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937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相比传统的“去除式”制造技术,它可以快速精密制造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并减小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nems器件已从平面、单一结构发展为3d、复杂、柔性结构,而且制造工艺力求简单。3d打印可以实现任意设计结构的快速制造,可以满足m/nems器件对复杂、3d、柔性结构的需求。在打印技术中,液体式喷射打印技术是实现3dm/nems器件打印制造的重要途径。液滴喷射式打印技术主要依靠压电、超声、热泡等方式产生压力,将腔室内液体挤压至喷孔形成液滴。这种依靠“推力”的液滴喷射式打印技术的液滴直径约为喷孔直径的两倍。由于受到喷孔尺寸限制,目前喷孔直径为20-50微米,这种依靠“推力”的液滴喷射式打印技术的最小分辨率大于20微米。此外,用于m/nems器件制造的墨水包括金属、聚合物、陶瓷等,这些墨水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因此,3dm/nems器件在打印过程中,需要施加一定温度,使这些墨水逐层固化并累加形成三维结构。但是,压电、超声、热泡等液滴喷射式打印技术的打印分辨率强依赖喷孔尺寸,在微米级结构打印过程中,这种加热方式极易使墨水在喷孔处固化,进而导致喷孔堵塞。所以,这种依靠压电、超声、热泡等方式的液滴喷射式打印技术难以实现微纳米尺度下3d结构的打印制造,限制了其在3dm/nems器件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方法。利用施加在喷孔处的电场力,将墨水“拖拽”形成远小于喷孔尺寸的微纳米尺度稳定射流,由于喷孔相对于接地的衬底具有高电势,墨水中电荷发生迁移,且聚集在锥形墨水表面,在电场力、机械力、体液表面张力等共同驱动作用下,在喷针口处形成远小于喷孔尺寸的微纳米尺度稳定射流。同时在喷孔和衬底之间施加热场,将打印到衬底上的墨水固化,逐层打印-固化-成型,打印制造微纳米尺度3d结构。所述方法材料适应性广、分辨率高、墨水固化速率快、可制造复杂微纳3d结构,可广泛应用于3dm/nems器件的制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首先墨水在流体场和重力场复合作用下以恒定流速到达喷针口;然后喷针与衬底间施加高压电场,利用产生的电场剪切力将墨水“拖拽”形成远小于喷孔尺寸的微纳米稳定射流;结合热场对墨水的热辐射促使墨水中溶剂加速蒸发;最后射流在衬底上层层叠加,形成微纳尺度3d结构。

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包括电动力喷射模块、xyz移动模块、热场模块和控制模块;

电动力喷射模块包括精密注射泵1、注射器2、墨水3、连接管4、喷针夹具5、喷针6和高压电源13;精密注射泵1上方装有注射器2,注射器2内含墨水3,注射器2与喷针6通过连接管4连接;所述的喷针6安装于喷针夹具5上;喷针夹具5固定在z轴上,与喷针6配合部分为导体,与z轴配合部分为绝缘体;高压电源13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喷针夹具5的导体部分连接;

xyz移动模块包括光学平台9、打印平台基板10和衬底11;光学平台9上方有xyz运动轴,其电源线连接220v交流电源,实现xyz三个方向运动;y轴通过螺栓固定在光学平台9上,x轴固定在y轴上方,z轴上安装喷针夹具5,调节喷针6打印高度;打印平台基板10与地接通,可为陶瓷或金属材质;衬底11置于打印平台基板10上,并随之运动,结合喷针6在z轴方向的移动,在衬底11上实现3d结构12的打印制造。

热场模块包括3d结构12、电源14、温度控制器15、加热棒16、加热灯17和加热丝18,电源14为温度控制器15、加热棒16、加热灯17和加热丝18提供电压,加热棒16内嵌在打印平台基板10内,加热灯17置于衬底11与喷针6之间,加热丝18环绕在喷针6外壁,不同热源可产生三种位置不同的热场;温度控制器15检测热场温度并调节电源14输出电流,以改变加热棒16、加热灯17、加热丝18实际功率,进而调节热场温度;墨水3经电动力喷射模块形成的精细射流,受热场作用,射流中溶剂迅速挥发,半固化或固化的细小液滴不断到达衬底11,层层累积制造出微纳3d结构12。

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7和运动控制器8,上位机7利用监控软件反馈3d打印过程,并实时调节打印参数。所述的运动控制器8通过usb数据线接受上位机7发出的控制命令,并将运动参数输出xyz运动轴。

一种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方法,步骤如下:

1)电喷射稳定液滴形成

注射器2吸入墨水3,在精密注射泵1推压下,墨水3通过连接管4到达喷针6,其中,精密注射泵1调节打印过程中墨水3的流量,通过z轴上下运动,调节喷针6喷孔与衬底11垂直距离,高压电源13在喷针6与打印平台基板10之间施加高电压,并产生电场力,墨水3在电场力、机械力、体液表面张力复合作用下于喷针6喷孔处形成远小于喷孔尺寸的微纳米级稳定液滴。

2)热场辅助下3d结构制造

电源14、温度控制器15与热源(加热棒16或加热灯17或加热丝18)产生稳定热场,温度控制器15调节热场温度,墨水3在喷针6内、流喷射中、衬底11上均可受到热场辐射。依据微纳3d结构12,在上位机7编写xyz轴运动控制程序,通过运动控制器8控制打印平台基板10、喷针6的运动状态,同时设定墨水3流量。经过电场拖拽与热场辐射,精细射流中溶剂快速挥发,微小液滴逐渐变为半固化-固化,达到衬底11后层层累积,配合xyz轴的运动形成微纳米尺度3d结构12。打印平台基板10与喷针6间的电场、热场、xyz轴运动状态、墨水3流量等共同影响微纳3d结构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基于热场-电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方法制造3d结构,是利用电场力拖拽功能墨水并形成微纳米级稳定射流,同时热场作用微小液滴使其快速固化制造3d结构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具有材料适应性强、复杂微纳3d结构可制造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简图。

图2为打印平台基板内嵌加热棒简图。

图3为加热灯辐照简图。

图4为喷针外壁环绕加热丝简图。

图中:1精密注射泵;2注射器;3墨水;4连接管;5喷针夹具;6喷针;7上位机;8运动控制器;9光学平台;10打印平台基板;11衬底;123d结构;13高压电源;14电源;15温度控制器;16加热棒;17加热灯;18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主要包括电动力喷射模块、xyz移动模块、热场模块、控制模块四部分。

所述的注射器2置于精密注射泵3上方,墨水3装于注射器2内,所述的墨水3为聚乙二醇溶液,其中溶剂为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液,聚乙二醇质量分数为40%;连接管4两端分别与注射器2、喷针6连接;所述的喷针6安装固定在喷针夹具5上,喷针6含有内径为80±5μm喷孔;所述的喷针夹具5安装在z轴上,与喷针6配合部分为导体,与z轴上配合部分为绝缘体。所述的高压电源13输入电压为220v交流电源,输出电压1000v,其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喷针夹具5的导体部分连接。

所述的光学平台9上方有三个运动轴,其电源线连接220v交流电源,可实现xyz三个方向运动,y轴通过螺栓固定在光学平台9上,x轴固定于y轴上,z轴上安装喷针夹具5,适时调整喷针6打印高度,即喷针6与打印平台基板10的垂直距离,打印时高度为200μm;所述的打印平台基板10接地,可为陶瓷或金属材质,且通过绝缘材质螺钉、垫圈固定y轴上;所述的衬底11置于打印平台基板10上,并随之运动,结合喷针6在z轴方向的移动,可在衬底11上实现3d结构12的打印制造。

所述的电源14是220v交流电源,为温度控制器15、加热棒16、加热灯17、加热丝18提供电压,加热棒16内嵌在打印平台基板10内,加热灯17置于衬底11与喷针6之间,加热丝18环绕在喷针6外壁,不同热源可产生三种位置不同的热场,热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00w。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温度监控范围25-500℃,用于检测热场温度并调节电源14输出电流,以改变加热棒16、加热灯17、加热丝18实际功率,进而调节热场温度。墨水3经电动力喷射模块形成的微纳米级精细射流,受热场作用,射流中溶剂迅速挥发,半固化或固化的细小液滴不断到达衬底11,层层累积制造出复杂微纳3d结构12。

所述的运动控制器8通过usb数据线接受上位机7发出的控制命令,并利用232接口将运动参数输出xyz运动轴,即控制打印平台基板10、z运动轴运动方向和速度。

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电喷射稳定液滴形成

量程为250μl的注射器2吸入墨水3(聚乙二醇溶液),在精密注射泵1推压下,墨水3通过连接管4到达喷针6,喷针6的喷孔内径为200±5μm,其中,精密注射泵1调节打印过程中墨水3流量。通过z轴上下运动,调节喷针6喷孔与衬底11垂直距离,高度为200-500μm。高压电源13在喷针6与打印平台基板10之间施加2000-4000v电压,并产生强电场力。墨水3在电场力、机械力、体液表面张力复合作用下于喷针6喷孔处形成远小于喷孔尺寸的微纳米级稳定液滴,液滴直径为80nm-50μm。

2)热场辅助3d结构制造

电源14、温度控制器15与热源(加热棒16或加热灯17或加热丝18)产生稳定热场,温度控制器15调节热场温度,温度保持在100℃。墨水3在喷针6内、流喷射中、衬底11上均可受到热场辐射。依据微纳3d结构,在上位机7编写xyz轴运动控制程序,并利用usb数据线先将控制命令传输给运动控制器8,运动控制器8再向xyz运动轴发出运动命令,控制打印平台基板10、喷针6的运动方向和速度,xy轴的运动速度为5mm/s,z轴的运动速度为1mm/s,此外,墨水3流量设定为0.5μl/min。经过电场拖拽出与热场辐射,精细射流中溶剂快速挥发,微小液滴逐渐变为半固化-固化,达到衬底11后层层累积,形成微纳米尺度3d结构12。打印平台基板10与喷针6间的电场、热场、xyz轴运动状态、墨水3流量等共同影响复杂微纳3d结构12。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基于热场-电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方法制造3d结构,是利用电场力拖拽功能墨水并形成微纳米级稳定射流,同时热场作用微小液滴使其快速固化制造3d结构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具有材料适应性强、复杂微纳3d结构可制造等优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