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塑机上的注塑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111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用于注塑机上的注塑螺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加工螺杆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注塑机上的注塑螺杆。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020115141.5名称为《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该螺杆包括入料段、压缩段及计量段三个功能段;其中,在螺杆入料段的杆身上设有与螺杆旋转方向同向的若干第一凹陷部,以加速入料和提高下料能力;另可在压缩段的螺杆上设有与螺杆旋转方向反向的若干第二凹陷部,藉此提高混炼均匀,同时避免气泡和流纹的产生。但其缺点是,计量段长度较短,物料出料不均匀,压缩段熔融效果不理想,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机上的注塑螺杆,具有物料熔融效果好,混炼均匀,物料挤出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注塑机上的注塑螺杆,依次由有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组成,在所述进料段设置有螺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的螺棱为单螺棱,且单螺棱之间的螺距相等,位于螺距之间的第一螺杆直径均相等,熔融段的螺棱由宽螺棱和窄螺棱组成,所述宽螺棱的右边与窄螺棱的左边紧靠在一起,窄螺棱的右边与相邻的宽螺棱之间留螺旋状的凹槽,所述宽螺棱的直径要小于窄螺棱的直径,但宽螺棱的直径要大于螺杆的直径,所述塑化段为圆柱形,在圆柱形的外周面上平列分布有弧形槽,所述挤出段上间隔分布有凸块,所述凸块在挤出段螺杆的表面上形成螺旋状的凸棱。

作为改进,所述凸块可优选为等距间隔地排列于挤出段螺杆的表面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可优选为方形凸块。

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棱在挤出段的同一侧投影面上至少平列有3个螺距段。

作为改进,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的长度依次为: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或=挤出段。

作为改进,塑化段的圆柱形直径与进料段的螺棱直径相同。

作为改进,进料段的长度>熔融段长度的2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熔融段的螺棱由宽螺棱和窄螺棱组成,所述宽螺棱的右边与窄螺棱的左边紧靠在一起,窄螺棱的右边与相邻的宽螺棱之间留螺旋状的凹槽,所述宽螺棱的直径要小于窄螺棱的直径,但宽螺棱的直径要大于螺杆的直径,物料在熔融段受到的压力逐渐加强,实现物料的充分熔融;挤出段上间隔分布有凸块,所述凸块在挤出段螺杆的表面上形成螺旋状的凸棱,使离开塑化段的物料分布更为均匀,方便物料计量,注塑计量准确,注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正面投影图;

图3是图2的侧面投影图;

图4是图2的另一侧面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机上的注塑螺杆,依次由有进料段A、熔融段B、塑化段C、挤出段F组成,在所述进料段A设置有螺棱,所述进料段A的螺棱为单螺棱1,且单螺棱1之间的螺距L相等,位于螺距L之间的第一螺杆直径均相等,熔融段B的螺棱由宽螺棱2和窄螺棱21组成,所述宽螺棱2的右边与窄螺棱21的左边紧靠在一起,窄螺棱21的右边与相邻的宽螺棱2之间留螺旋状的凹槽22,所述宽螺棱2的直径要小于窄螺棱21的直径,但宽螺棱2的直径要大于螺杆的直径,所述塑化段C为圆柱形,在圆柱形的外周面上平列分布有弧形槽3,所述挤出段F上间隔分布有凸块4,所述凸块4在挤出段F螺杆的表面上形成螺旋状的凸棱。所述凸块4为等距间隔地排列于挤出段F螺杆的表面上。所述凸块4为方形凸块。所述凸棱在挤出段F的同一侧投影面上至少平列有3个螺距段。所述进料段A、熔融段B、塑化段C、挤出段F的长度依次为:进料段A>熔融段B>塑化段C>或=挤出段F。塑化段C的圆柱形直径与进料段A的螺棱直径相同。进料段A的长度>熔融段B长度的2倍。所述注塑螺杆的尾部设置有能与转动结构相连接的连接段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