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9431发布日期:2018-09-07 23:5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色母粒加工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色母颗粒是指由高比例的颜料或添加剂与热塑性树脂,经良好分散而成的塑料着色剂,其所选用的树脂对着色剂具有良好润湿和分散作用,并且与被着色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色母粒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塑料、纤维的着色新产品,它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复合物。色母粒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对成型环境无污染;着色均匀,稳定,提高塑料制件质量。易于计量,可应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成型生产系统;可将着色,抗老化剂、抗静电剂等集于一方,制成多功能母粒,方便使用。在品种开发方面,我国色母粒生产厂家已经开发出了纤维用色母粒、薄膜用色母粒、电线电缆用色母粒、聚烯烃色母粒、PVC色母粒、注塑制品用色母粒。有关专家认为,未来色母粒将朝着多功能化、高颜色含量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色母粒的发展伴随着对生产技术的提高。

目前,母料载体与颜料、添加剂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料置入螺旋挤压机,通过螺旋挤压成型,然后进入下一工序;虽然能够利用这种装置热挤压连续成型,但螺旋挤压装置加工量仍然偏少,加工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加工;此外,螺旋挤压机挤出的色母料都是带有一定长度的连续料,这对后续的切料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大批量加工、加工效率高且便于后期工序的色母粒热挤压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色母粒挤出装置加工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加工;此外,不便于后期的切料加工等不足,提出一种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可提升色母粒的热挤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左旋转压辊和右旋转压辊,所述左旋转压辊与右旋转压辊紧密贴合并作相对转动,所述左旋转压辊和右旋转压辊的芯部均设有加热层,所述左旋转压辊和右旋转压辊的两端均设有与压辊固定相连的辊轴,所述辊轴伸出所述机壳使左右旋转压辊定位旋转在机壳内部,所述左右旋转压辊一端的辊轴上设有与辊轴固定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主动轮上连接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左旋转压辊与右旋转压辊的周身表面上均设有挤压槽,所述左旋转压辊上的挤压槽与右旋转压辊上的挤压槽相互错开设置,每个所述挤压槽的槽底圆与左右旋转压辊的外圆之间形成偏心,所述左旋转压辊上方的机壳上连接设有第一加料斗,所述右旋转压辊上方的机壳上连接设有第二加料斗。

所述机壳截面呈矩形。

所述挤压槽的槽底圆与左右旋转压辊的外圆之间的偏心距为3mm。

所述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的底部设有通往左右旋转压辊中间的导向板。

所述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均与机壳形成卡合连接,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可与机壳形成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由左右旋转压辊、设置在旋转压辊内部的加热层、设置在左右旋转压辊表面的挤压槽构成;左右旋转压辊相对转动,由于挤压槽与左右旋转压辊外圆形成偏心,因此在压辊旋转的同时形成挤压,由于设置了多个挤压槽,因此与传统的挤压装置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挤出装置加工效率更高,有利于大批量加工;便于后期的切料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左右旋转压辊剖视图。

图中:第一加料斗1、左旋转压辊2、右旋转压辊3、第二加料斗4、挤压槽 5、辊轴6、机壳7、机架8、齿轮组9、驱动电机10、加热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包括机架8和设置在机架8 上的机壳7;机壳7内设有左旋转压辊2和右旋转压辊3,左旋转压辊2与右旋转压辊3紧密贴合并作相对转动,左旋转压辊2和右旋转压辊3的芯部均设有加热层11,左旋转压辊2和右旋转压辊3的两端均设有与压辊固定相连的辊轴 6,辊轴6伸出机壳7使左右旋转压辊定位旋转在机壳7内部,左右旋转压辊一端的辊轴6上设有与辊轴6固定的齿轮组9,齿轮组9的主动轮上连接设有驱动电机10,左旋转压辊2与右旋转压辊3的周身表面上均设有挤压槽5,左旋转压辊2上的挤压槽5与右旋转压辊3上的挤压槽5相互错开设置,每个挤压槽5 的槽底圆与左右旋转压辊的外圆之间形成偏心,左旋转压辊2上方的机壳7上连接设有第一加料斗1,右旋转压辊3上方的机壳7上连接设有第二加料斗4。

如图1-2所示,双旋转热挤压色母粒加工装置,机壳7截面呈矩形;挤压槽 5的槽底圆与左右旋转压辊的外圆之间的偏心距为3mm;第一加料斗1和第二加料斗4的底部设有通往左右旋转压辊中间的导向板;第一加料斗1和第二加料斗4均与机壳7形成卡合连接,第一加料斗1和第二加料斗4可与机壳7形成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由左右旋转压辊、设置在旋转压辊内部的加热层、设置在左右旋转压辊表面的挤压槽构成;左右旋转压辊相对转动,由于挤压槽与左右旋转压辊外圆形成偏心,因此在压辊旋转的同时形成挤压,由于设置了多个挤压槽,因此与传统的挤压装置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挤出装置加工效率更高,有利于大批量加工;便于后期的切料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