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HUD投影屏模仁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89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特别是一种光学HUD投影屏模仁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顶出机构是产品成型模具的常用手段,其结构多种多样,根据产品特征功能也不同,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0988289Y,一种模仁弹开机构,应用于快速换模系统中,模仁安装在模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而弹开机构则安装在模板上,模仁弹开机构包括有一顶出销,顶出销抵顶一弹性组件,使顶出销一端凸伸至容置空间处。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689380A设计的一种顶出机构,包括上顶板、下顶板,在下顶板中还设有水路及O型圈;入子活动设于模具的公模仁中,并与产品相接触,该入子两侧分别为斜面,在入子中还设有水路;顶块一端设于入子中,另一端设于上顶板中,在顶块中也设有水路及O型圈。而对于成型精度要求很高的光学自由曲面反射镜,由于产品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存在,不能采用顶针或推板,且产品较大,一般的料头带产品的方式也无法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可以参考,但并没有直接可利用的结构或装置,因此考虑大模芯顶出产品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具有特殊要求的光学自由曲面反射镜成型脱模问题,提供一种光学HUD投影屏模仁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光学HUD投影屏模仁顶出机构,包括下模板,与下模板配合的上模板,其特征是下模板中设有下模仁,下模仁内设有作为产品成型的下模芯定位座,下模芯顶面为曲面,下模芯底端设置管状顶出杆,顶出杆的下端定位在顶针杆上,长杆螺栓的上端穿过顶出杆固定在下模芯上。

HUD投影屏是一种光学自由曲面反射镜,因涉及光学成像系统要求,其自由曲面面型误差要求在40μm以内,透镜表面粗糙度要求10纳米以内,且产品边缘及表面不能存在任何瑕疵,因此不可设计顶针或是推板,由于产品较大110mmx65mm,使用常规料头带产品的方式,会产生产品粘模情况,使生产无法稳定,本技术方案针对这一技术要求,设计具有大接触面的下模芯顶出产品的方式,因产品外形为异形,沿产品外形拆分模芯同样为不规则形状,这对模具模芯与模仁的配合精度以及产品顶出平衡性有较高要求,本装置综合考虑实际模具加工以及实际生产关键点,合理解决了实际产品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针杆包括上顶针杆和下顶出杆,长杆螺栓的下端固定在下顶出杆中。安装方便,对顶针定位固定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顶出杆底部与成型机顶出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板中心设有下模仁安装座孔,下模仁固定在下模板内,下模仁对下模芯进行限位和导向。下模仁完全位于下模板中,利用内螺钉被下模板定位,下模芯完全位于下模仁内,工作时做上下相对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芯底部设有顶出杆定位孔,顶出杆上端穿过下模板与所述的定位孔配合,顶出杆的下端定位在上顶针杆上。适合模具制作,并保证顶出杆作业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顶针杆、下顶出杆位于下模座中,下模座内设有上顶针杆和下顶出杆两者叠加后的位移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仁内壁和下模芯外壁之间设有导向装置。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置键、槽、榫、钉等多种导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芯与下模仁外形配合精度单边小于等于0.005mm。保证生产过程中下模芯与下模仁顶出的稳定性。另外,长杆螺栓与下模芯连接后其高度误差控制在0.01mm之内,以保证下模芯顶出后回位精度,从而保证产品厚度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大接触面下模芯顶出产品结构,满足光学HUD 投影屏等异形产品的成型脱模,以及产品的外形要求,避免产品粘模现象,保证生产的稳定正常,沿产品外形的拆分模芯采用不规则形状,大大提高模具模芯与模仁的配合精度,提高产品顶出的平衡性,综合考虑实际模具加工及实际生产特征,使产品成型后的面型精度得到了较好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下模芯,2. 下模仁,3. 下模板,4. 顶出杆,5. 长杆螺栓,6. 上顶针杆,7. 下顶出杆,8. 下模座,9. 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光学HUD投影屏模仁顶出机构,参见图1,产品9在上模板和下模板3之间成型,下模板3中心设有下模仁2安装座孔,下模仁2固定在下模板3内,下模仁2内设有作为产品9成型的下模芯1定位座,下模仁2对下模芯1进行限位和导向,即下模仁2内壁和下模芯1外壁之间设有导向装置,下模芯1与下模仁2外形配合精度单边等于0.005mm;下模芯1顶面为凸出曲面。下模芯1的底端设置管状顶出杆4,顶出杆4的下端定位在顶针杆上,设一长杆螺栓5其上端穿过顶出杆4固定在下模芯1上,长杆螺栓5与下模芯1连接高度误差控制在0.01mm以内,以此来保证下模芯1顶出后的回位精度。

进一步,顶针杆由上顶针杆6和下顶出杆7组成,长杆螺栓5的下端固定在下顶出杆7中,设一底模板,底模板上方设置下模座8,上顶针杆6和下顶出杆7位于下模座8中,且下模座8内设有上顶针杆6和下顶出杆7两者叠加后的位移空间,位移空间内设有弹性复位体,下顶出杆7底部与成型机顶出系统连接。

顶出杆4的顶端位于下模芯1底部设置的定位孔内,顶出杆4穿过下模板3其下端定位在上顶针杆6上。

产品注塑后,下模芯1在下模仁2的稳定导向作用下,成型机顶出装置作用于顶针板,使下模芯1与下模仁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整个产品9由下模芯1顶出,顺利脱模。本实施例后期维护,定期对下模芯1与下模仁2之间的配合位置做清洁保养,上润滑油保证机构运行稳定。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