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245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式塑料注射成型机的驱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液压式塑料注射成型机广泛采用异步电机驱动定量泵与电液比例阀相结合的技术,由于定量泵输出恒定流量,但负载运行负荷变化很大,很多时候只用到定量泵能量中的一部分,所以导致大量无功能耗,在没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下浪费了大量能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电机运行功率与负载需求功率完好匹配而达到节能目的的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PC主机、驱动器、伺服电机和负载,所述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负载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闭环控制板、转速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所述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上,所述液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负载上,所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液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闭环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应用中,液压传感器通过感应负载上的液压力,从而感应到负载的实时运行负荷,并将此信息传递给闭环控制板;同时,转速传感器通过感应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感应到伺服电机的实时输出功率,并将此信息传递给闭环控制板。闭环控制板结合液压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进行综合计算后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使伺服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载的运行负荷完美匹配,从而实现节能目的。作为优选,所述闭环控制板为数字式晶闸管闭环控制板;所述转速传感器为霍尔转速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驱动器以及液压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的双路信号反馈控制技术,实现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双闭环控制,使伺服电机运行功率与负载需求功率完好匹配,达到大幅节能效果。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PC主机、驱动器、伺服电机、负载、闭环控制板、转速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转轴与负载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与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转速传感器安装于伺服电机上,液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负载上,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液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闭环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应用中,闭环控制板采用数字式晶闸管闭环控制板;转速传感器采用霍尔转速传感器。如附图所示,在运行过程中,液压传感器通过感应负载上的液压力,从而感应到负载的实时运行负荷,并将此信息传递给闭环控制板;同时,转速传感器通过感应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感应到伺服电机的实时输出功率,并将此信息传递给闭环控制板。闭环控制板结合液压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进行综合计算后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使伺服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载的运行负荷完美匹配,从而实现节能目的。PC主机用于管理人员了解实时运行信息并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以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包括PC主机、驱动器、伺服电机和负载,所述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负载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闭环控制板、转速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所述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上,所述液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负载上,所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液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闭环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控制板为数字式晶闸管闭环控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传感器为霍尔转速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包括PC主机、驱动器、伺服电机、负载、闭环控制板、转速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转轴与负载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与PC主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闭环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转速传感器安装于伺服电机上,液压传感器安装于负载上,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液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闭环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驱动器及信号反馈控制技术,实现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双闭环控制,使伺服电机运行功率与负载需求功率完好匹配,达到大幅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B29C45/82GK202742650SQ2012202808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靖新宇 申请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