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956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注塑模具来制造塑料产品是较为常见的塑料产品制造工艺。通常情况下,注塑模具包括滑块、耐磨块和铲基等部件,对于产品侧面上的一些BOSS柱(即凸柱)或筋位,需要采用注塑模具上的滑块成型。当BOSS柱或筋位较深、拔模较小时,则滑块在退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黏连滑块或跟着滑块运动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拉伤或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注塑模具。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模具本体上的顶针机构,其中: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滑块、滑块座、耐磨块以及铲基,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滑块座上,所述滑块内设有一贯穿所述滑块前后的凹槽,所述耐磨块位于所述滑块座和所述铲基之间;

所述顶针机构内嵌于所述滑块的凹槽内,其一端与所述铲基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铲基的一侧齐平。

可选地,所述铲基在靠近所述耐磨块的一侧设有直面和斜面,所述直面与所述顶针机构的一端接触,所述斜面与所述耐磨块的一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顶针机构包括顶针和弹簧,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铲基的直面接触,且在靠近所述铲基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块和所述凸块之间,所述顶针在所述弹簧的伸展作用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顶针与所述铲基接触的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半球形的中心与所述铲基的直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铲基的直面和所述斜面相邻,所述弹簧在所述直面脱离所述顶针的瞬间伸展。

可选地,所述顶针机构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一定空隙,以使所述顶针机构能够在开模时与所述滑块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由于具有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模具本体上的顶针机构,且该顶针机构内嵌于模具本体中贯穿滑块的凹槽内,使得成型产品开模时,在滑块脱离产品的瞬间,顶针机构能够起到顶出产品的作用,从而使顶针机构相对于产品静止,保证滑块顺利退出,有效避免了滑块退出时产品黏连滑块或跟着滑块运动的情况,提高了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由于顶针机构包括有顶针和弹簧,且该弹簧设置于滑块和顶针上的凸块之间,使得顶针能够在弹簧的伸展作用下移动,从而实现在滑块脱离产品的瞬间,顶针在弹簧的作用下不随滑块一起运动,进而有效避免了滑块退出时产品黏连滑块或跟着滑块运动的情况,提高了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注塑模具一般性地可包括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模具本体上的顶针机构,其中:

模具本体包括滑块110、滑块座120、耐磨块130以及铲基140,滑块110固定于滑块座120上,滑块110内设有一贯穿滑块110前后的凹槽,耐磨块130位于滑块座120和铲基140之间。

顶针机构150内嵌于滑块110的凹槽内,其一端与铲基140接触,另一端与滑块110远离铲基140的一侧齐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由于具有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模具本体上的顶针机构,且该顶针机构内嵌于模具本体中贯穿滑块的凹槽内,使得成型产品开模时,在滑块脱离产品的瞬间,顶针机构能够起到顶出产品的作用,从而使顶针机构相对于产品静止,保证滑块顺利退出,有效避免了滑块退出时产品黏连滑块或跟着滑块运动的情况,提高了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上述实施例中,铲基140在靠近耐磨块130的一侧设有直面141和斜面142,直面141与顶针机构150的一端接触,斜面142与耐磨块130的一面相贴合。如图2所示,铲基140的直面141和斜面142相邻,且斜面142与耐磨块130具有相同的斜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针机构150包括顶针151和弹簧152,顶针151的一端与铲基140的直面141接触,且在靠近铲基140的一端设置有凸块,弹簧152设置于滑块110和凸块之间,顶针151在弹簧152的伸展作用下移动。由图3可看出,顶针151上的凸块位于顶针151右端(即靠近铲基140的一端),且距顶针151的最右端有一定距离,该距离使得顶针151能够在铲基140的直面141脱离顶针151时顺利弹出,即弹簧152能够在直面141脱离顶针151的瞬间顺利伸展。

该实施例中,由于顶针机构包括有顶针和弹簧,且该弹簧设置于滑块和顶针上的凸块之间,使得顶针能够在弹簧的伸展作用下移动,从而实现在滑块脱离产品的瞬间,顶针在弹簧的作用下不随滑块一起运动,进而有效避免了滑块退出时产品黏连滑块或跟着滑块运动的情况,提高了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针151与铲基140接触的一端可以为半球形,该半球形的中心与铲基140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针机构150与滑块110内设的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一定空隙,以使顶针机构150能够在开模时与滑块110分离。其中,顶针机构150与凹槽内壁间的空隙无需过大,以顶针机构150与滑块110能够顺利分离为准。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4所示,该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在滑块座120上的滑块110、滑块座120、耐磨块130、铲基140、顶针151以及弹簧152。其中,滑块110内设有一贯穿滑块110前后的凹槽,该凹槽用于内嵌顶针151,顶针151的一端呈半球形,且该半球形的中心与铲基140上的直面接触,另一端通过凹槽贯穿整个滑块110,且与滑块110的末端齐平。耐磨块130位于滑块座120和铲基140之间,用于防止滑块110滑动时因摩擦过大而导致磨损或烧坏滑块110的情况。在滑块110向后移动(即沿着靠近铲基140的方向移动)时,顶针151相对于产品静止,因此产品能够在顶针151的作用下顺利与滑块110分离,有效避免了产品黏连滑块110或跟着滑块110运动的情况。而在顶针151左侧的半球形与铲基140的直面脱离时,顶针151在弹簧152的伸展作用下归位,完成开模过程。

上述注塑模具的开模原理为:在开模时,铲基140向上运动,同时滑块110向后运动(即沿着靠近铲基140的方向移动),该过程中,顶针151相对于产品静止,产品在顶针151的作用下顺利与滑块110分离,避免了产品黏连滑块110或跟着滑块110运动的情况。随着铲基140的向上运动,铲基140的直面141逐渐脱离顶针151的末端(即与直面141接触的一端),当铲基140的直面141脱离顶针151的瞬间,由于铲基140的斜面142有一定斜度,因此弹簧152伸展,使得顶针151在弹簧152的伸展作用下向右移动至归位,从而使产品顺利脱模。

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