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7562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压烧结过程中,由于是高温高压环境,有些产品不可避免的要与模具发生粘连,在此种情况下,想要取出产品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强行取出,有可能会破坏产品。通常的办法是为了保护产品,而将模具破坏。这使得热压烧结模具成为易耗品,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模具腔体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与产品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模具腔体的接触面积变小,分别去取出每部分时阻力变小,对产品也不会造成损坏,模具也能够多次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包括圆柱形挤压块、下模具底板、上模具盖板和模具腔体,所述模具腔体包括连接在下模具底板上的第一模具腔体和连接在第一模具腔体上的第二模具腔体,所述上模具盖板连接在第二模具腔体上,所述上模具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圆柱形挤压块挤压模具腔体腔室的圆柱形通道;所述第一模具腔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二模具腔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榫槽相匹配的第一榫头,所述第一模具腔体和第二模具腔体的连接端面间还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具底板的内侧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陶瓷粉涂层,所述圆柱形挤压块的用于挤压的圆面上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陶瓷粉涂层,所述模具腔体的内壁上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陶瓷粉涂层。

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形挤压块、上模具盖板、下模具底板和模具腔体的材质均为石墨。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具底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榫头,所述第一模具腔体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榫头相匹配的第二榫槽;所述上模具盖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榫头,所述第二模具腔体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三榫头相匹配的第三榫槽。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具盖板和下模具底板之间连接有固定杆组件,所述固定杆组件包括连接上模具盖板上的第一螺杆、连接在下模具底板上的第二螺杆和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连接螺帽。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模具腔体和第二模具腔体为均为圆柱环形,所述第一模具腔体包括四个第一扇形腔体,所述第二模具腔体包括四个第二扇形腔体。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模具腔体和第二模具腔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的模具腔体分成通过榫卯连接的第一模具腔体和第二模具腔体,并且第一模具腔体均分成四个第一扇形腔体,第二模具腔体分成四个第二扇形腔体,每个扇形腔体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远小于模具腔体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产品与每个扇形腔体之间的阻力变小,直接取下扇形腔体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同时模具还能保持完整,能够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的第二模具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具腔体,11-第一模具腔体,12-第二模具腔体,121-第一榫头,122-第一扇形腔体,2-上模具盖板,21-第三榫头,3-下模具底板,31-第二榫头,5-加强圈,6-密封垫,7-固定杆组件,71-第一螺杆,72-连接螺帽,73-第二螺杆,8-耐高温陶瓷粉涂层,9圆柱形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包括圆柱形挤压块9、下模具底板3、上模具盖板2和模具腔体1,所述模具腔体1包括连接在下模具底板3上的第一模具腔体11和连接在第一模具腔体11上的第二模具腔体12,所述上模具盖板2连接在第二模具腔体12上,所述上模具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圆柱形挤压块9挤压模具腔体1的腔室的圆柱形通道;所述第一模具腔体1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二模具腔体12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榫槽相匹配的第一榫头121,所述第一模具腔体11和第二模具腔体12的连接端面间还设置有密封垫6。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模热压膜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第一模具腔体11放置在模具底板上,然后再将第二模具腔体12放置在第一模具腔体11上,通过第一榫头121和第一榫槽将第一模具腔体11和第二模具腔体12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向模具腔体1的腔室内放入烧结材料,当装好烧结材料时,在将上模具盖板2连接在第二模具腔体12上,将圆柱形挤压块9放在上模具盖板2上的圆柱形孔内,外部对圆柱形挤压块9施加压力,使得圆柱形挤压块9挤压模具腔体1的腔室内烧结材料,由于第一模具腔体11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比模具腔体1的接触面积变小,使得取下模具腔体1时的受到的阻力变小,防止对产品的损害,同时不用损坏模具腔体1。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下模具底板3的内侧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陶瓷粉涂层8,所述圆柱形挤压块的用于挤压的圆面上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陶瓷粉涂层8,所述模具腔体1的内壁上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陶瓷粉涂层8。当模具腔体1的腔室内的烧结材料烧结好时,由于耐高温陶瓷粉涂层8能有效的防止烧结材料粘附在模具腔体1的内壁上、上模具盖板2和下模具底板3上。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圆柱形挤压块9、上模具盖板2、下模具底板3和模具腔体1的材质均为石墨。由石墨构成模具的主体,保证了模具能够在高温烧结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下模具底板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榫头31,所述第一模具腔体11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榫头31相匹配的第二榫槽;所述上模具盖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榫头21,所述第二模具腔体12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三榫头21相匹配的第三榫槽。在上模具盖板2和下模具底板3上设置有榫头,方便整个模具装置的拆卸,模具装置的每个部分与产品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整个模具装置变小,可以实现取下模具的各个部分时,产品不受损坏。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上模具盖板2和下模具底板3之间连接有固定杆组件7,所述固定杆组件7包括连接上模具盖板2上的第一螺杆71、连接在下模具底板3上的第二螺杆73和连接第一螺杆71与第二螺杆73的连接螺帽72。在上模具盖板2和下模具底板3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保证烧结材料在模具腔体1的腔室内烧结时,上模具盖板2和下模具底板3不会从模具腔体1上脱落,保证了整个烧结过程的稳定。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模具腔体11和第二模具腔体12为均为圆柱环形,所述第一模具腔体11包括四个第一扇形腔体122,所述第二模具腔体12包括四个第二扇形腔体。第一模具腔体11和第二模具腔体12由四个扇形腔体构成,每个扇形腔体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更小,更易去掉每个扇形腔体,同时不会损坏产品。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模具腔体11和第二模具腔体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圈5。由于扇形模具腔体1有四个,设置加强圈5为了保证在扇形模具腔体1在烧结时为一个稳定的整体的模具腔体1。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