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后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502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后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注塑机通常由吸料装置、注塑机构、合模装置、液压传动装置、电气控制装置、润滑装置、加热及冷却装置、安全监测装置等组成。生产手机后盖时,首先要把外筒放入手机后盖注塑模具中,然后对该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注塑成型的手机后盖就和外筒成为一体了,然而传统的注塑机的工作台只有一个固定不动的手机后盖注塑模具,放置外筒和注塑不能同时进行,故其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手机后盖生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手机后盖生产装置,包括有注塑机构、手机后盖注塑模具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竖立的导向杆和液压缸,所述导向杆上设有滑移块,所述注塑机构固定在滑移块上,所述液压缸推动滑移块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工作台设在注塑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以往复推动式液压缸为动力沿着轨道往复移动;所述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有两个,两个手机后盖注塑模具间隔设在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机构采用螺杆式的注塑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双手机后盖注塑模具的结构形式,一个模具注塑,另一个模具放置外筒,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轨道;3、支架;4、液压缸;5、滑移块;6、吸料装置;7、料斗;8、输料缸;9、射料喷头;10、手机后盖注塑模具;11、滑座;12、活塞杆;13、往复推动式液压缸;14、导向杆;1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手机后盖生产装置,包括有吸料装置6、注塑机构、手机后盖注塑模具10、加热装置和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支架3,支架3上设有竖立的导向杆14和液压缸4,导向杆14上设有滑移块5,液压缸4推动滑移块5沿着导向杆14上下移动;在工作台1上设有轨道2和往复推动式液压缸13,轨道2上设有滑座11,往复推动式液压缸13中的活塞杆12与滑座11连接,在往复推动式液压缸的推力下,滑座11沿着轨道2往复移动;手机后盖注塑模具10设有两个,两个手机后盖注塑模具10间隔设在滑座11上。

所述注塑机构采用螺杆式的注塑机构,是由料斗7、输料缸8、射料喷头9、螺杆和电机15构成,输料缸8固定在滑移块5上,输料缸8的下端接射料喷头9,上端接料斗7,螺杆设在输料缸8内,在料斗7顶部设有电机15,电机15与螺杆的上端部联接。

工作原理:当手机后盖注塑模具移动到射料喷头的正下方时,停止移动,液压缸泄压,使滑移块和注塑机构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射料喷头紧压在手机后盖注塑模具并开始注塑,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另一个手机后盖注塑模具中放置外筒,注塑完成后,注塑后的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被移开,放置好外筒的另一个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被移到射料喷头的正下方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再将前一个手机后盖注塑模具注塑。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后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塑机构、手机后盖注塑模具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竖立的导向杆和液压缸,所述导向杆上设有滑移块,所述注塑机构固定在滑移块上,所述液压缸推动滑移块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工作台设在注塑机构的下方,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以往复推动式液压缸为动力沿着轨道往复移动;所述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有两个,两个手机后盖注塑模具间隔设在滑座上。由于采用上述双手机后盖注塑模具的结构形式,一个模具注塑,另一个模具放置外筒,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严金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严金良
技术研发日:2017.10.09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