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3632发布日期:2018-06-02 04:2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VR眼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



背景技术:

VR眼镜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VR眼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普及,VR眼镜包括面壳和通过铆接连接设置在面壳内部的镜架,为了保证VR眼镜面壳连接的稳定性,采用热烫治具对面壳进行加工处理,现有的热烫治具是通过四面铆点进行单独热烫,从而达到VR眼镜面壳铆点的质量,但是,在加工时每个面都需要一个加热烫头,从而在热烫VR眼睛面壳整体式时需要四台热烫机对VR眼镜的面壳进行热烫,容易造成机器设备使用过多,需要安排更多的操作人员,增加了人工成本,同时在生产时需要加工一面之后再进行下一面的加工,生产周期长,并且产品周转次数过多容易造成产品碰伤、划伤等不良,严重损坏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以及改善产品质量的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包括加热装置和固定设置在加热装置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后其内部形成与产品轮廓一致的容置槽,产品固定设置在容置槽的内部,所述下模为中框结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多组导轨和设置在导轨上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气缸,所述隔热板的顶部均设有从下模的底部伸入所述下模的内部且通过限位气缸推动与产品的内表面相接触的热烫头。

具体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四组导轨,包括左导轨、右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隔热板上均设有一个热烫头,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的隔热板上设有两个热烫头。

具体的,所述热烫头上设有均与产品内表面相接触的热烫柱,所述热烫柱包括弧面形热烫柱和平面形热烫柱。

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角设有导柱,所述上模和下模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导柱孔,所述上模和下模均通过导柱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热烫头的内部设有发热管,所述热烫头上还设有与所述发热管相连接的感温线。

具体的,所述限位气缸上还设有气管和气管调节接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将多个热烫头设置在下模的内部通过限位气缸的外撑使多个热烫头上的热烫柱与产品的内表面进行接触从而进行热烫,使产品从原来的单次一面热烫到变为的单次多面热烫,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在操作方面只需要一人就可完成加工,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一次性多面热烫减少产品周转次数,减少产品碰伤划伤,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改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定位装置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定位装置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热烫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包括加热装置和固定设置在加热装置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扣合后其内部形成与产品轮廓一致的容置槽3,产品固定设置在容置槽3的内部,所述下模2为中框结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4、固定设置在底板4上表面的多组导轨5和设置在导轨上的隔热板6,所述隔热板6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气缸7,所述隔热板6的顶部均设有从下模2的底部伸入所述下模2的内部且通过限位气缸7推动与产品的内表面相接触的热烫头8。通过将热烫头8设置在下模2的内部通过将限位气缸7再将热烫头8带动,使热烫头8上与产品的内表面接触,完成热烫,通过一次性限位气缸7运动带动各个方向上的热烫头8运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具体的,所述底板4上设有四组导轨5,包括左导轨501、右导轨502、上导轨503和下导轨504,所述左导轨501和右导轨502的隔热板6上均设有一个热烫头8,所述上导轨503和下导轨504的隔热板6上设有两个热烫头8。根据产品的所需进行设置多个热烫头8,可以单次多面的进行加工产品。

具体的,所述热烫头8上设有均与产品内表面相接触的热烫柱801,所述热烫柱801包括平面形热烫柱8011和弧面形热烫柱8012。由于产品的内表面包括平面结构和弧面结构,为了使热烫柱801能够与产品的内表面充分接触,从而设计平面形热烫柱8011和弧面形热烫柱8012,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所述底板4上表面的四角设有导柱9,所述上模1和下模2上设有与所述导柱9相对应的导柱孔10,所述上模1和下模2均通过导柱孔10与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通过将导柱9穿过导柱孔10,从而对上模1和下模2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在加工时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具体的,所述热烫头8的内部设有发热管11,所述热烫头8上还设有与所述发热管11相连接的感温线12。通过发热管对热烫头的进行加工,从而达到热烫温度,对产品进行热烫,通过感温线12外接感温装置,感知热烫头8的温度,便于对热烫头8的温度进行监控及调节,所述发热管11连接有温控器。

具体的,所述限位气缸7上还设有气管13和气管调节接头14,通过气管13进行吹起使限位气缸7工作以及通过气管调节接头14实现对限位气缸7位置的设定,使热烫头8外撑时能够有效的与产品的内表面进行接触加工。

具体的,所述下模2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限位气缸7运动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VR眼镜面壳的热烫治具,通过将下模2通过导柱9和导柱孔10固定设置在加热装置上,同时热烫头位于下模2的内部,将产品放置在下模2的容置槽3内,再通过合模将上模1扣合在下模2上将产品固定在容置槽3的内部,再接入气管13,通过温控器调节发热管11的温度使热烫头8达到所需的温度,通过控制开关使四个限位气缸7外撑从而热烫头8与产品的内表面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多产品多个位面的一次性热烫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