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材料注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130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双材料注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材料注塑工艺,180~200℃且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材料,置于温度为80~100℃的模具中的热熔端,100~130℃的热固材料置于所述模具的热固端,且所述热熔材料与所述热固材料相接触并一次注塑成型,该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双材料注塑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注塑工艺,特别是采用双材料进行注塑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汽车零部件中出现许多非金属部件。其中作为非金属部件主导材料是塑胶类零件,其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使用轻便,因此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使用塑胶类零件是其今后汽车发展的必然要求。
[0003]作为汽车中典型的非金属件部分,经注塑成型的汽车前灯罩是一个重要的注塑件。
[0004]所谓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是指将已加热熔融的材料喷射注入模具内,经冷却与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其具体过程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塑机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中,经加热塑化成熔融状态,再施压而通过喷嘴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中,后经冷却硬化而保持模腔所赋予的形状,开模取出胶体后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
[0005]在现有的注塑工艺中,双材料通过搅拌后共同进行注塑,因此需要双材料之间具有一定化学相似性,否则其制成品容易断裂,且很难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
[0006]在汽车工业领域中,相关汽车内饰具有良好的外观、舒适性,但其同其车身相固定端则需要较强的连接性和稳定性。为此提供双材料注塑工艺,以获得类似汽车内饰件的工件具有市场和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材料注塑工艺,其包括: 1)提供温度为18(T200°C且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材料,
2)将所述热熔材料置于温度为80-100?的模具中的热熔端,
3)提供温度为10(Tl30°C的热固材料,
4)将所述热固材料置于所述模具的热固端,且所述热熔材料与所述热固材料相接触并
一次注塑成型。
[0008]在本发明中热熔材料和热固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以获得具有两种材料特性的注塑件,其成本低、使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工艺,其注塑所得的零件可以为汽车内饰件,相关汽车内饰具有良好的外观、舒适性,但其同其车身相固定端则需要较强的连接性和稳定性。为此提供注塑工艺,以获得类似汽车内饰件的工件具有市场和技术的需求。
[0010]为此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材料注塑工艺,其包括:
1)提供温度为18(T200°C且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材料,
2)将所述热熔材料置于温度为80-100?的模具中的热熔端, 3)提供温度为10(Tl30°C的热固材料,
4)将所述热固材料置于所述模具的热固端,且所述热熔材料与所述热固材料相接触并
一次注塑成型。
[0011]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因此可以保持良好的机械特性。而热熔材料,具有更多的可塑性,实现不同内饰件的使用要求,例如颜色、柔软等。
[0012]在本发明中热熔材料和热固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以获得具有两种材料特性的注塑件,成本低、使用可靠。
[00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热固材料为酚醛塑料或氨基塑料。优选的,所述热熔材料为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其中聚氯乙烯常被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因此其安全可靠,舒适感较好。聚苯乙烯也经常用于家庭用品的制造。
[00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热熔材料中还具有发泡剂。例如在所述热熔材料加入芳香烃或氯化烃溶剂。提高内饰件的使用体验。
[0015]作为本工艺的实施例,经所述注塑工艺制成的注塑件为汽车内饰件,且所述注塑件的所述热熔端朝向乘员。
[0016]应了解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材料注塑工艺,其包括: 1)提供温度为18(T200°C且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材料, 2)将所述热熔材料置于温度为80-100?的模具中的热熔端, 3)提供温度为10(Tl30°C的热固材料, 4)将所述热固材料置于所述模具的热固端,且所述热熔材料与所述热固材料相接触并一次注塑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材料为酚醛塑料或氨基塑料,且所述热熔材料为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材料加入芳香烃或氯化烃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所述注塑工艺制成的注塑件为汽车内饰件,且所述注塑件的 所述热熔端朝向乘员。
【文档编号】B29C45/00GK103878923SQ20141011804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葛益军 申请人: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