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718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包括排烟罩,排烟罩设于押出机上方,第一排烟管,第一排烟管倾斜设置,第一排烟管的上端与排烟罩的出烟口相连通;第一储存筒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二排烟管与第一排烟管的下端相连通;第一储存筒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一筒盖,第一储存筒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二排烟管内排出油烟的第一挡板,第二储存筒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三排烟管与第一储存筒的侧面相连通;第二储存筒内还设有水,第二储存筒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二筒盖,第二储存筒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三排烟管内排出油烟的第二挡板,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通过第四排烟管与排烟处理系统相连通。由于倾斜放置的第一排烟管,使得油烟沿第一排烟管向下扩散。
【专利说明】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押出机的油烟排放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押出机即挤出机,是一种用于改性塑料押出及各类电线电缆的芯线挤出的电线电缆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押出机如图1所示,但现有押出机的排烟系统存在以下的缺陷:
[0003]I)整个排烟过程是通过位于押出机11上方的排烟罩14抽吸油烟后通过排烟管13将油烟输送至后续的排烟处理系统来完成,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排烟罩14以及排烟管13内累积的包含杂质、纤维等的油垢会以回滴油12的方式落到押出机11的料管上,而料管平时生产温度均在200°C?300°C的范围内,碰到回滴油12容易着火甚至烧毁整套排烟系统或引起车间火灾。
[0004]2)押出机工作时螺杆与料管之间存在相互金属磨擦而引起的闪火点,若生产的产品中需要填加长纤纤维时会有沾满油气的棉絮飘出,如果闪火点碰到沾满油气的棉絮,也非常容易烧毁整套排烟系统或引起车间火灾。
[0005]3)整套排烟系统管路极易因生产时飘移的纤维及油气等沾粘排烟管壁造成阻塞管路影响排烟效率,操作人员需经常拆装管路清理污垢,这样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废气油回滴、减少管路管壁油垢阻塞以及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包括:
[0009]排烟罩,所述排烟罩设于押出机上方,所述排烟罩的抽烟口与押出机的出烟口相对;
[0010]第一排烟管,所述第一排烟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排烟管的上端与所述排烟罩的出烟口相连通;
[0011]第一储存筒,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二排烟管与所述第一排烟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一筒盖,所述第一储存筒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二排烟管内排出油烟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与第一筒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的水平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排烟管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与所述第一储存筒的底面之间;
[0012]第二储存筒,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三排烟管与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筒内还设有水;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二筒盖,所述第二储存筒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三排烟管内排出油烟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与第二筒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位于所述第三排烟管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与所述水的液面之间;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通过第四排烟管与排烟处理系统相连通。
[0013]所述第二排烟管的轴线、第三排烟管的轴线以及第四排烟管的轴线相重合。
[0014]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与所述水的液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小于第三排烟管的直径。
[0015]所述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均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排烟管的直径值;
[0016]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值大于所述第三排烟管的直径值。
[0017]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排烟管的横截面相平行;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排烟管的横截面相平行。
[0018]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与所述第一筒盖的中线相连;
[0019]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与所述第二筒盖的中线相连。
[0020]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下端以及第二储存筒的下端均设有排污阀。
[0021 ] 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设有进水阀。
[0022]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设有溢水阀。
[0023]所述溢水阀的水平位置与所述第二储存筒内所需水量的液面位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5](I)由于排烟罩吸油后通过自上而下倾斜放置的第一排烟管,使得油烟沿第一排烟管向下扩散,因此基本不会有废气油回滴问题产生而造成着火或引起车间火灾发生。
[0026](2) 二个收集筒很容易排泄废油及开盖清理油垢、杂质,这样可以节省清线作业工时。
[0027](3)位于第一收集筒后面的第三排烟管以及第二收集筒后面的第四排烟管不会短时间内积油垢及纤维、杂质而造成管路阻塞大大降低操作员清洁维护之工作量。
[0028](4)对于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排放装置之后的后续排烟处理系统内的环保处理设备如过滤滤材及火性碳滤材等,均可以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节约耗材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现有技术的押出机排烟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2]实施例
[0033]请参阅图2所示的一种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包括:
[0034]排烟罩21,排烟罩21设于押出机50的上方,排烟罩21的抽烟口与押出机50的出烟口相对;
[0035]第一排烟管22,第一排烟管22倾斜设置,第一排烟管22的上端与排烟罩21的出烟口相连通;
[0036]第一储存筒23,第一储存筒23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二排烟管24与第一排烟管22的下端相连通;第一储存筒23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一筒盖25,第一储存筒23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二排烟管24内排出油烟的第一挡板26,第一挡板26的上边与第一筒盖25固定连接,第一挡板26的下边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二排烟管24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与第一储存筒23的底面之间;
[0037]第二储存筒28,第二储存筒28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三排烟管27与第一储存筒23的侧面相连通;第二储存筒28内还设有水31 ;第二储存筒28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二筒盖29,第二储存筒28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三排烟管27内排出油烟的第二挡板30,第二挡板30的上边与第二筒盖29固定连接,第二挡板30的下边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三排烟管27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与水31的液面之间;第二储存筒28的侧面还通过第四排烟管32与排烟处理系统相连通。
[0038]为了便于装置的安装,第二排烟管24的轴线、第三排烟管27的轴线以及第四排烟管32的轴线相重合。
[003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第一挡板26与第二排烟管24的横截面相平行,第一挡板26以及第二挡板30的外形均呈方形结构,第一挡板26的宽度值大于第二排烟管的直径值,这样就可以完全的挡住来自于第二排烟管的油烟气流,同样的原理,第二挡板30与第三排烟管27的横截面相平行,第二挡板30的宽度值应大于第三排烟管27的直径值。
[0040]另外,第一挡板26的上边与第一筒盖25的中线相连,不仅便于安装还可以使第一挡板26两侧的烟道大小一致,便于油烟的流通;同理,第二挡板30的上边应与第二筒盖29的中线相连。
[0041]为了方便排污,第一储存筒的下端以及第二储存筒的下端均设有排污阀33。
[0042]为了方便第二储存筒内水的进出,还可以在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设进水阀34以及设溢水阀35,当然,为了保持第二储存筒内的水量在一个恒定的水平面上,溢水阀35的水平位置与第二储存筒内所需水量的液面位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当筒内的水多余所需水量时,水就会从溢水阀自动溢出,以保持第二挡板与水的液面之间的间隔距离。
[0043]较佳地,当第二挡板的下边与水的液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小于第三排烟管的直径时,会因油烟气体的输送而带动水面震荡引起水滴溅飞,水滴与油烟中的较细分子颗粒及油气互相结合并溶于水中。
[0044]使用时,包含悬浮油气颗粒、纤维、低分子材料以及其他杂质的油烟被吸入排烟罩后沿第一排烟管的管道向下流动,当油烟(即图2中的箭头方向)遇到第一挡板的阻隔后,油烟中体积较大的杂质颗粒因冲撞第一挡板而累积成较大堆积物掉落至第一储存筒的筒底;或者,未冲撞到第一挡板的带有较小颗粒以及悬浮固体的油烟会因油烟管道体积的突然放大而使输送速度变慢后沉降掉至第一储存筒的筒底。这样经过第一储存筒的油烟气体中绝大部分的物质都会被第一储存筒收集,而剩下的带有极微分子颗粒的油烟气体会在经第二储存筒时被收集,第二储存筒的工作原理与前述第一储存筒的工作原理基本类似,唯在第二储存筒内的自来水由进水阀补水至溢水阀的水位处,水的液面至第二档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要比第三排烟管的直径略小,这样,经过第三排烟管排出的气体在输送至此处时会带动水面震荡引起水滴溅飞,水滴与油烟中的其他极微分子颗粒以及油气互相结合后溶于水中。
[0045]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例如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或其他的形状。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押出机油烟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烟罩,所述排烟罩设于押出机上方,所述排烟罩的抽烟口与押出机的出烟口相对; 第一排烟管,所述第一排烟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排烟管的上端与所述排烟罩的出烟口相连通; 第一储存筒,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二排烟管与所述第一排烟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一筒盖,所述第一储存筒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二排烟管内排出油烟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与第一筒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的水平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排烟管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与所述第一储存筒的底面之间; 第二储存筒,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通过水平放置的第三排烟管与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筒内还设有水;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上开口端外设有第二筒盖,所述第二储存筒内还设有用于挡住第三排烟管内排出油烟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与第二筒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位于所述第三排烟管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与所述水的液面之间;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通过第四排烟管与排烟处理系统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烟管的轴线、第三排烟管的轴线以及第四排烟管的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与所述水的液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小于第三排烟管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均呈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排烟管的横截面相平行;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排烟管的横截面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与所述第一筒盖的中线相连; 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与所述第二筒盖的中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下端以及第二储存筒的下端均设有排污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设有进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侧面还设有溢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水阀的水平位置与所述第二储存筒内所需水量的液面位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文档编号】B29C47/08GK203831753SQ20142015789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钟德财 申请人:晋德塑料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晋伦塑料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