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浸胶方法生产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719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和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预浸胶方法生产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的装置。

[

背景技术:
]

长期以来,输送管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钢管、铁管等,传统金属材料管道由于其生产过程能耗大、工序多以及实际使用中在潮湿、污积物等恶劣环境中的金属导电性、易锈蚀、寿命短、设施维护费用高等缺点而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型材质管道。

随着纤维编织缠绕拉挤管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产品优异的性能越来越明显,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管道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电缆保护套管、高压电杆、方形横杆、多边形路灯杆、通信电缆保护管、电厂除尘阳极管、风机叶片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管道的性能及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预浸胶是这种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生产工艺的第一步,预浸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浸胶性能,产品的浸胶性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所以,预浸胶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整个生产工艺线上,留给预浸胶的空间和时间有限,一般只有200-300mm的操作空间,时间只有短短的20-30s,所以要找到一种快速、高效的预浸胶方法,是整个生产线重要的第一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一步。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根据玻璃纤维制造技术原理,针对编织纤维拉挤管道新的工艺条件和要求,设计了采用预浸胶方法生产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的装置,该装置的原理为管道上半部分喷淋树脂胶,下半部分采用三滚筒滚动涂覆的方法,这样保证管道编织纤维全方位预浸到树脂胶。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在于三滚筒预浸胶装置,主要解决管道下半部分的预浸胶问题,三滚筒固定在一个U型胶槽内,形成一个U型结构(图1),全覆盖管道下半部分。滚筒表面由柔软材质制成,但要耐溶剂,特别是笨乙烯的浸蚀。筒体由塑料件制成,转动轴上有俩个轴承与滚筒相连,轴承设有密封系统。U型胶槽内焊有滚筒支架,可以调节滚筒与管道之间的距离,以调整滚筒与管道间的接触压力。U型胶槽在一定高度设有溢出口,以保证胶槽内的胶量恒定。当管道连续前行时,纤维网不停向前运动,在摩擦力作用下滚筒开始转动。底滚筒一半浸泡在胶液中,转动时不停地将胶液带到纤维网上,并在一定压力下渗透到底部纤维纱中;侧滚筒的胶来自上半部分喷淋的多余胶液,在旋转中将胶液渗透到下侧部的纤维纱中。这样,通过本预浸装置,纤维网全方位都浸有胶液,可以在进入正式浸胶段,赢得几拾秒的渗透时间,使产品浸胶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采用预浸胶方法生产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在纤维编织层的上部设有树脂喷淋结构,在纤维编织层的下部左右位置分别设有侧涂胶辊结构,所述的侧涂胶辊结构上设有胶槽,在纤维编织层的下部中央位置设有底涂胶辊结构,所述的底涂胶辊结构上设有溢胶口,所述的该装置的预浸胶原理为三滚筒自动涂胶法,所述的三滚筒自动涂胶法是采用三个软质滚筒在下半部分形成U型结构,固定在一个U型胶槽内,在前行纤维带动下慢慢旋转,旋转过程中将胶涂覆于管道下半部分的纤维上,底辊一半浸泡在胶槽内,旋转时将胶槽的胶带到管道底部纤维上;侧辊的胶来自上半部分淋胶流下来的胶,通过旋转将胶涂于下半部分侧面;三滚筒对管道施以轻微的压力,让胶更易浸透纤维;浸胶槽在一定高度设有溢出口,保证浸胶槽内保持恒定的胶量。

本发明与现有直接喷淋技术相比,解决了管道下半部分没有得到预浸的问题,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而且,所增加的装置无动力,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关生产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的预浸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淋胶树脂 2.纤维编织层 3.侧涂胶辊 4.胶槽 5.溢胶口 6.底涂胶辊;

指定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种采用纤维网预浸胶技术的装置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清楚的。

参见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图中:1.淋胶树脂 2.纤维编织层 3.侧涂胶辊 4.胶槽 5.溢胶口 6.底涂胶辊。

所述的采用预浸胶方法生产编织纤维拉挤管道的装置在纤维编织层的上部设有树脂喷淋结构,在纤维编织层的下部左右位置分别设有侧涂胶辊(3)结构,所述的侧涂胶辊(3)结构上设有胶槽(4),在纤维编织层的下部中央位置设有底涂胶辊(6)结构,所述的底涂胶辊(6)结构上设有溢胶口(5),胶槽(4)在一定高度设有溢出口,保证浸胶槽内保持恒定的胶量。

将胶槽注入已配好的树脂,生产线启动时,编织网开始前行,打开喷淋树脂开关,调节三滚筒对网的压力,使滚筒开始旋转,预浸胶就开始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