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990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出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产业的崛起,塑料产品也日渐多元化。其中,一些产品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如骨位较深、外观不允许有斜度等等。为成型此类产品或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生产,模具需要做二次顶出机构,而在传统的板托加二次顶出结构中需要另外加装两块顶出板和安装铁拉钩装置,来依次实现一次和二次顶出,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有效提闻。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模具顶出机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一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脚、滑块、弹簧、回针,所述模脚底部内部设置有顶出板,顶出板由上顶出板与下顶出板连接构成;顶出板上设置有顶出板开槽;顶出板开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滑块开孔;滑块一端通过斜面结构与模脚相配合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弹簧与上顶出板相连接,同时,滑块、上顶出板底部均与下顶出板顶部活动连接;滑块顶部与回针底端相连接,回针顶端与动模块底部相连接;回针设置于模块内部;同时,顶杆穿过动模块、模块与上顶出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反装的回针实现二次顶出的功能,将复杂的机构智能化、简单化;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低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制作原材料。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模脚2、滑块3、弹簧4、回针5,所述模脚2底部内部设置有顶出板,顶出板由上顶出板7与下顶出板8连接构成;顶出板上设置有顶出板开槽9 ;顶出板开槽9内设置有滑块3,滑块3上设置有滑块开孔I ;滑块3一端通过斜面结构与模脚2相配合连接;滑块3另一端通过弹簧4与上顶出板7相连接,同时,滑块3、上顶出板7底部均与下顶出板8顶部活动连接;滑块3顶部与回针5底端相连接,回针5顶端与动模块10底部相连接;回针5设置于模块11内部;同时,顶杆6穿过动模块10、模块11与上顶出板7相连接。在专利实际实施过程中,当模具开始顶出动作时,滑块3受到与模块2相配合的滑块斜面的反作用力,向反方向移动,动模板10受到回针5向上的力而向上移动,同时顶杆6向上运动;当动模板10顶出到一定距离时,回针5滑入滑块3上开设的滑块开孔I内;顶出板继续向前运动,模板10未受到回针5向上的作用カ而停止运动,顶杆6继续顶出,之后由注塑机的连接杆将顶 出板拉回,滑块3在受到弹簧4的反作用カ下复位。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脚(2)、滑块(3)、弹簧(4)、回针(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脚⑵底部内部设置有顶出板,顶出板由上顶出板⑵与下顶出板⑶连接构成;顶出板上设置有顶出板开槽(9);顶出板开槽(9)内设置有滑块(3),滑块(3)上设置有滑块开孔(I);滑块(3) —端通过斜面结构与模脚(2)相配合连接;滑块(3)另一端通过弹簧(4)与上顶出板(7)相连接,同时,滑块(3)、上顶出板(7)底部均与下顶出板(8)顶部活动连接;滑块⑶顶部与回针(5)底端相连接,回针(5)顶端与动模块(10)底部相连接;回针(5)设置于模块(11)内部;同时,顶杆(6)穿过动模块(10)、模块(11)与上顶出板⑵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脚、滑块、弹簧、回针,所述模脚底部内部设置有顶出板,顶出板由上顶出板与下顶出板连接构成;顶出板上设置有顶出板开槽;顶出板开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滑块开孔;滑块一端通过斜面结构与模脚相配合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弹簧与上顶出板相连接,同时,滑块、上顶出板底部均与下顶出板顶部活动连接;滑块顶部与回针底端相连接,回针顶端与动模块底部相连接;回针设置于模块内部;同时,顶杆穿过动模块、模块与上顶出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反装的回针实现二次顶出的功能,将复杂的机构智能化、简单化;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低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制作原材料。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517632SQ20122008897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余立成, 沈帅, 沈颂平, 郑荣芬 申请人: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