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415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特指一种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属于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热流道和流道,流道一端与热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模具的浇注口连通,所述流道的中部设置有存料筒,所述存料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存料筒的内腔设置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杆的末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对于难以保压难以成型的产品,通过本装置可以轻松解决,避免使用过于昂贵的热流道,可降低50%以上的成本;通过二次挤压,提高注塑的稳定性及产品成型的质量,提高热流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此结构可以放置在想要的加压的区域,可以很好的控制其范围,即能保证模具强度,又能控制模具成型工艺。
【专利说明】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注塑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时能将用料充分挤压到模具内的设备,特指一种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注塑模成型工艺保证产品能完全填充满,又保证产品部变形,主要实现方式为注塑机保压功能(局部加压需要通过热流道针阀式再进行加压),注塑机加压针对整个模具的加压,注塑加加压功能严重影响模具寿命,而且加压是正对整个产品的加压,造成后期产品的收缩量不能均匀,无法有效的控制。在注塑成型设备当中比较核心的装置就是热流道,用料在进入模具前,先通过热流道进行融化,然后注射到模具内,透明产品的热流道的成本相当高,技术要求也相对很高,单根的价格一般都要六万人民币,而且热流道的系统不够稳定,用料在热流道内受热难以控制,容易造成受热不均匀,对于难以保压,成型比较困难的产品,单纯的采用热流道进行注塑,成型难以得到保证;另外需要保压的热流道极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和保养,而且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稳定性高、成型容易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包括热流道和流道,流道一端与热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模具的浇注口连通,其中,所述流道的中部设置有存料筒,所述存料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经过热流道加热处理的用料不是直接注入到模具内,而是先进入存料筒内进行二次保压加热,所述存料筒的内腔设置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杆的末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推料杆将存料筒内的用料注入模具内,完成注塑。
[0005]据上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传动装置,活塞杆与液压缸连接,实现往复运动,没有传动间隙,运行平稳。
[0006]据上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基座和滑块,且两者可相对滑动,所述基座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推料杆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推料杆相互垂直。
[0007]据上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中,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两条凸起的滑轨,所述滑轨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在30°?60°之间;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槽,通过基座和滑块的相对滑动,传递动力的同时,改变了传递方向,使液压缸的动力以90°拐角的形式输送到所述存料筒上。
[0008]据上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中,所述热流道的内腔设置有阀杆,所述热流道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阀杆上下移动的气缸,所述热流道的出料口呈锥形,所述出料口末端的口径与所述阀杆的直径相同,在进行二次挤压时,通过阀杆封住所述热流道的出料口,防止用料回流到所述热流道内。
[0009]据上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绕在所述存料筒的外壁上,使存料筒内的用料受热均匀,保持为液态。
[0010]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对于难以保压难以成型的产品,通过本装置可以轻松解决,避免使用过于昂贵的热流道,可降低50%以上的成本;通过二次挤压,提高注塑的稳定性及产品成型的质量,提高热流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此结构可以放置在想要的加压的区域,可以很好的控制其范围,即能保证模具强度,又能控制模具成型工艺;另外,把注塑机加压功能转换至模具加压,降低对注塑机的性能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C-C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10_热流道,11-流道,12-存料筒,13-加热丝,14-推料杆,15-滑块,16-基座,17-液压缸,18-活塞杆,19-气缸,20-阀杆,21-出料口,22-滑轨,2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4: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包括热流道10和流道11,流道11 一端与热流道10连通,另一端与模具的浇注口连通,其中,所述流道11的中部设置有存料筒12,所述存料筒12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13,所述加热丝13绕在所述存料筒12的外壁上,使存料筒12内的用料受热均匀,保持为液态。经过热流道10加热处理的用料不是直接注入到模具内,而是先进入存料筒12内进行二次保压加热,所述存料筒12的内腔设置有推料杆14,所述推料杆14的末端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缸17,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推料杆14将存料筒12内的用料注入模具内,完成注塑。所述热流道10的内腔设置有阀杆20,所述热流道10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阀杆20上下移动的气缸19,所述热流道10的出料口 21呈锥形,所述出料口 21末端的口径与所述阀杆20的直径相同,在进行二次挤压时,气缸19驱动阀杆20下移,封住所述热流道10的出料口 21,防止用料回流到所述热流道10内。通过挤压的转换,用液压缸17提供的强劲动力将用料注入模具内,提高了产品成型的质量,同时降低了对热流道10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0017]具体地,所述液压缸17上的活塞杆18末端设置有传动装置,活塞杆18与液压缸17连接,实现往复运动,没有传动间隙,运行平稳。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基座16和滑块15,且两者可相对滑动,所述基座16与所述活塞杆18连接,所述滑块15与所述推料杆14连接,所述活塞杆18与所述推料杆14相互垂直。所述基座16内部设置有两条凸起的滑轨22,所述滑轨22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45°,此角度可保证基座16和滑块15相对滑动时,将水平方向的力转换成竖直方向上的力,保证力在换向时呈90° ;所述滑块15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22相配合的滑槽23,通过基座16和滑块15的相对滑动,传递动力的同时,改变了传递方向,使液压缸17的动力以90°拐角的形式输送到所述存料筒12上,可减小装置竖直方向的占用空间。
[0018]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包括热流道和流道,流道一端与热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模具的浇注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中部设置有存料筒,所述存料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存料筒的内腔设置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杆的末端设置有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传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基座和滑块,且两者可相对滑动,所述基座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推料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两条凸起的滑轨,所述滑轨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在30。?60。之间;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的内腔设置有阀杆,所述热流道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所述阀杆上下移动的气缸,所述热流道的出料口呈锥形,所述出料口末端的口径与所述阀杆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缸加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绕在所述存料筒的外壁上。
【文档编号】B29C45/28GK104369312SQ20141051366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朱建伟, 施伟萍 申请人:朱建伟, 施伟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