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5983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将受热融化的塑料材料由喷嘴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浇口套是让熔融的塑料材料从注塑机的喷嘴注入到模具内部的流道,是连接成型模具与注塑机的金属配件。熔融的塑料材料从注塑机射出到模具内部冷却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浇口套壁较厚,散热效率低,此处的熔融塑料需要较长时间冷凝固化,在成型周期中耗时最多。若注塑成型件没有经过足够时间冷却就开模,在浇口套处极易产生拉丝现象,导致产品成型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能有效缩短成型时间,实现模具高循环成型,同时防止拉丝,提高了注塑模具的成型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包括内芯和外套,所述内芯的中心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注塑通道,内芯的侧壁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槽,所述外套套在内芯的侧壁上,封盖内芯侧壁上的冷却槽构成浇口套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套的侧壁设置一安装凸缘,所述安装凸缘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孔,一进水孔设置在安装凸缘上,与冷却通道的上游端连通,一出水孔设置在安装凸缘上,与冷却通道的下游端连通。

所述内芯的注塑通道为进塑端开口小、喷塑端开口大的锥形孔。

所述冷却槽包括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和环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均沿内芯的轴向延伸且均分360°圆周,所述环形槽设置在内芯近离喷塑端的侧壁上,连通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构成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槽。

所述进水孔沿安装凸缘的径向延伸,一端位于安装凸缘的侧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的上游端连通;所述出水孔沿安装凸缘的径向延伸,一端位于安装凸缘的侧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的下游端连通。

所述进水孔的一端位于安装凸缘的轴端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的上游端连通;所述出水孔的一端位于安装凸缘的轴端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的下游端连通。

所述外套通过过盈配合紧套在内芯的侧壁上。

所述设置在安装凸缘上的螺孔数量为两个且均匀360°圆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包括内芯和外套,所述内芯的中心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注塑通道,熔融的塑料材料从注塑机通过注塑通道喷注至型腔中冷却成型。内芯的侧壁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槽,所述外套套在内芯的侧壁上,封盖内芯侧壁上的冷却槽构成浇口套的冷却通道,当注塑机射料完成,浇口套温度迅速升高,产品进入保压、冷却阶段时,冷却水流通在冷却通道中,能快速带走浇口套处的热量,保证浇口套处的浇口料能以较快速度冷却成型,随成型产品脱离模具,有效提高了注塑生产的效率,避免了传统浇口套因壁较厚而热量难以快速散发,导致浇口料成型速度慢、容易拉丝的缺陷。所述外套的侧壁设置一安装凸缘,所述安装凸缘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孔,一进水孔设置在安装凸缘上,与冷却通道的上游端连通,一出水孔设置在安装凸缘上,与冷却通道的下游端连通,浇口套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凸缘上的螺孔,固定在注塑模板上,通过进水孔向冷却通道注入冷却水,冷却水沿冷却通道流通,从出水孔排出,迅速带走热量,使浇口套快速降温,有效提高了注塑生产效率。

所述冷却槽包括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和环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均沿内芯的轴向延伸且均分360°圆周,所述环形槽设置在内芯近离喷塑端的侧壁上,连通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构成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槽,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在内芯的侧壁均匀分布,使冷却水能均匀冷却浇口套,避免浇口套局部温度较高影响浇口料冷却成型,环形槽设置在内芯近离喷塑端的侧壁上连通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使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的延伸距离长,对浇口套的冷却面积大,提高了冷却水的冷却效率,利于快速降低浇口套的温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附图中,1为内芯,2为外套,3为注塑通道,4为冷却槽,41为第一条形槽,42为第二条形槽,43为环形槽,5为冷却通道,6为安装凸缘,7为螺孔,8为进水孔,9为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为一种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的具体实施例。注塑模具水冷浇口套包括内芯1和外套2,内芯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外套2的长度。所述内芯1的中心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注塑通道3,为提高熔融塑料材料的注射效率,并便于脱模,所述内芯1的注塑通道3为进塑端开口小、喷塑端开口大的锥形孔。内芯1的侧壁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槽4,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4包括第一条形槽41、第二条形槽42和环形槽43,所述第一条形槽41、第二条形槽42均沿内芯1的轴向延伸且均分360°圆周,所述环形槽43设置在内芯1近离喷塑端的侧壁上,连通第一条形槽41、第二条形槽42构成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槽4。所述外套2套在内芯1的侧壁上,封盖内芯侧壁上的冷却槽4构成浇口套的冷却通道5,为保证封盖效果,所述外套通过过盈配合紧套在内芯的侧壁上,具体方式为:将外套加热至300℃,再将内套敲入外套中,使内芯和外套的进塑端齐平,内芯的喷塑端外伸出外套或齐平外套,外套冷却后,外套的内壁与内芯的侧壁紧密贴合,形成过盈配合,封盖冷却槽的槽口,形成冷却通道。所述外套2的侧壁设置一安装凸缘6,所述安装凸缘6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孔7,一进水孔8设置在安装凸缘6上,与冷却通道5的上游端连通,一出水孔9设置在安装凸缘6上,与冷却通道5的下游端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缘设置在外套的进塑端,设置在安装凸缘6上的螺孔7数量为两个且均匀360°圆周,所述进水孔8沿安装凸缘6的径向延伸,一端位于安装凸缘6的侧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5的上游端连通,进水孔也可沿安装凸缘的轴向延伸,一端位于安装凸缘6的轴端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5的上游端连通;所述出水孔9沿安装凸缘6的径向延伸,一端位于安装凸缘6的侧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5的下游端连通,出水孔也可沿安装凸缘的轴向延伸,一端位于安装凸缘6的轴端面,另一端与冷却通道5的下游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用于注塑模具注塑生产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好,浇口套的进水孔与外接水管连通,出水管与外接排水管连通;

2、开机进行生产,调整注塑工艺参数;

3、射料时,高温熔融塑料材料高速高压经过浇口套进入模具型腔内,同时浇口套快速升温;

4、射料完成后,产品进入保压、冷却阶段,外接水管通过进水孔向冷却通道注入冷却水,冷却水沿第一条形槽、环形槽、第二条形槽带走热量,并通过出水孔进入外接排水管排走,浇口套迅速降温;

5、产品冷却完成,同时浇口料也冷却定型,即可随产品顶出而脱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缩短产品冷却定型时间,提高了注塑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