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814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至少一个模具运动、尤其是用于在塑料容器中产生头部几何形状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DE19926329A1)已知用于加工容器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将可塑化成软管的塑料材料挤入一种成型装置,该软管的一个端部通过焊接封闭,并且通过产生一个作用于软管上的液压的压力梯度使这个软管扩展,并且为了形成容器而施加到成型装置的成形壁上。然后通过一个相应的灌充芯使塑料容器无菌地充满在成型装置内部,并且在取出灌充芯后接着密闭地在形成给定头部几何形状的条件下封闭,其中两个头部成形模板通过液压的驱动机构为了获得闭合位置而相互接近并在其打开位置相互间反向移离。在此要通过两个头部成形模板产生的头部几何形状通常也包括塑料容器的颈部,也为安瓿的形式,该颈部在一个分隔部位上由一个端头封闭,并且为了液体取出过程可以打开,只要使端头通过一个成形在其上的堵口部件沿分隔部位分离并因此从塑料容器上去除。
在大量实施例中已知所述的方法并且广泛应用于液体或膏状产品的包装系统,例如在已知的bottelpack系统的范围内。
在实践中通常使用的用于模具送进运动的液压驱动系统经常出现问题,由于例如泄漏导致液体污染,这尤其在成形机用于制药和食品领域中以及一般在医药技术领域中产生问题。也增加维护费用并且液压驱动系统经常不能实现对于产品生产所期望的节拍时间或者快速节拍时间,使模具的精确定位成为负担。

发明内容
由现有技术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用于使至少一个模具运动的成型装置,它允许使用现代的驱动方案,例如电动或气动的驱动器,其维护费用减少并且能够在实现高精度模具定位的同时实现待加工的产品、如塑料容器的特别高的生产率。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整体特征的成型装置得以实现。
在按照本发明的成型装置中,为了使至少一个模具运动、尤其是为了在塑料容器中产生头部几何形状,设有一个连杆控制器,它使相应模具至少为了闭合模具而进入一个闭合位置,其中该连杆控制器可由一个驱动器操纵。由于连杆控制器为各模具给出一个新型的驱动和运动方案,它允许完全放弃液压的驱动机构并且作为驱动器最好使用电动或气动的驱动器。但是所述连杆控制器也能够如以前那样通过一个液压的驱动器控制,只要这能够适合于那些使用场合并且不对无菌的灌充或洁净空间质量提出高的要求。
按照本发明的带有用于模具闭合运动的可驱动的连杆控制器的成型装置,允许实现一个均匀的、可靠的且定位精确的模具驱动并且只需要微少的维护费用。通过连杆控制器可以以时间上紧凑的顺序进行大量打开和闭合过程,这使得用按照本发明的成型装置能够高产量地加工要被加工的产品、尤其是吹制成形的和无菌灌充的塑料容器。
在按照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控制器在一个调节部件中具有一个槽式导向器,一个操纵元件嵌入该槽式导向器,该操纵元件可由一个可通过驱动器驱动的旋转部件控制地移动到一个对应于模具的打开和闭合位置的位置。由此在通过连杆控制器可确定地给定闭合力的情况下实现一个可靠且定位精确的导引。
在按照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另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进部件与一个滑轨导引的溜板部件共同起作用,该溜板部件由送进部件力锁合地置入模具的闭合位置。在此优选所述溜板部件与模具共同进入到其闭合位置,其中所述模具可以与溜板部件无关地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到其打开位置。通过用于溜板部件的上述导向轨为成型装置实现一个刚性的机器结构,并且通过模具与溜板部件的分开的复位运动可靠地排除运行中的障碍。
在按照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另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一个中心调整机构、最好以蓄能器的形式,可给定用于模具的闭合力。在此压簧部件、例如以盘簧或类似部件的形式,适合于作为蓄能器。通过调整机构能够明显与所施加的连杆控制器的闭合力无关地限制这个闭合力。
在按照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另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成对对置地可各由一个连杆控制器同步地置入到其闭合位置。在此最好还规定,通过一个可由驱动器控制的减速器可以驱动一个溜板部件的两个连杆控制器。此外最好还规定,两个溜板部件分别通过两个连杆控制器逆向地通过导向轨相向移动或相互移离。由此为了加工多个头部几何形状能够使总共四个模具以成列接连设置的模具几何形状、成对共同起作用地同步控制成形和脱模过程。


下面借助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在此以原理和不成比例的视图示出图1为成型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其中模具处在闭合位置,图2为成型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其中模具处在打开位置,在成型装置部件相互顶靠时沿着闭合分离线I-I给出整个成型装置,图3为沿着图1中截取线II-II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按照图1的视图借助于下部的图部分详细描述一个用于使模具10运动的成型装置的一部分。所述模具10在其自由端面上具有凹窝形凹槽12,这样构成的模具半体用于在未示出的塑料容器中产生头部几何形状。为了产生如下的头部几何形状,该模具10与一个具有相应构成的凹槽12的对应的模具10a一起工作,如同在图2下部示例性所示的那样。该模具10在其与凹槽12对置的侧面上与两个调节部件14连接,其长度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止挡部件16加以调整,使得通过调节部件14给定一个可变化的止挡面18。由此所述模具10能够在其自由端面上沿着闭合分离线I-I对准,并且该模具10还可以通过一个复位机构20、例如以一个常见的气动缸的形式、自动地沿着导轨(未示出)按图2所示从在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复位。
此外为了使模具10运动,所述成型装置具有一个整体以22表示的连杆控制器,通过它可以控制相应的模具10,以便沿着闭合分离线I-I闭合模具,其中所述连杆控制器22又可以由一个驱动器24、最好是一个电机、例如一个步进电机形式的驱动器操纵。为此该连杆控制器22在一个送进部件(Zustellteil)28中具有一个槽式导向器26,其中该送进部件28组合在一个溜板部件30上并且与这个溜板部件一起可以在模具10的闭合和打开方向上沿着两个导向轨32移动。所述槽式导向器26相对于导向轨32以及模具10的送进方向横向延伸地设置。
一个曲线辊轮(Kurvenrolle)36形式的操纵元件34嵌入到槽式导向器26里面(参见图3)。一个可通过驱动器24驱动的旋转部件38用于使操纵元件34即曲线辊轮36旋转,该旋转部件沿图1的观察方向看去使操纵元件34沿着箭头40实现一个旋转运动,由此使送进部件28与溜板部件30一起从其在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移动到按照图2所示的后面的打开位置。为了以相反的运动方向移动到闭合位置,所述送进部件28连同溜板部件30逆着箭头40通过一个相应的旋转运动经由操纵元件34(曲线辊轮)向闭合分离线I-I方向送进。
整体以38表示的旋转部件的详细结构尤其由图3的视图给出。首先该旋转部件38静止地容纳在一个板状的机器支架42里面,该支架在两个导向轨32之间延伸。在这个机器支架42中通过相应的滚子和滚动轴承44并以垂直的取向可旋转地设置一个驱动轴46,它与一个齿轮圈48固定连接地可通过这个齿轮圈驱动。在驱动轴46的底面上并因此在滚动轴承44的下方使一个杠杆件50与该驱动轴固定连接,其中如下的杠杆件50沿其在图3所示的观察方向看去的左前自由端上被一个曲线辊轮36透穿,该曲线辊轮可以在杠杆件50中自由旋转。在杠杆件50的下方在送进部件28中设置槽式导向器26,该送进部件又是溜板部件30的整体组成部分。由电动驱动器24、例如步进电机驱动形式的驱动器驱动的齿轮圈52的齿与旋转部件38的齿轮圈48的齿啮合。驱动方向以箭头54表示,其中在如下的驱动方向上所述模具10向后运动到其打开位置。
所述溜板部件30在其自由端面上具有同步部件56,它们在模具通过调节部件14运动到其沿着闭合分离线I-I的闭合位置时使以一个运动溜板形式构成的模具同步,并且与对置的模具10a的运动方向相反地进入闭合位置,只要这个模具从其按照图2的打开位置同样运动到其按照图1的沿着闭合分离线I-I的闭合位置。为了能够确定地调整闭合力,在每个导向轨32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上设置一个盘形弹簧叠组58形式的中心调整机构,它分别作用于板状机器支架42,为此该盘形弹簧叠组在端部导轨60上可纵向移动地支承在导向轨32上。如果现在沿着闭合分离线I-I闭合力太大,则可以使模具10的整个结构与溜板部件30和机器支架42向后克服盘形弹簧叠组58的作用来复位。一旦要出现不期望的、尤其是在模具10、10a区域的机器碰撞,由此也存在一个保险。
当按照图1的视图驱动齿轮圈52与齿轮圈48沿箭头54或40的方向通过驱动器24驱动时,所述溜板部件30回移到其按照图2的初始位置,其中所述送进部件28同样运动到后面的位置并且曲线辊轮36相对于图1的视图向后旋转180°。因此溜板部件30的同步部件56通过调节部件14移离止挡面18并且各模具10、10a通过作为复位机构的气动缸20返回到打开位置并且然后供新的闭合过程使用。对于一个成形过程,成对对置的模具10、10a由其各自的连杆控制器22同步地对于一个闭合过程进行控制。因此所述驱动器24对于两个模具10、10a通过一个中央控制器(未示出)共同控制。上述的同步控制也使塑料容器易于通过其由模具10、10a产生的头部脱模。在按照图1和2的两个部件的可比较结构中,在图1中使用的标记符号也相应地在图2的示图中给出。但是按照原理也可以设计成通过上述连杆控制器22只移动一个模具10,并且由此使得对于一个成形过程,相对于一个静止的模具(未示出)移动模具10。通过所述成型装置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塑料容器(未示出)都能够实现非常快的节拍频率和因此高的加工速度。此外通过连杆控制器22能够实现各模具10、10a的一个精确定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率,设有以一列相互并排设置的至少另一模具10,它通过一个相应的连杆控制器22,如上所述,可由中央驱动器24控制。因此上述装置按照图1的观察方向在这个驱动器24上方再一次使用,并且另一齿轮圈62可沿着箭头64被驱动,如果要使溜板部件30从其在图1所示的前部位置移动到按照图2的后面的位置。因此槽式导向器26也如上所述在同一方向上定位。因此对于一个纵向操纵过程,所述曲线辊轮36沿着一个围绕驱动轴46的圆形轨道滚动并且使送进部件28和30在一个平行于两个导向轨32的纵向运动中同步,其中如同在图1和2中所示,槽式导向器26不改变其横向位置。因为最大作用力界限通过作为调整机构的盘形弹簧叠组58在导向轨32的一侧上实现,因此无需在按照图2的板状机器支架42中设置所述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型装置,用于使至少一个模具(10、10a)运动、尤其是用于在塑料容器中产生头部几何形状,其中借助一个连杆控制器(22),使各模具(10、10a)至少为了闭合模具而进入一闭合位置,并且该连杆控制器(22)可以由一个驱动器(24)操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控制器(22)在一个送进部件(28)中具有一个槽式导向器(26),一个操纵元件(34)嵌入该槽式导向器,该操纵元件可由一个可通过驱动器(24)驱动的旋转部件(38)控制地移动到一个对应于模具的打开和闭合位置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进部件(28)与一个轨道导引(32)的溜板部件(30)共同起作用,该溜板部件可被送进部件(28)力锁合地置入模具(10、10a)的闭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板部件(30)可与模具(10、10a)共同进入其闭合位置,并且所述模具(10、10a)可以与溜板部件(30)无关地通过一复位机构(20)复位到其打开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中心调整机构(58)、最好以蓄能器的形式,可给定用于模具(10、10a)的最大闭合力。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0、10a)成对对置地各由一连杆控制器(22)可同步置入其闭合位置。
7.如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可由驱动器(24)控制的减速器可以驱动一个溜板部件(30)的两个连杆控制器(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溜板部件(30)分别通过两个连杆控制器(22)逆向地通过相应导向轨(32)可相向移动或相互移离。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驱动器(24)使用一个电动或气动的驱动器,尤其是一个步进电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用于使至少一个模具(10、10a)运动、尤其是用于在塑料容器中产生头部几何形状,其中借助一个连杆控制器(22),它使各模具(10、10a)至少为了闭合模具而进入一闭合位置,并且该连杆控制器(22)可以由一个驱动器(24)操纵。由于连杆控制器为各模具给出一个新型的驱动和运动方案,它能够完全放弃液压的驱动机构并且作为驱动器最好使用一个电动或气动的驱动器,尤其是一个步进电机。
文档编号B29C33/22GK1759000SQ200480006454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7日
发明者贝尔恩德·汉森 申请人:贝尔恩德·汉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