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470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塑料制品为较厚的整体构件时,容易产生收缩而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制成中空产品的塑料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它包括主流道、型腔、主流道顶块、溢料井、溢料口顶块;所述的主流道的出口与型腔相连通,主流道的进口分别与进胶道和进气道连通,通过外置的液压工作站和机台射出信号进行控制共同完成;在主流道的进口与进胶道和进气道的结合处活动套置起切换作用的主流道顶块;所述的溢料井设置在型腔的末端,通过外置的液压工作站和机台射出信号进行控制共同完成;在溢料井内靠近溢料口处活动套置溢料口顶块。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主流道内设置主流道顶块,通过主流道顶块的移动实现进料和进气的不同功能,从而制成中空的产品,使得产品的变形量减少和产品表面的外观没有缩水印,流料痕。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它包括主流道1、型腔2、主流道顶块3、溢料井4、溢料口顶块5。所述的主流道I的出口 11与型腔2相连通,主流道I的进口 12分别与进胶道和进气道连通,在主流道I的进口 12与进胶道和进气道的结合处活动套置起切换作用的主流道顶块3,通过外置的液压工作站和机台射出信号进行控制共同完成。在本设计中,主流道I既作为进胶的通道,也作为进气的通道,故,主流道I进口 12既是进胶口,又是进气口。所述的溢料井4设置在型腔2的末端,溢料井4与型腔2的连接口为溢料口 41,在溢料井4内靠近溢料口 41处活动套置溢料口顶块5,该溢料口顶块5起着通断溢料口 41的作用,通过外置的液压工作站和机台射出信号进行控制共同完成。[00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1.开始注塑时,主流道顶块3打开,溢料口顶块5关闭;2.注塑填充至产品90%_95%左右,主流道顶块3封闭进胶道,打开进气道,同时,溢料口顶块5打开;气辅设备启动通过进气口(主流道I进口 12)对产品进行充氮气,把模具型腔2中间未冷却的料进行吹到溢料井4,这样就可以使得产品10缩水的表面101平整,使得产品的变形量减少和产品表面的外观没有缩水印,流料痕。3.开模用手动气阀顶出进胶口和溢料口冷却料头,使得下个周期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采用主流道顶块切换进料和进气。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流道、型腔、主流道顶块、溢料井、溢料口顶块;所述的主流道的出口与型腔相连通,主流道的进口分别与进胶道和进气道连通,在主流道的进口与进胶道和进气道的结合处活动套置起切换作用的主流道顶块;所述的溢料井设置在型腔的末端,在溢料井内靠近溢料口处活动套置溢料口顶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形成中空零件的成型系统,它包括主流道、型腔、主流道顶块、溢料井、溢料口顶块;所述的主流道的出口与型腔相连通,主流道的进口分别与进胶道和进气道连通,在主流道的进口与进胶道和进气道的结合处活动套置起切换作用的主流道顶块;所述的溢料井设置在型腔的末端,在溢料井内靠近溢料口处活动套置溢料口顶块。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主流道内设置主流道顶块,通过主流道顶块的移动实现进料和进气的不同功能,从而制成中空的产品,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2826259SQ2012204441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杨振伟 申请人:宇科塑料(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