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部装悬挂轨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48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大于滚轮部41的滚轮直径。
[0026]车架部装时,车架悬挂在吊载装置上;吊载装置在环形输送机构的带动下通过滚轮部的滚轮沿环形轨道运动;由于滚轮部的转向是通过环形输送机构对吊载装置的拉力方向的改变来实现的,滚轮部的转向相对环形输送机构对吊载装置拉力方向改变存在滞后。当滚轮部由直轨道部进入半圆形轨道部时,滚轮部仍然保持直线运行,滚轮部位于外侧导轨的前滚轮会受到半圆形轨道部的导轨侧边板的阻力。造成滚轮部整体绕该前滚轮旋转,直到滚轮部位于内侧导轨的后滚轮与内侧导轨的侧边板接触。由于滚轮部的转向始终滞后,位于半圆形轨道部的滚轮部始终与外侧导轨的侧边板接触。每当环形输送机构启动时,滚轮部向前的运动加速度较大,滚轮部与外侧导轨的侧边板接触的滚轮有冲出该侧边板的趋势。由于半圆形轨道部的各导轨的侧边板上端均朝向环形导轨的中部延伸设置有半环形挡板,滚轮部的滚轮被限制在半环形挡板以及底板之间。这样,滚轮部的滚轮无法冲出轨道。避免了车架部装悬挂轨道的卡死,提高了车架部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节省了设备维护成本。
[0027]具体实施时,滚轮部41沿前进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滚轮,这样,滚轮部总共有四个滚轮,能够保证滚轮部在环形轨道上平稳运行。同时,数量较少的滚轮能够减少故障率。
[0028]其中,所述环形轨道2的导轨沿滚轮部41的运行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且前一个导轨的末端位于后一个导轨的起始端上方。
[0029]这样,当滚轮部的滚轮向前运动时,由于后一个导轨的起始端位于底部,滚轮很容易就能够滚入后一个导轨内。使整个环形导轨运行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车架部装的工作效率。
[0030]其中,所述支架1包括顶部水平设置的横梁11 ;所述横梁11靠近所述环形轨道2的每个导轨连接处均竖直固定有两个挂杆12,所述挂杆12位于环形轨道2的外侧并向下延伸至环形轨道2的下方;所述挂杆12的底端具有朝向环形轨道2的方向设置的挂钩13 ;所述挂钩13与环形轨道2的导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挂杆12分别位于环形轨道2的前一个导轨末端和后一个导轨起始端处。
[0031]由于环形轨道的导轨是长杆件,当吊载装置的滚轮部位于轨道的连接处时,吊载装置以及车架的重量全部集中在导轨的端部,使得导轨的端部容易弯折变形。在环形轨道的前一个导轨末端和后一个导轨起始端处分别设置一个挂杆,并用挂杆底部的挂钩固定住导轨。这样,吊载装置以及车架的重量主要由挂杆以及挂钩承担,使得导轨的端部不易弯折变形;有效提升导轨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
[0032]其中,所述滚轮部41的下方沿滚轮部41的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有两根限位杆42 ;所述限位杆42与滚轮部41的前进方向相垂直,所述限位杆42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环形轨道2的导轨底部,且与对应导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0033]由于限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环形轨道的导轨底部,且与对应导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这样,能够防止滚轮部在整个环形轨道上运动时,意外跳出导轨造成轨道卡死。提高了车架部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节省了设备维护成本。
[0034]具体实施时,限位杆42与对应导轨底部之间间隙大于导轨的底板厚度。这样,当滚轮部经过两个导轨的连接处时,限位杆不会与底部的导轨发生干涉,使滚轮部运动更加舒畅。限位杆42与对应导轨底部之间间隙小于导轨的侧边板的高度。这样,当滚轮部位于直轨道部时,滚轮部的滚轮也不会意外滑出导轨的侧边板。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车架部装悬挂轨道,包括若干竖直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架(1 ),通过支架(1)水平架设安装的环形轨道(2)以及位于环形轨道(2)上方并沿环形轨道(2)的路径设置的环形输送机构(3);还包括用于悬挂车架的吊载装置(4); 所述环形轨道(2 )包括两段相互平行的直轨道部(21)以及位于直轨道部(21)两端并连接两段直轨道部(21)端部的两段半圆形轨道部(22);所述环形轨道(2)包括两根水平等距排列且正对设置的截面为L型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与该底板垂直设置的侧边板; 所述吊载装置(4)的上端与环形输送机构(3)相连接;所述吊载装置(4)还包括架设在环形轨道(2)上的滚轮部(41),所述滚轮部(41)沿前进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不少于两个能够沿环形轨道(2)的底板滚动的滚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圆形轨道部(22)的各导轨的侧边板上端均朝向环形导轨(2)的中部延伸设置有半环形挡板(5),所述半环形挡板(5)与对应导轨的底板距离大于滚轮部(41)的滚轮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部装悬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2)的导轨沿滚轮部(41)的运行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且前一个导轨的末端位于后一个导轨的起始端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部装悬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顶部水平设置的横梁(11);所述横梁(11)靠近所述环形轨道(2 )的每个导轨连接处均竖直固定有两个挂杆(12),所述挂杆(12)位于环形轨道(2)的外侧并向下延伸至环形轨道(2)的下方;所述挂杆(12)的底端具有朝向环形轨道(2)的方向设置的挂钩(13);所述挂钩(13)与环形轨道(2)的导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挂杆(12)分别位于环形轨道(2)的前一个导轨末端和后一个导轨起始端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部装悬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部(41)的下方沿滚轮部(41)的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有两根限位杆(42);所述限位杆(42)与滚轮部(41)的前进方向相垂直,所述限位杆(42)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环形轨道(2)的导轨底部,且与对应导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架部装悬挂轨道,水平架设安装的环形轨道以及用于悬挂车架的吊载装置;所述环形轨道包括两段相互平行的直轨道部以及两段半圆形轨道部;所述环形轨道包括两根水平等距排列且正对设置的截面为L型的导轨;所述吊载装置还包括架设在环形轨道上的滚轮部,所述滚轮部具有四个能够沿环形轨道的底板滚动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矩形的四角;所述半圆形轨道部的各导轨的侧边板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半环形挡板,所述半环形挡板与对应导轨的底板距离大于滚轮部的滚轮直径。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好,有利于提高车架部装的工作效率,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成本等优点。
【IPC分类】B65G35/06
【公开号】CN204957662
【申请号】CN201520716092
【发明人】谭小英, 陈建君, 冯中友, 温玉成, 陈廷辉, 马文兵, 袁志远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