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压式隔膜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109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压式隔膜滤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滤板芯面上将隔膜直接模压成型的隔膜滤板,属隔 膜滤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滤板芯注塑成型工艺专利号为200410037113.5、名称"新型塑料滤 板芯或板材成型工艺",该新型塑料滤板芯或板材成型工艺,热流道塑料滤板 芯成型模具或热流道板材成型模具的热流道口位于热流道塑料滤板芯成型模具 或热流道板材成型模具的上部或底部或侧部,注塑机的注塑机构的出料口对准 热流道口,塑料原料通过注塑机构加热塑化后,其出料口经热流道塑料滤板芯 成型模具或热流道板材成型模具中的热流道注入模具的型腔内成型、冷却定型 后开模即可取出滤板芯或板材。2、隔膜注塑成型法专利号为03101314.7、 名称"压滤机塑料隔膜注塑成型法",该压滤机塑料隔膜注塑成型法,塑料原 料通过注塑机的注塑部分加热塑化后,注入热流道成型模具中的热流道,再经 加热喷嘴进入塑料隔膜模具型腔内成型、冷却定型后开模即可取出隔膜。上述 二项专利虽然对滤板芯、隔膜的结构、制造工艺,以及隔膜与滤板芯间的装配 结构和装配工艺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滤板芯和嵌入式隔膜的配合,都必 须用数控机床加工开槽和倒角;二是隔膜与滤板芯间的装配尺寸要求精度高、 加工费用高、费工费时,既便如此,在隔膜与滤板芯的装配时,由于受其材料、 温度、工艺、加工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隔膜与滤板芯之间也很难达到精确 装配,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三是除注塑隔膜外,现有的隔膜由于受 隔膜与滤板芯加热熔融压合公差的限制,隔膜的腔厚度无法达到一致,使得隔膜滤腔空间大小不一,在过滤过程中易造成滤室间压力差不等、隔膜滤板芯断 裂、寿命缩短;四是现行的平面结构的隔膜,当过滤室物料不满时,尤其是很 少时进行鼓膜压榨时,因膜的过度拉伸而破裂;五是隔膜采用注塑工艺成形, 其隔膜本身的密度达不到要求,并且在隔膜的内部易产生气泡和空穴,直接影 响到隔膜的成品率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隔膜直接模压到滤板芯 上的隔膜滤板。设计方案为了上述设计目的。1、将隔膜直接模压在板芯上,是本实用 新型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一是无需考虑板芯结合面的结构及加工 精度是否满足隔膜装配的需求;二是对板芯和隔膜无需粗加工和精加工,只要 在板芯的的鼓膜压榨成型腔面上设置可降解的模芯、使模压到鼓膜面上的塑料 隔膜与鼓膜面形成鼓膜压搾腔,由于隔膜直接模压到板芯上,因此不仅其密封 性能好,而且鼓膜效果好、效率高、寿命长。其技术方案模压式隔膜滤板, 它包括板芯(1),板芯(1)的鼓膜面置有可降解的模芯(2),隔膜(3)模 压在板芯(1)上且隔膜(3)与板芯(1)的密封结合面(4)呈模压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 一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隔膜滤板的制造成 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由于隔膜与滤板芯间的密封面采用模压成型密封, 其密封性能极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鼓膜时可能发生的渗液、漏液等技术难 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三是在滤板芯的鼓膜压榨成型腔面上直接模压 隔膜,大大地提高隔膜成形的密实度,避免隔膜中气泡和空穴的产生,极大地 提高隔膜的使用寿命。


图1是模压式隔膜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参照附图l。模压式隔膜滤板,它包括板芯l,板芯l的制作系
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板芯l的鼓膜面置有可降解的模芯2,可降解的模 芯2为纸或水解材料或水解脱模剂隔膜,也就是说,当可降解的模芯2遇到水 后会自动分解成水溶液且随水溶液排出鼓膜腔处。隔膜3采用塑化后塑料模压在板芯1上且隔膜3与板芯1的密封结合面4呈模压密封结构。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 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 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祌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模压式隔膜滤板,它包括板芯O),其特征是板芯(1)的鼓膜面置 有可降解的模芯(2),隔膜(3)模压在板芯(1)上且隔膜(3)与板芯(1) 的密封结合面(4)呈模压密封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压式隔膜滤板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可降解的模芯 (2)为纸或水解材料或水解脱模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滤板芯面上将隔膜直接模压成型的隔膜滤板,它包括板芯,板芯的鼓膜面置有可降解的模芯,隔膜模压在板芯上且隔膜与板芯的密封结合面呈模压密封结构。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隔膜滤板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由于隔膜与滤板芯间的密封面采用模压成型密封,其密封性能极高,从根本上避免隔膜中气泡和空穴的产生,极大地提高隔膜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9C43/02GK201020308SQ20072014345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9日
发明者周立武 申请人:周立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