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回传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9255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电镀回传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镀回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镀行业生产线中的待电镀工件依靠电镀挂具传送。
[0003]相关技术的电镀挂具传送装置,是通过滚轮、链条等传动机构将马达旋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输送力,使承载于滚轮上的物件得以往前推进。一条完整的传送装置中,传送线路总长和夹具装置数量均是固定的。由于待镀工件尺寸不一,当待镀工件尺寸较宽时,各待镀工件的夹具装置间距增大,造成传送线路中的部分夹具因为间距不够而相互挤压,甚至造成所悬挂的工件之间因碰撞或挤压而变形,因此,相关技术中设置多个传感器来实现夹具装置暂存。
[0004]采用传感器实现夹具暂存的缺陷是:成本高,且传感器本身故障率高,因此在实现暂存的操作过程中可靠性低,误差大。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镀回传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准确率高且可靠性高的具备动态管理夹具装置暂存功能的电镀回传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回传装置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部及位于所述两个第一传送部之间的第二传送部,所述第一传送部包括第一支承部、平行设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多根第一转轴、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滚轮和第一链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链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二传送部包括第二支承部、第二转轴、第二滚轮及第二链条,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二滚轮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两端,所述第二链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并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电镀回传装置设有夹具暂存段,所述夹具暂存段设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
[0008]优选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对应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抵接的滚轮数量等于支承所述夹具装置所需的最少滚轮数量。
[0009]优选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压板运动。
[0010]优选的,两所述第一滚轮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滚轮的间距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的滚轮直径相等,所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的齿顶圆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链轮的齿顶圆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外层分别设有弹性耐磨层。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链条支承板及第二链条支承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链条支承板及第二链条支承板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传送方向相同。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回传装置仅利用机械结构的设置即实现暂存夹具装置的动态管理,以防止夹具装置之间因挤压而造成的变形,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滚轮耐磨性能高,回传装置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镀回传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镀回传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包括第一传送部11及第二传送部13和阻挡机构15,所述第一传送部11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传送部11平行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送部13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传送部11之间。
[0019]所述第一传送部11包括第一转轴111、第一滚轮113、第一链轮115、第一链条(未图示)及第一支承部117。
[0020]所述第一转轴111垂直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传输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承部117平行于所述传输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部111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部117。
[0021]所述第一转轴111为多根且平行分布,每根所述第一转轴111的靠近所述第二传送部13的一端套设所述第一滚轮113,其另一端套设所述第一链轮113,所述第一链条平行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传输方向设置,并且与各所述第一链轮11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1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111转动。
[0022]所述第一支承部117包括第一链条支承板1171,用于支承所述第一链条,避免所述第一链条在竖直方向下垂影响正常传输。
[0023]所述第一链条支承板1171设有第一限位槽11711,所述第一限位槽11711沿所述传输方向设于所述第一链条支承板1171,所述第一限位槽11711为类U型结构,包括底壁(未标号)及两个分别垂直于所述底壁的竖直壁(未标号),所述U型结构的第一限位槽11711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链条被约束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711内,所述第一限位槽11711的使用可避免所述第一链条因发生偏移而造成跳齿故障,提高了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运行可靠度。
[0024]两个所述第一传送部11中的所述第一链条由同一电机(未图示)共同驱动,使两个所述第一传送部11上的所述第一转轴111同步旋转,保证所述待镀工件平稳输送。
[0025]为了实现两列待传输的夹具装置2的传输,两个所述第一传送部11之间设置第二传送部13。第二传送部13包括第二转轴131、第二滚轮133、第二链轮135、第二链条(未图示)及第二支承部137,所述第二转轴131垂直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传输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承部137平行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传输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31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137。
[0026]所述第二转轴131与所述第一转轴111的数量相等,各所述第二转轴131平行且间隔设置,并垂直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传输方向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部137上;每根所述第二转轴131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所述第二滚轮133,每根所述第二转轴131的中部套设所述第二链轮135,所述第二链轮135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所述第二滚轮133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131转动。
[0027]所述第二支承部137包括第二链条支承板1371,用于支承所述第二链条,避免所述第二链条在竖直方向下垂影响正常传输。
[0028]所述第二链条支承板1371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711结构相同的第二限位槽13711,所述第二链条被约束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3711内,所述第二限位槽13711的使用可避免所述第二链条因发生偏移而造成跳齿故障,提高了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的运行可靠度。
[0029]所述第二转轴131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转轴111,当两列所述夹具装置2分别悬挂于所述电镀回传装置I时,此结构可以避免两列所述夹具装置2因横向距离不够而相互接触碰撞。
[0030]所述第一链条及第二链条由同一电机(未图示)共同驱动,并且分别驱动与其啮合的所述第一链轮115及第二链轮135旋转,使与所述第一链轮115连接的两列所述第一转轴111及与所述第二链轮135连接的所述第二转轴131同步旋转,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滚轮113及第二滚轮133同步旋转。
[0031]两列所述夹具装置2均依靠所述第一滚轮113及第二滚轮133提供的摩擦力直线平移,从而实现两列所述夹具装置2的传输。
[0032]所述第二传送部13可以设置多个,以实现更多条传输线的同步输送。
[0033]每列所述第一滚轮113分别到与各自邻近的所述第二滚轮133的间距相等,多个所述第二传送部13中相对的两组所述第二滚轮133的间距相等,此结构可以适应两列相同的所述夹具装置2的传输,降低制作所述夹具装置2的成本。
[0034]所述第一滚轮113及第二滚轮133的滚轮直径相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