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313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凸模和凹模,上模板中设置有热流管道,热流管道穿过上模板后与凹模接触,凹模中设置有热喷头,热喷头与热流管道连通;上模板中设置有发热片,发热片贴合在热流管道上,发热片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与发热片和上模板连接;凹槽中安装有流道板,热流管道套合有发热管,流道板和凹模之间设置有定位钉,定位钉与流道板和凹模连接,流道板和上模板之间有锁紧扣,锁紧螺栓设置在上模板中,定位柱套合有弹簧二。该热流道模具通过设置锁紧扣和锁紧螺栓来增加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在受到熔体挤压时不会移位。
【专利说明】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通常使用在工业中,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加工金属的模具和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热流道模具是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形周期短,而且更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由于热流道模具是采用熔体的液态进行成型,液体的流动性和挤压力非常大,传统的热流道模具连接不够紧密,在受到挤压时常常出现缝隙,造成熔体溢流,浪费原料的同时使得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热流道模具连接不够紧密,在受到挤压时常常出现缝隙使得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该热流道模具通过设置锁紧扣和锁紧螺栓来增加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定,在受到熔体挤压时不会移位,解决了现有热流道模具连接不够紧密,在受到挤压时常常出现缝隙使得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板和设置在上模板正下方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且上固定板设置在下固定板的正上方,上固定板的顶端与上模板的底端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凸模和凹模,凹模设置在凸模的正上方,且凸模与凹模接触,凹模的顶端穿过上固定板后与上模板固定,凸模的底端设置在下固定板中且凸模与下固定板固定,上模板中设置有热流管道,热流管道穿过上模板后与凹模接触,凹模中设置有热喷头,热喷头穿过凹模与凸模的底端连通,且热喷头与热流管道连通;所述上模板中设置有发热片,发热片贴合在热流管道的外壁上,发热片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发热片和上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与凹模接触的一端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安装有流道板,热流管道穿过且固定在流道板上,热流管道设置在流道板上的部分的外壁上套合有发热管,发热管的外壁上套合有固定卡,固定卡同时与发热管和流道板固定,流道板和凹模之间设置有定位钉,定位钉的两端分别与流道板和凹模连接,流道板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锁紧扣,锁紧扣同时与流道板和上模板连接,流道板上设置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一端穿过流道板后设置在上模板中,下模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柱,下固定板的底端内凹形成定位孔,定位柱的顶端伸入到定位孔中,定位柱的外壁上套合有弹簧二,弹簧二同时与定位孔的外壁和顶端接触。
[0005]所述凸模中设置有顶针,顶针的顶端穿过凸模后与凹模接触,顶针的底端依次穿过凸模和下固定板,下模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侧壁与支撑板固定,安装板的底端固定有限位轴和限位钉,限位轴和限位钉的底端均设置在下模板中,安装板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侧壁与支撑板固定,顶针的底端穿过限位板与安装板固定,定位柱的底端穿过限位板后固定在安装板。
[0006]所述发热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一的一端设置在上模板中;所述热喷头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二的一端设置在上固定板中;所述热流管道中设置在上模板的部分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三,温度传感器三的一端设置在上模板中。
[0007]所述上模板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圈的底端设置在上模板中,热流管道穿过定位圈;所述下固定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下固定板和下模板固定。
[000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热流道模具通过设置锁紧扣和锁紧螺栓来增加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定,在受到熔体挤压时不会移位,解决了现有热流道模具连接不够紧密,在受到挤压时常常出现缝隙使得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一温度传感器三;2—定位圈;3—热流管道;4一发热片;5—弹簧一 ;6—流道板;7—定位钉;8—发热管;9一温度传感器二 ;10—热喷头;11一凸模;12—下固定板;13—顶针;14一下模板;15—安装板;16—限位轴;17—限位钉;18—限位板;19一支撑板;20—定位柱;21—上固定板;22—凹模;23—固定卡;24—上模板;25—温度传感器一 ;26—锁紧扣;27—锁紧螺栓;28—弹簧二 ;2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12]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板24和设置在上模板24正下方的下模板14,所述上模板24和下模板14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板21和下固定板12,且上固定板21设置在下固定板12的正上方,上固定板21的顶端与上模板24的底端固定,上固定板21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凸模11和凹模22,凹模22设置在凸模11的正上方,且凸模11与凹模22接触,凹模22的顶端穿过上固定板21后与上模板24固定,凸模11的底端设置在下固定板12中且凸模11与下固定板12固定,上模板24中设置有热流管道3,热流管道3穿过上模板24后与凹模22接触,凹模22中设置有热喷头10,热喷头10穿过凹模22与凸模11的底端连通,且热喷头10与热流管道3连通;所述上模板24中设置有发热片4,发热片4贴合在热流管道3的外壁上,发热片4和上模板24之间设置有弹簧一 5,弹簧一 5的两端分别与发热片4和上模板24连接;所述上模板24与凹模22接触的一端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安装有流道板6,热流管道3穿过且固定在流道板6上,热流管道3设置在流道板6上的部分的外壁上套合有发热管8,发热管8的外壁上套合有固定卡23,固定卡23同时与发热管8和流道板6固定,流道板6和凹模22之间设置有定位钉7,定位钉7的两端分别与流道板6和凹模22连接,流道板6和上模板24之间设置有锁紧扣26,锁紧扣26同时与流道板6和上模板24连接,流道板6上设置有锁紧螺栓27,锁紧螺栓27的一端穿过流道板6后设置在上模板24中,下模板14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定位柱20,下固定板12的底端内凹形成定位孔29,定位柱20的顶端伸入到定位孔29中,定位柱20的外壁上套合有弹簧二 28,弹簧二 28同时与定位孔29的外壁和顶端接触。热流管道3通过固定卡23固定在流道板6上,在热流管道3中通入熔体时能够承受液体对热流管道3的冲击,保持热流管道3与热喷头10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固定卡的连接,熔体的冲击力和震动性传递到了流道板6上,这时流道板6受到的冲击很大,传统的热流道模具没有考虑对流道板的加固,造成在熔体流通时流道板6在凹槽中出现局部的晃动,带动了热流管道3的晃动,使得热流管道3与热喷头10易出现松动,流道板6与凹模22是通过定位钉7连接在一起的,将扯动凹模22发生位移,在注入熔体时造成熔体的流出,使得熔体的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而通过锁紧扣26和锁紧螺栓27进行多重固定,保证了流道板6的位置,使得流道板6与上模板24和凹模22连接更加稳固,模具成型质量更,高锁紧扣26和锁紧螺栓27的轴线垂直,穿过凹槽的相互垂直的侧壁,避免发生干涉也进行多向固定,弹簧二 28套合在定位柱20上,在对于顶针13顶出成型的部件后利用弹簧的弹性能够快速回位,提高工作效率,本热流道模具通过设置锁紧扣和锁紧螺栓来增加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定,在受到熔体挤压时不会移位,解决了现有热流道模具连接不够紧密,在受到挤压时常常出现缝隙使得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0013]在熔体未注入到热流管道3时,熔体在加热容器中处于液态并且具有高温,离开加热容器后熔体温度会有局部下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保温加热,会造成熔体还未到达模具腔室中就凝固,所以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发热片4和发热管8保持热流管道3中熔体的温度,发热片4通过弹簧一 5压紧在热流管道3的外壁上,加热机构使得熔体能始终够处于液态,在成型时由于没有浇道系统冷却时间的限制,制件成型固化后便可及时顶出。薄壁零件成型周期可在5秒钟以下。在热流道模具中因没有冷浇道,所以无生产费料。在热流道模具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温度在流道系统里得到准确地控制。塑料可以更为均匀一致的状态流入各模腔,其结果是品质一致的零件。热流道成型的零件浇口质量好,脱模后残余应力低,零件变形小。对于汽车零部件中的小型薄壁部件成型能够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在大批量生产中具有强烈的竞争力。
[0014]所述凸模11中设置有顶针13,顶针13的顶端穿过凸模11后与凹模22接触,顶针13的底端依次穿过凸模11和下固定板12,下模板14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侧壁与支撑板19固定,安装板15的底端固定有限位轴16和限位钉17,限位轴16和限位钉17的底端均设置在下模板14中,安装板15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侧壁与支撑板19固定,顶针13的底端穿过限位板18与安装板15固定,定位柱20的底端穿过限位板18后固定在安装板15。限位轴16和限位钉17是将安装板15在下模板14上的位置固定,顶针13是作为模具成型后顶出部件的装置,加快部件装卸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0015]所述发热管8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一 25,温度传感器一 25的一端设置在上模板24中;所述热喷头10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二 9,温度传感器二 9的一端设置在上固定板21中;所述热流管道3中设置在上模板24的部分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三1,温度传感器三I的一端设置在上模板24中。温度传感器三1、温度传感器二 9和温度传感器一 25都是采用现有的温度传感器,来时刻监控模具工作过程中的温度情况,利用数据线引出将数据传输到外部的监控环境中,便于操作人员能够得到准确的温度状态,操作人员控制加热片4和加热管8使得热流管道3和热喷头10中的熔体温度能够保持在同一范围中,在注入模具后冷却时间能够统一,使得模具成型质量稳定。
[0016]所述上模板24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2,定位圈2的底端设置在上模板24中,热流管道3穿过定位圈2 ;所述下固定板12和下模板1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的两端分别与下固定板12和下模板14固定。定位圈2是作为引导热流管道3穿过的部件,定位圈2的内径设计与热流管道3的外径相同,便于定位圈2将热流管道3卡紧,防止了热流管道3在熔体冲击下出现的晃动。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24)和设置在上模板(24)正下方的下模板(14),所述上模板(24)和下模板(14)之间设置有上固定板(21)和下固定板(12),且上固定板(21)设置在下固定板(12)的正上方,上固定板(21)的顶端与上模板(24)的底端固定,上固定板(21)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凸模(11)和凹模(22),凹模(22)设置在凸模(11)的正上方,且凸模(11)与凹模(22)接触,凹模(22)的顶端穿过上固定板(21)后与上模板(24 )固定,凸模(11)的底端设置在下固定板(12 )中且凸模(11)与下固定板(12)固定,上模板(24)中设置有热流管道(3),热流管道(3)穿过上模板(24)后与凹模(22)接触,凹模(22)中设置有热喷头(10),热喷头(10)穿过凹模(22)与凸模(11)的底端连通,且热喷头(10 )与热流管道(3 )连通;所述上模板(24)中设置有发热片(4),发热片(4)贴合在热流管道(3)的外壁上,发热片(4)和上模板(24)之间设置有弹簧一(5),弹簧一(5)的两端分别与发热片(4)和上模板(24)连接;所述上模板(24)与凹模(22)接触的一端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安装有流道板(6),热流管道(3)穿过且固定在流道板(6 )上,热流管道(3 )设置在流道板(6 )上的部分的外壁上套合有发热管(8 ),发热管(8 )的外壁上套合有固定卡(23),固定卡(23)同时与发热管(8)和流道板(6)固定,流道板(6)和凹模(22)之间设置有定位钉(7),定位钉(7)的两端分别与流道板(6)和凹模(22)连接,流道板(6)和上模板(24)之间设置有锁紧扣(26),锁紧扣(26)同时与流道板(6)和上模板(24)连接,流道板(6)上设置有锁紧螺栓(27),锁紧螺栓(27)的一端穿过流道板(6)后设置在上模板(24)中,下模板(14)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定位柱(20),下固定板(12)的底端内凹形成定位孔(29 ),定位柱(20 )的顶端伸入到定位孔(29 )中,定位柱(20 )的外壁上套合有弹簧二(28),弹簧二(28)同时与定位孔(29)的外壁和顶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1)中设置有顶针(13),顶针(13)的顶端穿过凸模(11)后与凹模(22)接触,顶针(13)的底端依次穿过凸模(11)和下固定板(12),下模板(14)和下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侧壁与支撑板(19)固定,安装板(15)的底端固定有限位轴(16)和限位钉(17),限位轴(16)和限位钉(17)的底端均设置在下模板(14)中,安装板(15)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侧壁与支撑板(19)固定,顶针(13)的底端穿过限位板(18)与安装板(15)固定,定位柱(20)的底端穿过限位板(18)后固定在安装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8)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一(25),温度传感器一(25)的一端设置在上模板(24)中;所述热喷头(10)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二(9),温度传感器二(9)的一端设置在上固定板(21)中;所述热流管道(3)中设置在上模板(24)的部分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三(1),温度传感器三(I)的一端设置在上模板(2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加连接稳定性功能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4)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2),定位圈(2)的底端设置在上模板(24)中,热流管道(3)穿过定位圈(2);所述下固定板(12)和下模板(1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的两端分别与下固定板(12)和下模板(14)固定。
【文档编号】B29C33/08GK104129040SQ20141035933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吴光武 申请人:成都兴博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