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中空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715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形中空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塑胶弯管的模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生产U形中空塑胶弯管的新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塑胶管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电气管、饮水管、排水管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用塑胶弯管来实现各管道在转弯处的衔接,在排水管中用U型管作除臭密封用,不仅保证外观的统一和整体性能,更能适应人们的环保卫生要求,现有塑胶弯管的制作方法有好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在制造时是将两相互垂直的模芯分别置于上下模模槽内,在注塑成形后再拉出模芯,拆开模具后即得所需弯管,这种弯管虽然外壁比较光滑,但内壁由于两模芯的接触会残留凸出的毛边,更严重的是模芯在脱离胶件的过程中极易破坏胶件外观,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另外还有将直管经加温弯曲成弯管的方法和热沙、甘油制管法,前者制出的弯管容易造成管壁的破损,且只适于加工直径较大的管道,后者所需设备繁杂庞大,工序繁复、耗材量大,成形时间长,制作成本较高。针对上述情况,中国专利92223135.4便公开了一种《塑胶弯管模具》,这种模具通过压缸推杆端对称设置的拉柄、转臂来带动枢接的弧形模芯做抽芯动作,虽然可快速而大量地制造内壁光滑均匀无毛边的塑胶弯管,但只局限于制造四分之一圆的弯管,且仍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不易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平稳的U形中空管模具。该U形中空管模具制造的U形弯管壁厚均匀、内外壁光滑无毛边,可很好地满足各行业(特别是家庭和生活用细口径排水管)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形中空管模具,包括通过定位销连接的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的贴合面上开设有U形模槽,后模一侧设有液压油缸,后模底部设有转轴与U形模槽圆心相重合的齿轮,液压油缸的推杆上设有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轮端面通过悬臂连接有与模槽相配的模芯,液压油缸推杆上的齿条通过齿轮带动模芯做圆周运动进出模槽,实现抽芯。
所述模芯位于模槽内的一端呈U形,向外伸出的一端为直芯,直芯端通过悬臂与齿轮相连。
所述模芯包括主芯和副芯,主芯位于模槽内的一端呈U形,向外伸出的一端为直芯,直芯端通过悬臂与齿轮相连,其上套装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与模槽相对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模槽两端口相对应的环形副芯和小弧段副芯,环形副芯套在直芯上,滑动件沿直芯来回滑动可使主芯与副芯相吻合或脱离,主芯与副芯吻合后组成与模槽相配的完整的U型模芯。
所述滑动件通过斜导柱与后模联动,滑动件两端分别开设有倾斜的导柱孔,斜导柱一端固定在后模上,另一端伸入导柱孔中。
所述斜导柱沿滑动件滑动方向向外倾斜45°~65°。
所述小弧段副芯的根部呈圆柱形,顶部呈圆弧形。
所述小弧段副芯的前端和主芯末端均呈曲面状或折面状,两者相配,可吻合成整芯。
所述前模和后模的外形与模芯外端的转动轨迹相适配,呈转动轨迹切削状,并缩进一定距离。
所述前模和后模呈正方形,其一角呈避免与模芯转动相干涉的斜面状或弧面状。
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设有与滑动件相配的凹部。
所述液压油缸通过支座固定在后模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先启动液压油缸,通过齿条、齿轮传动带动主芯旋转进入前模模槽内,然后在合上后模的同时通过斜柱带动滑动件运动,使滑动件上的副芯与主芯相吻合,待前、后模完全贴合后,模芯也组合完毕,此时模芯与模槽形成完整的填料空间(即弯管壁),注塑成形后,在开模过程中,后模静止不动,前模通过斜柱带动滑动件向外滑行,使副芯与主芯相脱离,然后启动液压油缸使主芯及其上的滑动件一起做旋转运动,将主芯从弯管中抽出,即得成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运行平稳,可生产出壁厚均匀且内外光滑一致的高质量U形弯管,此外该模具还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组装、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等突出的有益效果。


图1为取下前模时后模的整体上视图;图2为图1盖上前模时的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模、抽芯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1——后模 2——前模3——导柱孔4——模槽5——液压油缸 6——齿轮7——齿条 8——主芯9——滑动件10——环形副芯11——小弧段副芯 12——导柱孔如图1、图2所示的U形中空管模具,后模1和前模2上均开设有导柱孔3,与之对应的是前模2上的3条导柱,两者之间通过导柱连接定位,前模2与后模1的贴合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模槽4,后模1的左侧通过支座安装有液压油缸5,后模1的底部设有转轴与U形模槽4的圆心相重合的齿轮6,液压油缸5的推杆上设有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7,齿轮6端面通过悬臂与主芯8连接,主芯8位于模槽4内的一端呈U形,向外伸出的一端为直芯,直芯端通过悬臂与齿轮相连,直芯上套装有一滑动件9,滑动件9与模槽4相对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模槽两端口相对应的环形副芯10和小弧段副芯11,环形副芯10套在直芯上,小弧段副芯11的根部呈圆柱形,顶部呈圆弧形,小弧段副芯11的前端和主芯8的末端均呈曲面状,滑动件9沿直芯来回滑动可使主芯8与两副芯相吻合或脱离,主芯8与两端副芯吻合后组成与模槽4相配的完整的模芯,后模1和前模2之间设有与滑动件9相配的凹部,滑动件9通过斜导柱与前模2联动,滑动件9两端分别开设有倾斜的导柱孔12,斜导柱沿滑动件滑动方向向外倾斜45°~65°,斜导柱一端固定在前模2上,另一端伸入导柱孔12中,这样,在开模过程中,随着前、后模间距的增大,斜导柱可带动滑动件9向外运行,使副芯与主芯相脱离,从U形弯管两端抽出,副芯脱离后,液压油缸5推杆上的齿条通过齿轮带动主芯做圆周运动完成最后的抽芯动作,因为两副芯已从弯管中抽出,因此主芯只需旋转约90度左右即可完成抽芯。前模2和后模1呈正方形,模芯转动途径的一角切削掉一部分,以避免模芯转动时与后模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例如前模和后模的外形与模芯外端的转动轨迹相适配,呈转动轨迹切削状,并缩进一定距离,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通过油缸、齿条、齿轮驱动结构和悬臂来带动模芯做圆周运动进行抽芯的U形弯管模具,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U形中空管模具,包括通过定位销连接的前模和后模,其特征在于,前模与后模的贴合面上开设有U形模槽,后模一侧设有液压油缸,后模底部设有转轴与U形模槽圆心相重合的齿轮,液压油缸的推杆上设有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轮端面通过悬臂连接有与模槽相配的模芯,液压油缸推杆上的齿条通过齿轮带动模芯做圆周运动进出模槽,实现抽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位于模槽内的一端呈U形,向外伸出的一端为直芯,直芯端通过悬臂与齿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主芯和副芯,主芯位于模槽内的一端呈U形,向外伸出的一端为直芯,直芯端通过悬臂与齿轮相连,其上套装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与模槽相对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模槽两端口相对应的环形副芯和小弧段副芯,环形副芯套在直芯上,滑动件沿直芯来回滑动可使主芯与副芯相吻合或脱离,主芯与副芯吻合后组成与模槽相配的完整的模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弧段副芯的前端和主芯末端均呈曲面状或折面状,两者相配,可吻合成整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通过斜导柱与后模联动,滑动件两端分别开设有倾斜的导柱孔,斜导柱一端固定在前模上,另一端伸入导柱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沿滑动件滑动方向向外倾斜45°~6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弧段副芯的根部呈圆柱形,顶部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和后模的外形与模芯外端的转动轨迹相适配,呈转动轨迹切削状,并缩进一定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和后模呈正方形,其一角呈避免与模芯转动相干涉的斜面状或弧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U形中空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设有与滑动件相配的T型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形中空管模具,包括通过定位销连接的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的贴合面上开设有U形模槽,后模一侧设有液压油缸,后模底部设有转轴与U形模槽圆心相重合的齿轮,液压油缸的推杆上设有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轮端面通过悬臂连接有与模槽相配的模芯,液压油缸推杆上的齿条通过齿轮带动模芯做圆周运动进出模槽,实现抽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运行平稳,可生产出壁厚均匀且内外光滑一致的高质量U形弯管,此外该模具还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组装、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等突出的有益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29L23/00GK2838921SQ2005201304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8日
发明者陈八仔 申请人:陈八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