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救生带管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299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救生带管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救生器材类,特别涉及一种矿用救生带管材,尤指由一外套 管与数个内置管组成一体的多管腔矿用救生带管材。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矿山开采,特别是井下采掘,由于矿 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等系统装备的管理不善,或者是意外的矿井坍塌、瓦斯爆炸、透水 等意外事故,是井下作业常见的灾害,一旦发生此类矿井事故,良好的救生设备及其优质器 材的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矿用救生设备中,既有简易的向发生事故地点的人群 提供空气、水、流体食物等人们生存必须给养的简易方法,也有研究部门、企业研制的矿用 救生舱,其有的能容纳几人,有的甚至能够容纳30人之多,但无论是简易的救生设备及其 器材还是科技含量高、先进的矿用救生舱,都必须使用与外界保持连通的矿用救生带,以便 向矿难地点提供维持人们生命必须的给养,以致尽早恢复发生矿井事故地点的电力供应, 以及恢复通讯联络。但是目前已有的一管三腔的矿用救生带,采用一次挤压成型的办法制 成,由于是多腔挤压成为一整体的救生带,受到目前挤压成型工艺水平的限制,很难保证各 个管腔间壁厚的均勻性,因此往往此种救生带会出现通道空腔间壁的破损,导致发生串液、 串气,以致救生带严重损毁的问题,而导致无法保障有效的使用功能,无法保证救援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救生带管材,解决现有的矿用救生带出现的 三个空腔的间壁壁厚不均勻、甚至是破损,而导致发生串液、串气,无法保证矿井紧急救援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矿用救生带管材由一外套管和三个内置管组合组成,其包括一横截面外形为椭圆形的外套管,其内设有左内置管、中内置管和右内置管,且其 外套管的内表面具有与左内置管、中内置管和右内置管对应内接部分的外形轮廓相同的截 面形状;一横截面为局部椭圆形的左内置管,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的内表面轮廓 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另一横截面为较短轴径的局部椭圆形右内置管,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的 内接部分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一介于两局部椭圆形左内置管和右内置管之间、横截面近似长方型的中内置管, 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的内接部分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组成一体所需的 配合间隙。在外套管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和限制左内置管、中内置管和右内置管滚动或 位置串动的限位部结构。[0010]内置管的数量根据救生带的功能需要及外套管横截面的尺寸大小设置,由一个外 管与三个内置管组成一体的矿用救生带管材,其所具有的三个空腔结构,可分别用于安装 电源电缆线、通讯线的管道;安装用于输送生命所需要的通风、补充氧气等气体的管道;安 装用于输送生命所需给养的水、牛奶等液态食物等食品输送管道;由一个外套管和超过三个内置管组成的更多腔矿用救生带结构,如一个外套管与 四个内置管组成的救生带管材结构型式,其内置管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或者将较大横截面 局部椭圆形左内置管分割成两个空腔,或者将横截面近似长方形的中内置管分割成两个空 腔,或者其它的组合方式。外套管和各内置管全部采用改性高密度PE材料制成。矿用救生带管材的制法a、采用挤出成型法,使用挤出机将颗粒状改性高密度PE材料分别挤出外套管、各 内置管,并将外套管和内套管管材进行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批量质量检验,合格品进入下道 工序;b、将需要长度的整根外套管固定在模架上,调整用于牵引内置管的夹具,并与伸 出外套管的牵引端连结为一体,将用于装夹各个内置管的夹具分别将各内置管端头夹紧固 定,并与对应的外套管的端口对准;c、在各内置管上涂覆专用润滑剂,然后将各内置管的端头初步穿入外套管的端口 中,做好下一步牵引工序的准备;d、开动牵引机,在牵引机的动力作用下将各内置管在外套管空腔中进行强制牵 弓丨,最终将一定长度要求的各内置管全部穿入外套管中,组成一体;e、根据产品的需要,产出无法兰的救生带管材,成为矿用救生带的成品;或者是为 满足试验环节的需要,或者是满足产品订货的要求,增设在管材的两端加装法兰的工序,加 装法兰时,采用热熔加压方法,采用同样的材料将管材的两端加装上用于多节管材连通成 整体的法兰;f、进行打压试验,并对每个内置管的管腔分别进行压力试验,检验其承受的压力 值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数值,对管材的直线度检验执行挤塑行业的有关标准,表面绝缘电阻 性能、阻燃性能和冲击试验,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检验标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分别制成各个内置管,然后集中装入外管中,此种制造工艺能确保内外各 个管的壁厚以及尺寸精度,并可以完全避免串液、串气事故的发生。2、采用此种制造工艺,在加工效率方面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原有的工艺进行加工, 每分钟只能完成0.2米,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工艺加工同样材料与规格的产品,可达 到每分钟2米,是前者工作效率的10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救生带管材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救生带管材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矿用救生带管材由外套管1和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右 内置管4组合组成一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外套管1,其内设有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和右内置管4,且 其外套管1的内表面具有与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和右内置管4对应内接部分轮廓相同的 截面形状;—横截面为局部椭圆形的左内置管2,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1的内接部 分的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1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另一横截面为较短轴径的局部椭圆形右内置管4,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 1的内接部分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1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一介于两局部椭圆形左内置管2和右内置管4中间、横截面近似长方型的中内置 管3,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1的内接部分的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1组成 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在外套管1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和限制各个内置管滚动或位置串动的第一 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第三限位部13和第四限位部14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外套管1内置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右内置管4组成一体的 矿用救生带管材,其所具有的三个空腔结构,可分别用于安装电源电缆线、通讯线的管道; 安装用于输送生命所需要的通风、补充氧气等气体的管道;安装用于输送生命所需给养的 水、牛奶等液态食物等食品输送管道;外套管1和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右内置管4全部采用改性高密度PE材料制 成,并在全部长度范围内,保持壁厚一致,不许有气孔、裂纹等质量缺陷,表面绝缘电阻以及 阻燃性能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矿用救生带管材的制法a、采用挤出成型法,使用挤出机将颗粒状PE料分别挤出外套管、各内置管,并将 分制的批量外套管和内套管管材进行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品进入下道内外管 配置的工序;b、将需要长度的整根外套管固定在模架上,调整用于牵引内置管的夹具,并与伸 出外套管的牵引端连结为一体,将用于装夹各个内置管的夹具分头将各内置管端头夹紧固 定,并与对应的外套管的端口对准;c、在各内置管上涂覆专用润滑剂,然后将各内置管的端头初步穿入外套管的端口 中,做好下一步牵引工序的准备;d、开动牵引机,在牵引机的动力下对各内置管在外套管中进行强制牵引,最终将 一定长度要求的各内置管全部穿入外套管中;e、根据产品的需要,产出无法兰的救生带管材,成为矿用救生带的成品;或者是为 满足试验环节的需要,或者是满足产品订货的要求,增设在管材的两端加装法兰的工序,加 装法兰时,采用热熔加压方法,采用同样的材料将管材的两端加装上法兰;f、进行打压试验,并每个内置管的管腔分别进行压力试验,使其承受的压力值达所要求 的Mpa值,其管材直线度执行挤塑行业的有关标准,表面绝缘电阻性能执行GB3836.1-2000中的 7. 3.1规定;阻燃性能执行GB3836.1-2000中的7. 4条规定;冲击试验执行GB/T14152-2001的标准。
权利要求一种矿用救生带管材,其特征在于,由一外套管和三个内置管组合组成一横截面外形为椭圆形的外套管(1),其内设有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和右内置管(4),且其外套管(1)的内表面具有与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和右内置管(4)对应内接部分的外形轮廓相同的截面形状;一横截面为局部椭圆形的左内置管(2),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1)的内接部分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1)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另一横截面为较短轴径的局部椭圆形右内置管(4),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1)的内接部分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一介于两局部椭圆形左内置管(2)和右内置管(4)之间、横截面近似长方型的中内置管(3),其外形轮廓形状与对应外套管(1)的内接部分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与外套管组成一体所需的配合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救生带管材,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管(1)的内壁面上设 有用于固定和限制左内置管(2)、中内置管(3)和右内置管(4)滚动或位置串动的第一限位 部(11)、第二限位部(12)、第三限位部(13)和第四限位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救生带管材,其特征在于外套管(1)和左内置管(2)、 中内置管(3)、右内置管(4)全部采用改性高密度PE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矿用救生带管材,属于矿用救生器材类。矿用救生带管材由外套管和三个内置管组成一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外套管,一横截面为局部椭圆形左内置管,另一横截面为较短轴径的局部椭圆形右内置管,一横截面近似长方型的中内置管,外套管和各内置管间其轮廓形状与外套管的内接部分的轮廓形状相同,并留有所需的制造配合间隙,在外套管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固定和限制各个内置管滚动和位置串动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别制成各个内置管,然后采用牵引工艺将各内置管集中装入外套管中,能确保内置管间的壁厚以及尺寸精度,可以完全避免串液、串气以及管材损毁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采用此种制造工艺,在加工效率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比采用原有的制造工艺进行同等规格的管材制造加工,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B29D23/00GK201763378SQ20102015468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长明 申请人:长春长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