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88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注塑模具主要包括动模板、动模仁及相对应设置的定模板、定模仁, 当注塑模具合模时,动模仁和定模仁相密合,这样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会受到影响。为了排气,一般采用在动模仁和定模仁上开设排气槽,而开设排气槽不能满足不同材料和不同产品的排气要求,需要反复修模,使得排气槽的尺寸满足要求,从而影响注塑模具以及产品的开发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调节模具排气性能的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相对应设置的定模,动模包括动模板及设置于动模板上的动模仁,定模包括定模板及设置于定模板上的定模仁,动模仁及定模仁围合成型腔,所述动模仁及定模仁之间设有镶件,动模仁与定模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镶件通过螺钉设置于动模仁上,镶件位于动模仁两侧。所述镶件通过螺钉设置于定模仁上,镶件位于定模仁两侧。所述镶件与模仁之间设置有若干垫片。所述垫片的最小厚度为0. 03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镶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模仁上,需要调节动模仁和定模仁之间的间隙时,松开螺钉取下镶件即可,还可通过增减镶件底部的垫片数量来调整高度, 从而可以高效快速地调节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且无需反复修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相对应设置的定模,动模包括动模板1及设置于动模板1上的动模仁2,定模包括定模板3及设置于定模板3上的定模仁4,动模仁2及定模仁4围合成型腔,动模仁2及定模仁4之间设有镶件5,注塑模具合模时,动模仁2及定模仁4之间具有间隙。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中,镶件5通过螺钉6设置于动模仁2上,且镶件5凸出于动模仁2的上表面,镶件5位于动模仁2两侧,镶件5与动模仁2之间设置有若干垫片7,垫片7的材质为矽钢,垫片7的最小厚度为0. 01mm。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中,镶件5通过螺钉6设置于定模仁4上,且镶件5凸出于定模仁4的上表面,镶件5位于定模仁4两侧,镶件5与定模仁4之间设置有若干垫片7,垫片7的材质为矽钢,垫片7的最小厚度为0. 01mm。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需要调节动模仁2和定模仁4之间的间隙时,松开螺钉6取下镶件5即可,还可通过增减镶件5底部的垫片7数量来调整高度,由于可以简易、快速地调节动模仁2和定模仁4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高效快速地调节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且无需反复修模。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相对应设置的定模,动模包括动模板(1)及设置于动模板(1) 上的动模仁O),定模包括定模板C3)及设置于定模板C3)上的定模仁G),动模仁(2)及定模仁围合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 及定模仁(4)之间设有镶件(5),动模仁O)与定模仁(4)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5)通过螺钉(6)设置于动模仁(2)上,镶件(5)位于动模仁(2)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5)通过螺钉(6)设置于定模仁⑷上,镶件(5)位于定模仁⑷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 与模仁之间设置有若干垫片(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的最小厚度为0.0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相对应设置的定模,动模包括动模板及设置于动模板上的动模仁,定模包括定模板及设置于定模板上的定模仁,动模仁及定模仁围合成型腔,所述动模仁及定模仁之间设有镶件,动模仁与定模仁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镶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模仁上,需要调节动模仁和定模仁之间的间隙时,松开螺钉取下镶件即可,还可通过增减镶件底部的垫片数量来调整高度,从而可以高效快速地调节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且无需反复修模。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169668SQ20112019285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王秉亚, 罗志敏, 谢心亮 申请人: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