与第一载物框I的翻转方向相切;包装件进入第二载物框2的方向与第二载物框2的翻转方向垂直,第二载物框2的输出口 11的朝向始终与第二载物框2的翻转方向相切,故使得包装件离开第二载物框2的方向与第二载物框2的翻转方向相切。
[0040]如图2所示,输出辅助部件包括两个直线推送气缸24,直线推送气缸24竖直设置,它的活塞杆朝向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一个直线推送气缸24位于第一载物框I处于竖直状态的位置的上方,另一个直线推送气缸24位于第二载物框2处于竖直状态的位置的上方;两个直线推送气缸24的活塞杆伸出后分别能够伸入到第一载物框I内部以及第二载物框2内部;初始状态,两个直线推送气缸24的活塞杆都收缩。在第一载物框1、第二载物框2处于竖直状态后直线推送气缸24才开始工作,活塞杆伸出。当包装件未卡在第一载物框I或者第二载物框2内时活塞杆就能推动包装件,使得包装件离开第一载物框I或者第二载物框2。
[0041]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如图11、12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机架上设有另一组由第一翻转部件4、第二翻转部件5、第一载物框1、第二载物框2、支撑板3、输入辅助部件、输出辅助部件构建的投放工作位置,其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相同部件的布置相同,这样在同一个投放装置上就获得了两个投放工位,并且两个投放工位分布在第二载物框2的往复运动方向上。在这个两个投放工作之间共用动力部件,即相邻第一翻转部件4之间通过连杆25连接,连杆2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翻转部件4的摆臂13上;两个第二翻转部件5都安装在同一平移部件上,相邻第二翻转部件5之间通过连杆25连接,连杆2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翻转部件5的摆臂13上。这样,投放装置就具有了两个输入部位和四个输出部位。
【主权项】
1.一种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放装置包括平移部件、第一翻转部件(4)、第二翻转部件(5)、第一载物框(I)、第二载物框(2),所述第一载物框(I)安装在第一翻转部件(4)上,所述第二载物框(2)安装在第二翻转部件(5)上,所述第二翻转部件(5)安装在平移部件上,所述投放装置上设有输入部位和输出部位,所述输出部位的数量是输入部位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载物框(I)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入部位连通、第一载物框(I)在投放装置的其中一个输出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出部位连通,所述第二载物框(2)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入部位连通、第二载物框(2)在投放装置的另一个输出部位所在位置与该输出部位连通,所述第二载物框(2)通过平移部件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和输出部位之间往复运动,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所述第一载物框(I)和第二载物框(2)之间合并、在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所在位置所述第一载物框(I)和第二载物框(2)之间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支撑面与第二载物框(2)的平移方向平行,并且所述支撑板(3)位于第二载物框(2)的平移轨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物框(I)设有输入口(10)和输出口(11),所述输入口(10)的开口朝向与第一载物框⑴的翻转方向垂直,所述输出口(11)的开口朝向与第一载物框(I)的翻转方向相切,所述第二载物框(2)设有输入口(10)和输出口(11),所述输入口(10)的开口朝向与第二载物框(2)的翻转方向垂直,所述输出口(11)的开口朝向与第二载物框(2)的翻转方向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物框(I)包括载物板(6)、顶板(7)、限位板(8),所述顶板(7)与载物板(6)之间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所述顶板(7)通过限位板(8)与载物板(6)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6)固定安装在第一翻转部件(4)上;所述第二载物框(2)包括载物板(6)、顶板(7)、限位板(8),所述顶板(7)与载物板(6)之间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所述顶板(7)通过限位板(8)与载物板(6)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6)固定安装在第二翻转部件(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输入辅助部件,所述输入辅助部件包括直线升降气缸(21)、挡板(22),所述挡板(22)安装在直线升降气缸(21)上,所述挡板(22)上设有两个处于相对的阻挡面(23),所述直线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阻挡面(23),所述挡板(22)伸入到在投放装置的输入部位所在位置合并的第一载物框(I)和第二载物框(2)的两侧,所述第一载物框(I)的输出口(11)被阻挡面(23)阻挡,所述第二载物框(2)的输出口(11)被阻挡面(23)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部件包括平移动力组件、滑动组件、支撑架,所述平移动力组件设有提供直线方向的往复变化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杆(19)和滑块(20),所述滑块(20)与导杆(19)滑动连接,所述导杆(19)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翻转部件(5)安装在滑块(20)上,所述平移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动力组件包括伺服电机(15)、减速器(16)、齿轮(17)、齿条(18),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减速器(16)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7)固定安装在减速器(16)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18)与齿轮(17)啮合连接,所述齿条(18) —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部件(4)包括直线气缸(12)、摆臂(13)、转轴(14),所述直线气缸(12)的活塞杆与摆臂(1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13)的另一端与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物框(I)固定在转轴(14)上; 第二翻转部件(5)包括直线气缸(12)、摆臂(13)、转轴(14),所述直线气缸(12)的活塞杆与摆臂(1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13)的另一端与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载物框(2)固定在转轴(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翻转部件(4)之间通过连杆(25)连接,所述连杆(2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翻转部件(4)的摆臂(13)上; 相邻第二翻转部件(5)之间通过连杆(25)连接,所述连杆(2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翻转部件(5)的摆臂(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输出辅助部件,所述输出辅助部件包括直线推送气缸(24),所述直线推送气缸(24)处于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所在位置的一侧,所述直线推送气缸(24)的活塞杆伸出方向与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的输出方向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放装置,该投放装置采用“一进双出”的配置方式投放包装件,即在同一输入部位获取两个包装件,再在两个输出部位各投放一个包装件。为便于包装件输送,投放装置的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在初始状态时合并在一起,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共同对接于同一个输送包装件的输送装置。再获得包装件后,第一载物框和第二载物框之间先分开,分开动作基于平移部件实现。分开后,第二载物框进入投放装置的输出部位所在位置,而第一载物框就位于投放装置的另一个输出部位所在位置,故在第一载物框、第二载物框翻转后包装件向外输出。投放装置在获取包装件后按照放置要求分开包装件,并在投放位置释放包装件。该投放装置可完全替代人工放置包装件的操作,由此提高了装箱工艺的自动化程度。
【IPC分类】B65B35-30
【公开号】CN204527755
【申请号】CN201520038107
【发明人】史正, 吉永林, 姜钰
【申请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