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324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机械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
背景技术
就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而言,于台湾第九一二○七三五六号新型专利前案中揭露有一具体的挟模机构,大体而言,其以一液压缸件所提供的轴向位移动力驱动一可动模板于既设的导杆上于开模及阖模位置间往复动作,并以两可横向斜移的反向支持件两端抵接于该可动模板及上方的固定座间,据以由该等反向支持件的自身强度提供限制该可动模板反向位移的阻力,进以获得适度的锁模力以利于模具内的高分子原料反应成型。
再者,于习用技术中除该新型专利前案揭露的直压式挟模技术的改进外,尚可见诸多不同设计之肘节式挟模机构为产业所应用,如台湾第九一二一○二○一号「射出成型机挟模结构改良」即通过对肘节各段比例及枢点的特定所为之改良。
惟,就产业应用而言,前所叙及的习用挟模技术则仍非属完善,即直压式挟模技术的锁模力虽可因其所选用的液压缸功率而得有相当范围的选择性,并具有较佳的行程距离控制性而得因应不同模厚的模具,但其缓慢的开模速度却无法切合产业的需求;至习用肘节式挟模机构虽具有位移动作迅速的优点,惟其行程的调整却无弹性,致无法适应于不同模厚的模具所使用;凡此均有碍于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容有予以克服之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可灵活因应同一制造程序上模具厚度的变化,而能获得最佳的挟模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模座;一第二模座;一长形导部,以长轴两端对应桥设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座间;一可动模板,滑设于该导部上;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具预定展开行程的肘节件,桥接枢设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间,并可于一展开及一收合位置间枢转移动;一具预定长度的闭模组,可于一释放及一拘束位置间位移动作,当位于该拘束位置上时,以长轴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的相向对应端面上,并使该闭模组的长度小于该肘节件的展开行程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之挟模装置系包含有一第一模座;一第二模座;一长形导部,以长轴两端对应桥设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座间;一可动模板,滑设于该导部上;而其特征则在于更包含了有一具预定展开行程的肘节件,桥接枢设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间,并可于一展开及一收合位置间枢转移动,当位于该展开位置上时推移该可动模板使之位移至一第一位置上;一具预定长度的闭模组,可于一释放及一拘束位置间位移动作,当位于该拘束位置上时,以长轴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的相向对应端面上,并使该闭模组的长度小于该肘节件的展开行程距离。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应用于高分子成型加工制造程序中时,可因应制造程序中所发生模具厚度改变的实际情况,而分别由各该闭模组及肘节件提供对应的反向支撑以使模具在不同厚度下,均能获得适当的阖模外力,以切合实际产业所需并可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肘节件位于该收合位置上。
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该肘节件位于该收合位置上。
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的3-3方向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该闭模组位于该释放位置上。
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的4-4方向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该闭模组位于该释放位置上。
图5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该肘节件介于该该收合位置及展开位置间。
图6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5的6-6方向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该闭模组位于该拘束位置上。
图7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肘节件介于该收合位置及展开位置间。
图8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该肘节件位于该展开位置上。
图9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肘节件位于该展开位置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10由一第一模座20、一第二模座30、一导部40、一可动模板50、一肘节件60以及一闭模组70所组成。
该第一模座20具有一适当厚度的矩形板块21,两对称的弧形缺口22分别凹设于该板块21的两相背端侧。
该第二模座30供为本实施例整体构成的底座基础,并属习知技术所已揭露,在此即不再另为冗陈。
该导部40具有四适当长度的导杆41,以长轴两端相隔开来、分别直立桥接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座20、30间。
该可动模板50滑设于各该导杆41上,并得沿各该导杆41的杆轴方向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座20、30间位移动作。
该肘节件60为以复数连杆连结而成的习用挟模构成,桥设枢接于该第一模座20与该可动模板50间,并可藉外部动力的驱动而于一展开及一收折位置间位移动作,当位于该展开位置上时,构成同一肘节的复数连杆杆轴呈同轴串连的直杆状态,并据以将该可动模板50推移定位于一第一位置上,而靠近于该第一模座20;当位于该收折位置上时,构成肘节的复数连杆即以其彼此间的枢接结合部位转动折收,据以带动该可动模板50自该第一位置移行动至一开模位置上,而远离该第一模座20。
该闭模组70则由一移动部71带动与之连接的两撑杆72,以及一动力部73所组构而成;更进一步来说,该移动部71具有两长形摇臂711分别以长轴一端枢接于该可动模板50相向于该第一模座20的板端侧缘上,并可以之为轴于该可动模板50对应板端侧缘的内外枢转动作,一连动杆712桥接于该两摇臂711间,用以使该两摇臂711的枢转动作因之而得以同步运动;该两撑杆72则分别以其一端接设于该两摇臂711的长轴另端上,杆轴并与各该导杆41的杆轴平行对应,并受该两摇臂711带动而得沿垂直于杆轴的方向于一拘束及一释放位置间位移,当位于该拘束位置上时,该两撑杆72以杆轴平行于各该导杆41且得以其长轴另端端面相向于、该第一模座20相对于该可动模板50的端面上,而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该两撑杆72移至该可动模板50对应端侧外,并使另端杆端与该第一模座20上所设的两弧形缺口22对应;且,该两撑杆72的长度并小于该肘节件60于该收折位置与该展开位置间位移的行程距离。
该动力部73则为一枢设于该可动模板50一端侧的液压缸体731,其出力轴端并与一摇臂对应枢接,据以提供动力驱动该两摇臂711枢转动作。
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10应用于高分子成型加工制造程序中时,可因应制造程序中所发生模具厚度改变的实际情况,而分别由各该闭模组70及肘节件60提供对应的反向支撑以使模具在不同厚度下,均能获得适当的阖模外力,以切合实际产业所需并可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而关于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10于制造上的使用情况,于此则例举其应用于由三层模片m1、m2、m3组成作为高分子成型加工模具者,惟需先加以说明,此等以三层模片相互叠接而成的模具,其于制造加工上需进行两道工序,其一在三片模构成模具的情况下,将高分子原料注入模室内进行初胚成型作业,嗣再移出中间模片,再以两模片构成的模具就该等初胚续行第二次之模制程序,据以完成一完整的高分子成型加工作业程序。
换言之,在一完整程序中,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之挟模装置10需令该可动模板50在至少三个不同位置上分别受到定位,其一为开模位置,用以使模具的叠接模片彼此分离开来,其二为第一位置的阖模,用以使由三片模片组成的模具得以受到支撑以获得适当的阖模力,其三则为第二位置的阖模,用以使由两片模片组成的模具得以受到支撑并获得所需的阖模力,因此,申请人即分就上述之各该位置就其整体之空间形态予以叙明如次一、开模位置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挟模装置10由一主液压缸80驱动该肘节件60移位至该收折位置上,并带动该可动模板50沿该导部40长轴位移而远离该第二模座30,从而使间设于该可动模板50及该第二模座30间的各模片m1、m2、m3得以在较大空间下彼此相互分离开来,而呈开模状态。
二、阖模于第一位置续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所示,当以该主液压缸80驱动该肘节件60往该展开位置方向伸展,并带动该可动模板50对应移动至使该三模片m1、m2、m3彼此叠接的状态时,该肘节件60即无法再继续移动至该展开位置上,而该闭模组70即由该移动部71驱动各该撑杆72该释放位置位移至该拘束位置上,而使该两撑杆72桥接于该可动模板50与该第一模座20之间,藉以达到定位该可动模板50压合该叠接三模片m1、m2、m3的状态,以使模具获得所需的阖模力。
三、阖模于第二位置当初胚完成后,因应制造程序抽离位于中间之模片m2而产生模具厚度改变的状态,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10藉由主液压缸80的驱动,使该肘节件60自该收折位置伸展位移并定位于该展开位置上,据以带动该可动模板50位移至较该第一位置更靠近该第二模座30的该第二位置上,从而使该可动模板50得以受该肘节件60的定位,压制于两模片m1、m3构成的模具上,以之使模具获得所需之阖模力。
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之挟模装置10可灵活因应产业制造程序的变化已如前述,惟在此,申请人必需再特别加以提出者有二,一在该实施例中以各该缺口22允许该撑杆72的相对位移,除可缩小所占空间外,对于该第一模座20的强度亦不生影响,二则其以该闭模组70及肘节件60分别于不同位置上提供反向支撑,除可达到基本的阖模效果外,尤需一提者系其达到开模状态之速度亦得以增加,而合于特定高分子原料所需求快速开模之制造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模座;一第二模座;一长形导部,以长轴两端对应桥设于各该第一、第二模座间;一可动模板,滑设于该导部上;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具预定展开行程的肘节件,桥接枢设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间,并可于一展开及一收合位置间枢转移动;一具预定长度的闭模组,可于一释放及一拘束位置间位移动作,当位于该拘束位置上时,以长轴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的相向对应端面上,并使该闭模组的长度小于该肘节件的展开行程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闭模组包含有两预定长度的撑杆,杆轴与该导部的长轴平行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闭模组包含有一用以驱动该两撑杆于各该释放及拘束位置间位移动作的移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部具有两长形摇臂,分别以长轴一端枢接于该可动模板上,并以另端各自承设该两撑杆的一端,一用以使该两摇臂同步位移动作的连动杆,连接枢设于该两摇臂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闭模组包含有一动力部,以出力轴端驱动一对应摇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闭模组于该释放位置上时,自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间沿垂直于杆轴方向横移脱出,杆轴两端并脱出该第一模座与该可动模板的相向端面范围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座设有两缺口,分别对应位于释放位置的该两撑杆杆端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之挟模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模座;一第二模座;一长形导部,桥设于各第一、第二模座间;一可动模板,滑设于该导部上;一具预定展开行程的肘节件,桥接枢设于第一模座与可动模板间,并可于一展开及一收合位置间枢转移动;一具预定长度的闭模组,可于一释放及一拘束位置间位移动作。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具有二以上不同行程的挟模装置应用于高分子成型加工制造程序中时,可因应制造程序中所发生模具厚度改变的实际情况,而分别由各该闭模组及肘节件提供对应的反向支撑以使模具在不同厚度下,均能获得适当的阖模外力,以切合实际产业所需并可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9C45/64GK2671788SQ20042000240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6日
发明者许圣慈 申请人:许圣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