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后盖输料回路及基于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037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后盖输料回路及基于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输料回路,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后盖输料回路及基于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的自动化发展,为提尚广品品质具有尚度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提尚广品的精度,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和减少在制品数量,在对人体有害和危险的环境下代替人工作业,有些情况下只能靠自动设备生产,减少人力成本又便于管理。
[0003]正是由于自动化生产带来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快速制造等特性,制造自动化设备成为今后主流的生产模式,尤其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具有一流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品质和效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制造自动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4]电机后盖通常由盖本体、碳刷、绝缘片等部件组成。现有的电机后盖输送生产线在工作状态下,承载产品的治具在工作位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移,治具不能很精密的定位,影响产品整体组装的精密性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机后盖输料回路。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后盖输料回路,它包括:
[0007]两组输送线,它们对应设置,每组所述输送线包括固定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顶部的第一滑轨;
[0008]多个治具机构,它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0009]两组驱动机构,它们分别安装在两组所述输送线上,用于带动所述治具机构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移动;
[0010]两组治具转移组件,它们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线的头部和尾部,用于将一个所述治具机构从一组所述输送线上转移至另一组所述输送线上;
[0011]每个所述治具机构包括治具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治具固定板底部且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治具固定板上的治具以及固定在所述治具固定板底部且与所述驱动机构相配合的传动齿条;所述电机后盖输料回路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治具固定板侧面的第一定位块以及可上下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侧面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
[0012]优化地,每组所述治具转移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所述输送线之间的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的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用于带动其滑动的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垫设于所述输送线和所述驱动轴之间的垫块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一侧且与所述治具固定板相配合的治具导向块。
[0013]优化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一侧且与所述传动齿条相配合的循环输送带组、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侧面用于带动所述循环输送带组转动的主动轮箱、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侧面且与所述主动轮箱相配合的从动轮箱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箱中主动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0014]优化地,每个所述治具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治具固定板上的感应片,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连接用于驱动其上下运动的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支撑块。
[0015]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输送线中的至少一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侧面且与每个工作位相对应的多个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与所述治具底面相接触的支撑件。
[0016]优化地,所述第一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上部形成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顶部的两侧形成斜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输送带组包括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高度的多根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治具固定板的长度
[0018]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用于生产电机后盖,它包含上述的电机后盖输料回路。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电机后盖输料回路,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两组输送线、两组驱动机构和两组治具转移组,从而使得多个治具机构能够在这两组输送线上,并且采用特定结构的治具机构和定位机构,能够用于产品在工作位上组装时进行精密定位,从而有效保证产品组装过程的稳定性和组装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后盖输料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后盖输料回路的治具机构和定位机构的爆炸图;
[002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后盖输料回路的治具转移组件的爆炸图;
[0023]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后盖输料回路的治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后盖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碳刷入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1、输送线;11、固定座;12、第一滑轨;13、支撑组件;131、支撑件;132、固定支架;2、治具转移组件;21、第二驱动电机;22、驱动轴;23、第二滑块;24、治具导向块;25、垫块;26、第二滑轨;3、驱动机构;31、循环输送带组;32、主动轮箱;33、从动轮箱;34、第一驱动电机;
4、治具机构;41、治具;42、治具固定板;43、第一滑块;44、传动齿条;45、感应片;5、定位机构;51、支撑块;52、第二定位块;521、凸起;522、斜面;53、驱动件;54、第一定位块;541、定位槽;91、振动盘机构;911、固定底座;912、振动器;913、储料盘;914、出料槽;915、支撑件;92、旋转机构;921、固定平台;922、第二滑轨;923、滑块;924、推块;925、旋转送料器;93、取料机构;931、支撑立柱;932、固定板;933、驱动件;934、第一滑轨;935、转接板;936、气缸;937、夹爪;938、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电机后盖输料回路,主要包括输送线1、治具转移组件2、驱动机构3和治具机构4。
[0029]其中,输送线I有两组(可以分为工作侧输送线和回流侧输送线),它们对应设置(平行设置且端部对其)。每组输送线I包括固定座11、第一滑轨12,固定座11包括两个座体以及连接在座体之间的固定梁,第一滑轨12安装在固定座11的顶部。
[0030]每个治具机构4包括治具41、治具固定板42、第一滑块43和传动齿条44;第一滑块43固定在治具固定板42的底部,它与第一滑轨12相配合,在外部的作用力下,第一滑块43能够在第一滑轨12上滑动;治具41安装在治具固定板42上,用于承接产品;传动齿条44固定在治具固定板42的底部,它与驱动机构3相配合从而实现一滑块43的滑动。
[0031 ]治具转移组件2也有两组,它们分别安装在输送线I的头部和尾部,用于将一个治具机构4从一组输送线I上转移至另一组输送线I上。每个治具转移组件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1、驱动轴22、第二滑块23、治具导向块24和垫块25;第二滑块23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输送线I之间,第二滑轨26固定在第二滑块23上,从而在第二滑块23的带动下与两组输送线I顶部的第一滑轨12分别对齐;驱动轴22与第二滑块23相连接用于带动其滑动,第二驱动电机21与驱动轴22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当一个治具机构4在第一滑轨12上滑动至第二滑轨26上时,第二驱动电机21工作带动驱动轴22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23的移动(移动方向与第一滑轨1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使得第二滑轨26在与工作侧输送线上的第一滑轨12相对齐运动至其与回流侧输送线上的第一滑轨12相对齐,从而实现治具机构4的转移,随后治具机构4在回流侧输送线上滑动而治具转移组件2复位。垫块25垫设在输送线I和驱动轴22之间,用于调整治具转移组件2的高度,确保治具机构4转移的平稳。治具导向块24设置在驱动轴22的一侧,它与治具固定板42相配合,用于校准治具固定板42的运动轨迹,提高整个输料回路的稳定性和精准线。
[0032]驱动机构3有两组,它们分别安装在两组输送线I上,用于带动治具机构4在第一滑轨12上移动。它包括循环输送带组31、主动轮箱32、从动轮箱33和第一驱动电机34,循环输送带组31设置于固定座11 一侧,它与传动齿条44相配合,当循环输送带组31转动时利用传动齿条44带动治具机构4在第一滑轨12上移动。第一驱动电机34、主动轮箱32、从动轮箱33均安装在固定座11的侧面,第一驱动电机34驱动主动轮箱32内的多个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绕设在主动轮上的循环输送带组31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