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60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模法所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使用多层预型件和模型部件交接式移动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化妆品、化工等行业中,广泛采用吹塑成型的包装容器,为了达到单一塑料无法达到的特殊性能,如要求特殊的阻隔性或表面特性的制品,或利用回收原料作为内层,可比使用单一原料降低成本,或以优异的壁厚分布减小总的壁部厚度等等,在吹塑机上采用多种热塑性原料的多层挤出方式,可制作2层至9层不同塑料的复合制品;此时,在吹塑机上使用多层的模头结构,该模头的本体可在周向布设有2个至9个进料口,模头有用于小中心距由心形槽和螺纹心棒组成的结构,或用于大中心距的仅有螺纹心棒的结构;配套的供料输送装置常采用螺旋式输送装置,各输送装置分别和模头的各进料口连接,进入模头的物料经共挤自模嘴挤出,并进入一个对应设在吹塑机机身上的合模机构具中,随之吹气组件对型坯进行吹气成型,再冷却打开合模机构,制品自模具脱模完成一个制品的作业;上述模头和合模机构一对一的配套方式,其每一程序均需花费一定时间,完成一个循环需要较长时间,作业效率较低,制作成本也较高,对于一些大型制品,其吹气,冷却,开模脱模,再合模等程序所需时间更长,因而上述缺陷也更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它能提高吹塑机的作业效率,降低多层吹塑制品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吹塑机的基座上设置有合模机构,和合模机构对应的设置有一模头,该模头上具有一组进料口,各进料口分别连接有输送装置,其特点是在吹塑机的基座和合模机构之间设置有移模导轨组件,移模导轨组上设置有2个合模机构,并分别布设在模头的两侧,在吹塑机的机座和2个合模机构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移模油缸组件,合模机构上设置有2拉杆和一油缸。作业时,二合模机构可按设定程序沿着移模导轨移动相互替换盛接模头的挤出物料。
本实用新型以2个合模机构交替盛接模头的挤出物料,当一个合模机构的模具充填物料和吹气成型后,立即离开模头,在模头的一侧边完成冷却,脱模,再合模等工序,当前一合模机构离开模头后,另一侧的合模机构沿着导轨移动至模头处,随之在其模具充填物料和吹气成型,再循着前一个模机构完成相的工序,本实用新型就是按上述方式不息地循环作业,二合模机构的交替作业,使整个吹塑机的无效工作时间缩短,可明显提高吹塑机的作业效率,降低多层吹塑制品的制作成本,尤其是多层大型制品,每小时的制品数量可提高,甚至可提高制品产量达一倍,充分发挥设备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纵向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合模机构在基座上设置纵向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向视图。
图5是图3中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包括有基座1、合模机构2、模头3、输送装置4、移模导轨组件5、移模油缸组件6,吹塑机的整体结构和现有多层挤出吹塑机基本相同或相似;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基座1上设置有2个合模机构2,二合模机构2可相对吹塑机基座1上移动,实现交替盛接模头3的挤出物料,从而可明显提高吹塑机的作业效率。
合横机构2,如图2、4、5所示,为一双拉杆单油缸结构,结构包括有机构座21、前拉臂22、外模板23、内模板24、后拉臂25、油缸26、拉杆27和合模导轨组件28,其中前、后拉臂22、25上分别连接有2拉杆27,前拉22上固设有外模板23,一油缸26固设在后拉臂25上,油缸26的活塞杆连接于内模板24,前、后拉臂22、25和内模板24均设置在合模导轨组件28上,开合模时,在油缸26驱动下经2拉杆27和油缸26的活塞杆,使前、后拉臂22、25和内模板24可沿着合模导轨组件28作相对于机构座21的移动,相应合模导轨组件28是已知技术,该组件包括有固设于机构塞21的导轨、固设在前、后拉臂22、25和内模板24底部的一组轮座、套设在各轮座销轴上的导轮,导轨通常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滚柱导轨,各导轮置设在导轨上呈滚动接触,在油缸26的驱动下,外、内模板23、24利用合模导轨组件28的配合,实现其开、合模动作;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有2个相同的合模机构2,设置在移模导轨组件5上,并分列在模头3的两侧。
模头3和输送装置4,均为已知技术,多进料口的模头3分别连接对应的输送装置4,通常模头3布设位于吹塑机基座1的中部适当位置处,二合模机构2分别设置在模头3的两侧。
移模导轨组件5,是采用和合模导轨组件28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为已知技术),其包括有轮座51,导轮52和导轨53,如图3、4、5;轮座51包括有座体和销轴,座体具有一底板和垂设于底板的二凸耳一体成型,二凸耳设通孔,通孔固设有销轴,底板可由螺栓固设于机构座21;在每一机构座21上可设置一组轮座51,其数量可为4个至12个不等。
导轮52,可为一具有通孔的柱体,也可为一滚动轴承,导轮52可套设在各轮座51的销轴呈滑动配合或呈滚动接触;导轨53,可为通用导轨或滚柱导轨,固定敷设在吹塑机基座1上,导轨53的走向和吹塑机的纵向中心呈垂直方向,两根导轨53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合模机构2的机构座21长度,即导轨53的走向和合模机构21的纵向中心呈垂直方向,当合模机构2经导轮座51、导轮52沿顺导轨53移动时,可到达吹塑机中心(即模头3中心),也可离开吹塑机中心。
移模油缸组件6和合模机构2对应设置有2组,包括有推拉臂61和油缸62等组件,如图3、4、5所示;推拉臂61包括有臂体和二凸耳,臂体具有一底板,底板上垂设有二凸耳呈一体,二凸耳设通孔,通孔中固设有销轴,底板可由螺栓固设于机构座21,每个机构座21上分别设有一推拉臂61;油缸62,其缸体是固设在吹塑机的基座1上,二油缸中心线和移模导轨组件5的导轨52走向平行,该中心线位置应是合模机构2机构座21的中部位置,以使油缸62推移合模机构2移动动作比较平稳,油缸62的活塞杆外伸端套设在推拉臂61的销轴上呈滑协配合,形成一传递动力的铰接点。
吹塑作业时,二移模油缸组件6之一动作,将一合模机构2推移至设定(对应模头3)位置,多进料孔的模头3将物料挤入合模机构2已闭合的模具中,进行吹气成型,该移模油缸组件6再动作,离开模头3和吹气组件,成型的多层制品在模头3的侧边进行冷却、开模、取出制品、再合模等作业工序;对应上述合模机构2离开模头3的同时,另一侧的合模机构2在另一移模油缸6的动作下,已向模头3靠近,并在前一合模机构3完全离位后,即时进入设定(对应模头3)位置,并完成上述对应的作业程序,如此循环体现其一台吹塑机上双工位的特点,使吹塑机是在连续地由模头3挤送物料和吹气组件对应吹气的条件下,高效地生产制品,如能选择最佳的控制程序,其单位时间内制品的产品可提高一倍,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吹塑机的基座上设置有合模机构,和合模机构对应的设置有一模头,该模头上具有一组进料口,各进料口分别连接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a在吹塑机的基座(1)和合模机构(2)之间设置有移模导轨组件(5);b移模导轨组件(5)上设置有2个合模机构(2),并分别布设在模头(3)的两侧;c在吹塑机的基座(1)和2个合模机构(2)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移模油缸组件(6);d合模机构(2)上设置有2拉杆(27)和一油缸(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其特征是移模导轨组件(5)的导轨(53)走向和吹塑机的基座(1)纵向中心线重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其特征在于移模油缸组件(6)的油缸(62)中心线和移模导轨组件(5)的导轨(52)走向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多层挤出双工位吹塑机,主要解决提高作业效率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在吹塑机的基座和合模机构之间设置有移模导轨组件,移模导轨组件上设置有2个合模机构,并分别设在模头的两侧,在吹塑机的基座和2个合模机构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移模油缸组件,适用于多动挤出吹塑或其他类似挤出吹塑作业。
文档编号B29C49/56GK2882973SQ200520043688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2日
发明者陈庐一 申请人:倪美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