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183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集中吸料功能的注塑生 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件的生产设备一般包括料桶、干燥机、成型机和两台吸料机,料筒和干 燥机通过第一料管连通,干燥机和成型机通过第二料管连通,第一吸料机通过第一气管与 干燥机连通,第二吸料机通过第二气管与成型机连通,操作员先将注塑原料放置在料桶内, 然后通过第一吸料机将料桶内的原料吸入干燥机内,原料在干燥机内干燥后,通过第二吸 料机将干燥机内的原料吸入成型机内成形。由于每一组注塑件生产设备必须配套两台吸料 机,因此设备成本高,设备占用空间较大,并且设备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占用空间 小、设备利用率高的注塑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注塑生产系统,包括盛装原料的料筒、干燥机、成型机、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 所述料筒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干燥机具有上部第一料斗和下部出料口,所述成型机 具有第二料斗,所述第一料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料筒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料斗连接,所述 第二料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燥机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料斗连接,所述注塑生产系统还包 括吸料机、与所述吸料机连通的主气管、设置于主气管上的切换装置、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 气管,所述第一分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料斗和所述切换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分气管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料斗和所述切换装置连通,所述切换装置控制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 一分气管的通断和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气管通断。优选地,上述料筒、干燥机、成型机、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切换装置、第一分气管和 第二分气管组成一注塑生产单元,所述注塑生产系统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注塑生 产单元。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为电磁阀。优选地,上述干燥机设置有感应所述第一料斗内原料数量的第一感应装置,所述 切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一分气管连通或断 开。优选地,上述成型机设置有感应所述第二料斗内原料数量的第二感应装置,所述 切换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气管连通或断 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通过设置 于主气管的切换装置控制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一分气管的通断和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气管通断。具体工作过程为当主气管与第一分气管连通时,吸料机通过主气管和第一分 气管向第一料斗吸气,使第一料斗内的气压减少,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料筒内的原料通过第 一料管吸至第一料斗内;当主气管与第一分气管断开时,第一料斗内的气压与料筒内的气 压一致,故此时第一料管不吸料;当主气管与第二分气管连通时,吸料机通过主气管和第二 分气管向第二料斗吸气,使第二料斗内的气压减少,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干燥机内的原料通 过第二料管吸至第二料斗内;当主气管与第二分气管断开时,第二料斗内的气压与干燥机 内的气压一致,故此时第二料管不吸料。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只需安装一台吸 料机,即可完成现有技术需要两个吸料机完成的操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降 低了设备成本、减少了设备占用的空间,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注塑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盛装原料的料筒10、干燥机20、成型机30、 第一料管40和第二料管41,所述料筒10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干燥机20具有上部第 一料斗21和下部出料口,所述成型机30具有第二料斗31,所述第一料管40的两端分别与 所述料筒10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料斗21连接,所述第二料管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燥机 20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料斗31连接,所述注塑生产系统还包括吸料机60、与所述吸料机60 连通的主气管50、设置于主气管50上的切换装置70、第一分气管42和第二分气管43,所述 第一分气管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料斗21和所述切换装置70连通,所述第二分气管4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料斗31和所述切换装置70连通,所述切换装置70控制所述主气管 50与所述第一分气管42的通断和所述主气管50与所述第二分气管43通断。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通过设置于主气管50的切换装置70控制所述主气管 50与所述第一分气管42的通断和所述主气管50与所述第二分气管43通断。具体工作过 程为当主气管50与第一分气管42连通时,吸料机60通过主气管50和第一分气管42向 第一料斗21吸气,使第一料斗21内的气压减少,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料筒10内的原料通过 第一料管40吸至第一料斗21内;当主气管50与第一分气管42断开时,第一料斗21内的 气压与料筒10内的气压一致,故此时第一料管40不吸料;当主气管50与第二分气管43连 通时,吸料机60通过主气管50和第二分气管43向第二料斗31吸气,使第二料斗31内的 气压减少,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干燥机20内的原料通过第二料管41吸至第二料斗31内;当 主气管50与第二分气管43断开时,第二料斗31内的气压与干燥机20内的气压一致,故此 时第二料管41不吸料。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只需安装一台吸料机60,即可完成现有技术需 要两个吸料机60完成的操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少了设 备占用的空间,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0017]较佳地,如图1所示,料筒10、干燥机20、成型机30、第一料管40、第二料管41、切
换装置70、第一分气管42和第二分气管43组成一注塑生产单元,所述注塑生产系统包括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注塑生产单元。即一台吸料机60和一根主气管50可同时配上多个 注塑生产单元,可实现多个注塑生产单元同时进行生产,实现注塑生产系统的集中吸料功 能,使注塑生产系统更集约化,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少了设备占用的空间,大大提高 了设备的利用率。较佳地,切换装置70可以为电磁阀。当然,切换装置70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可 以实现控制主气管50和第一分气管42、第二分气管43的通断的其他装置。较佳地,干燥机20设置有感应所述第一料斗21内原料数量的第一感应装置(图 中未标示),所述切换装置70根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图中未标示)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 主气管50与所述第一分气管42连通或断开。具体地,当第一感应装置(图中未标示)感 应到第一料斗21内原料数量少于第一数值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切换装置70,切换装置70 使主气管50与第一分气管42连通,吸料机60通过主气管50和第一分气管42向第一料斗 21吸气,从而第一料管40将料筒10内的原料吸到第一料斗21内。当第一感应装置(图中 未标示)感应到第一料斗21内原料数量大于第二数值时,切换装置70使主气管50与第一 分气管42断开,此时吸料机60不会向第一料斗21吸气,即第一料管40不吸料。其中第一 数值小于第二数值。较佳地,成型机30设置有感应所述第二料斗31内原料数量的第二感应装置(图 中未标示),所述切换装置70根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图中未标示)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 主气管50与所述第二分气管43连通或断开。具体地,当第二感应装置(图中未标示)感 应到第二料斗31内原料数量少于第三数值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切换装置70,切换装置70 使主气管50与第二分气管43连通,吸料机60通过主气管50和第二分气管43向第二料斗 31吸气,从而第二料管41将干燥机20内的原料吸到第二料斗31内。当第二感应装置(图 中未标示)感应到第二料斗31内原料数量大于第四数值时,切换装置70使主气管50与第 二分气管43断开,此时吸料机60不会向第二料斗31吸气,即第二料管41不吸料。其中第 三数值小于第四数值。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注塑生产系统,包括盛装原料的料筒、干燥机、成型机、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所述料筒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干燥机具有上部第一料斗和下部出料口,所述成型机具有第二料斗,所述第一料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料筒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料斗连接,所述第二料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燥机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料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生产系统还包括吸料机、与所述吸料机连通的主气管、设置于主气管上的切换装置、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所述第一分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料斗和所述切换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分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料斗和所述切换装置连通,所述切换装置控制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一分气管的通断和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气管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干燥机、成型机、第一 料管、第二料管、切换装置、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组成一注塑生产单元,所述注塑生产 系统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注塑生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设置有感应所述第 一料斗内原料数量的第一感应装置,所述切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 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一分气管连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设置有感应所述第 二料斗内原料数量的第二感应装置,所述切换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 所述主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气管连通或断开。
专利摘要一种注塑生产系统,包括料筒、干燥机、成型机、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第一料管的两端分别与料筒的出料口和第一料斗连接,第二料管的两端分别与干燥机的出料口和第二料斗连接,注塑生产系统还包括吸料机、与吸料机连通的主气管、设置于主气管上的切换装置、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第一分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料斗和切换装置连通,第二分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料斗和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控制主气管与第一分气管的通断和主气管与第二分气管通断。本实用新型注塑生产系统只需安装一台吸料机,即可完成现有技术需要两个吸料机完成的操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生产系统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少了设备占用的空间,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29C45/18GK201693718SQ2010202273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周军, 张钊霜, 赵继勇, 陈勇军, 黄鹏 申请人:广州南部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