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膜夹具和贴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24346发布日期:2019-06-05 22:3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切膜夹具和贴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切膜夹具和贴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辆的车身有时涂有若干种油漆颜色,并且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将背胶油漆替代膜施加到车身来施加这些若干种油漆中的至少一种。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此类技术的示例。在专利文献1中,背胶油漆替代膜以匹配车身前部的一部分的形状,并且然后将该膜施加到车身。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在pct公布no.wo2015/127350下公布的国际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上述膜施加技术有时用于将背胶油漆替代膜施加到车辆(例如,客车)的顶盖。如果仅将膜贴到顶盖,则可以易于贴膜。然而,如果膜不仅需要覆盖顶盖而且需要缠绕到车辆的侧壁,则可能显著更加难以贴膜。因此,需要可以易于贴背胶膜的技术,该膜不仅覆盖顶盖而且缠绕到车辆的侧壁。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一种被构造(即,设定尺寸和设计)为用于切膜的切膜夹具以至少覆盖对象的顶盖,对象包括侧壁和顶盖,切膜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当从上方观察对象时,其拟附接到对象以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覆盖区域包括顶盖和侧壁的顶部边缘侧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用于引导切割工具切膜的引导件在夹具主体中形成,并且其中引导件形成为当从上方观察对象时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

根据该实施方案,切膜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其拟附接到对象以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覆盖区域包括顶盖和侧壁的顶部边缘侧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用于引导切割工具切膜的引导件在夹具主体中形成,并且引导件形成为当从上方观察对象时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因此,在操作期间,将夹具主体附接到对象并且然后沿夹具主体中形成的引导件切膜可以容易地将膜切成与覆盖区域对应的形状。这样,可以易于贴膜,该膜不仅覆盖顶盖而且缠绕到侧壁。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对象的侧壁可包括门,门的边缘和侧壁的顶部边缘侧上的区域可布置有间隙,夹具主体可包括:锚固部分,其插入间隙中并且可锚固到顶盖、侧壁和门中的一个;和暴露部分,其在锚固部分的边缘面中形成并从间隙暴露,并且引导件可以在暴露部分中形成。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侧壁可包括柱,其在门的水平方向上在门的至少一侧上形成。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暴露部分的顶部边缘和引导件可彼此分离。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暴露部分可以在其区域中包括剥离促进区段,该区域在侧壁侧上边缘和引导件之间,从剥离促进区段比从侧壁可更容易剥离在膜的后表面侧上的粘合剂。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顶盖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相对面,其面向在间隙的内部的门的顶部边缘面并且以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锚固部分可以沿侧壁的相对面弯曲并且可包括第一锚固区域和第二锚固区域,第一锚固区域设置有沿相对面的表面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一磁体,第二锚固区域设置有沿相对面的表面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二磁体,多个第一磁体中的一个磁体的轴线可以被定为第一主轴线并且与相对面正交,多个第一磁体中的其他磁体的轴线可以平行于第一主轴线布置,多个第二磁体中的一个磁体的轴线可以被定为第二主轴线并且与相对面正交,并且多个第二磁体中的其他磁体的轴线可以平行于第二主轴线布置。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接纳面可以在间隙的后侧在顶盖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接纳面接纳门,定位构件可以在锚固部分的后侧中形成,定位构件接触接纳面并从而定位夹具主体,并且间距部分可以在定位构件中形成,间距部分与接纳面分离。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夹具主体可沿覆盖区域的周向被分成多个区段。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延伸部可以在第一切割方向和第二切割方向之间的交叉处的引导件的拐角处形成,以沿第一切割方向和第二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的边缘侧延伸穿过拐角。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还可包括:覆盖件,其拟附接到侧壁以从上方覆盖施加到侧壁的膜,其中覆盖件的引导件包括贯穿部分以及沟槽,贯穿部分沿切割方向延伸并穿透覆盖件,沟槽从在贯穿部分的侧边缘处的外表面向内凹进并沿贯穿部分延伸。

在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中,覆盖件相对于贯穿部分的底侧可以附接到侧壁,并且覆盖件相对于贯穿部分的上侧可以从侧壁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至少覆盖包括侧壁和顶盖的对象的顶盖的贴膜方法包括:将切膜夹具附接到对象,以当从上方观察对象时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覆盖区域包括顶盖和侧壁的顶部边缘侧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当从上方观察对象时,通过连续引导切割工具沿切膜夹具中形成的引导件围绕覆盖区域来切膜。

根据该实施方案,可以实现与上述切膜夹具相同的功能和效果。

在贴膜方法的另一实施方案中,用于切膜的切割工具可包括刀刃和杆状构件,杆状构件朝向刀刃的尖端侧延伸。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易于贴膜,该膜不仅覆盖顶盖而且缠绕到车辆侧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贴膜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如何附接到车辆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如何附接到车辆的平面图。

图4是夹具主体的透视图。

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夹具主体的透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夹具主体的锚固单元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拟附接到后柱的夹具主体附近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贴膜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覆盖件的透视图。

图17示意性地示出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覆盖件。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切割时覆盖件和与覆盖件一起使用的切割工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注意,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并且将省略这些部件的冗余描述。

图1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贴膜车辆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作为拟贴膜对象的车辆100包括侧壁101和顶盖102。膜w覆盖覆盖区域cp,覆盖区域cp包括车辆100的顶盖102和侧壁101的顶部边缘侧的至少一部分。在图1中,由阴影线指示被膜w覆盖的车辆100的部分。车辆100包括:顶盖102;后柱103,其从顶盖102向后延伸;中柱104,其从顶盖102的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向下延伸;前柱106,其从顶盖102向前延伸;框架118,其用于将后窗附接在由顶盖102和后柱103围绕的区域中;和框架119,其用于将挡风玻璃附接在由顶盖102和前柱106围绕的区域中。后柱103、中柱104和前柱106一起形成侧壁101。侧壁101还包括上边缘107,其从顶盖102和门110的侧边缘向下弯曲(见图8)。上边缘107在顶盖102和车门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此外,门包括前门和后门。在水平方向上,后柱103沿后门的后侧形成,前柱106沿前门的前侧形成,并且中柱104在后门和前门之间形成。在本实施方案中,膜w施加到后柱103和前柱106的顶部边缘侧的一部分以及施加到侧壁101的上边缘107。然而,膜w可以施加到后柱103和前柱106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膜w也可以施加到中柱104。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如何附接到车辆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如何附接到车辆的平面图。切膜夹具2用于将施加到顶盖102和车辆100的侧壁101的膜w切成所需形状。

如图2和图3所示,切膜夹具2包括夹具主体3,其拟附接到车辆100,并且当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cp,覆盖区域cp包括顶盖102和侧壁101的顶部边缘侧。此外,在夹具主体3中形成用于引导切割工具(例如,切割刀片)切膜w的引导件4。引导件4可以是通道或其他结构的形式,用于接纳切割工具并且当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cp。在图2和图3中,引导件4的位置由虚线指示。如图2和图3所示,引导件4围绕覆盖区域cp的整个周边。

切膜夹具2的夹具主体3沿覆盖区域cp的周向被分成多个区段。更具体地,切膜夹具2包括:夹具主体3a,其拟附接到后侧框架118;夹具主体3b,其拟附接到后柱103;夹具主体3c、3d和3e,其拟附接到上边缘107;夹具主体3f,其拟附接到前柱106;和夹具主体3g,其拟附接到前侧框架119。然而,划分的数量和划分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接下来,将描述夹具主体的构型的具体示例。将参考图4至图6描述该构型,使用拟附接的夹具主体3c作为示例。夹具主体3c拟附接在上边缘107(侧壁101的顶部边缘侧上的区域)和门110的边缘之间。注意,夹具主体3d和3e具有与夹具主体3c目的相同的构型,并因此这里将不详细描述。

这里,将参照图8简要描述上边缘107附近的区域的构型。门110的上边缘107和顶部边缘布置有间隙gp。每个上边缘107的底端朝向车辆内侧向内弯曲以形成相对面108,该相对面108在垂直方向上面向相应门110的顶部边缘面111。此外,车辆内侧上的相对面108的边缘向下弯曲以形成接纳门110的接纳面109。

返回图4至图6,每个夹具主体3c包括锚固部分11、暴露部分12和附接部分13。锚固部分11插入间隙gp中并且可以锚固到顶盖102、侧壁101和门110中的一个。注意,在本实施方案中,锚固部分11锚固到侧壁101的相对面108。稍后将描述锚固部分11的锚固单元。锚固部分11是可以朝向车辆内侧延伸的板状构件。如图9所示,当插入间隙gp中时,锚固部分11布置成面向侧壁101的相对面108和门110的顶部边缘面111。在锚固部分11的后侧中形成与接纳面109接触并从而定位夹具主体3c的定位构件14。从接纳面109分离的间距部分16在定位构件14中形成。间距部分16的后侧边缘比定位构件14更朝向车辆外侧布置,并因此当定位构件14接触接纳面109时,间距部分16保持从接纳面109分离。注意,定位构件14在前后方向上在锚固部分11的每个端部上形成,但是定位构件14的前后方向上形成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

暴露部分12在车辆外侧上的锚固部分11的边缘面上形成,并且延伸出间隙gp或者以其他方式从间隙gp暴露。当夹具主体3c附接到车辆时,该暴露部分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沿门110的上边缘107和顶部边缘延伸。引导件4c在暴露部分12中形成。引导件4c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沿暴露部分12(即,沿门110的上边缘107和顶部边缘)延伸。暴露部分12的顶部边缘和引导件4c彼此分离。换句话说,在上边缘107和引导件4c之间的区域中,暴露部分12包括剥离促进区段21,从剥离促进区段21比从侧壁101更容易剥离膜w的后表面侧上的粘合剂。当沿引导件4c切膜w时,膜w的粘合剂接触暴露部分12。然而,因为剥离促进区段21在侧壁101的上边缘107和引导件4c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所以在切割之后膜w可以容易地剥离。注意,用于形成剥离促进区段21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将表面处理直接施加到适当的位置以使膜w易于剥离,或者可以将膜w的高度可剥离材料施加到适当的位置。

注意,延伸部29在夹具主体3c的引导件4c的切割方向与夹具主体3b的引导件4b的切割方向之间的交叉处在引导件4c中形成的成角部分28处形成,以沿夹具主体3c的引导件4c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c的车辆后侧端部延伸穿过成角部分28。延伸部31也在成角部分28处形成。延伸部31沿夹具主体3b的引导件4b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c的边缘(即,朝向门110侧上的暴露部分12的边缘)延伸穿过成角部分28。

附接部分13用于附接拟布置在后柱103上的夹具主体3b。当夹具主体3c插入间隙gp中时,附接部分13布置在后柱103的外表面上。在附接部分13中,突出部13a形成为朝向车辆外侧延伸。附接部分13的突出部13a插入夹具主体3c中的孔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6更详细地描述锚固部分11的构型。如图8所示,侧壁101包括相对面108,其在间隙gp的内部面向门110的顶部边缘面111。相对面108以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锚固部分11沿侧壁101的相对面108弯曲。锚固部分11还包括多个磁体23作为锚固单元。多个沟槽22在锚固部分11的底表面11a中形成,并且磁体23插入这些沟槽22中。此外,多个通孔24从沟槽22的底部穿过朝向锚固部分11的顶表面11b形成。

该锚固部分11包括第一锚固区域26a和第二锚固区域26b,在第一锚固区域26a中,多个第一磁体23a沿相对面108的表面方向并排布置,在第二锚固区域26b中,多个第二磁体23b沿相对面108的表面方向并排布置。第一锚固区域26a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布置在锚固部分11的一侧上,并且第二锚固区域26b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布置在锚固部分11的另一侧上。多个第一磁体23a的磁体23am的轴线被定为第一主轴线cl1m并且与相对面108正交。多个第一磁体23a的其他磁体23a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主轴线cl1m布置。多个第二磁体23b的磁体23bm的轴线被定为第二主轴线cl2m并且与相对面108正交。多个第二磁体23b的其他磁体23b的轴线cl2平行于第二主轴线cl2m布置。注意,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锚固部分11包括两个锚固区域。然而,锚固部分11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锚固区域。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短语“轴线与相对面正交”意味着轴线与在轴线和相对面之间的交叉点处和相对面相切的线正交(并且轴线与由一组此类切线形成的平面正交)。

注意,在图2所示的夹具主体中,拟附接到上边缘107的夹具主体3d和3e各自包括锚固部分和暴露部分,并且具有在暴露部分中形成的引导件4d或4e,类似于夹具主体3c。然而,夹具主体3d不包括附接部分。此外,每个夹具主体3d的锚固部分是弯曲的,以避免与相应的中柱104接触。夹具主体3e各自包括用于附接布置在前柱106上的夹具主体3f的附接部分。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沿顶盖102的后边缘拟附接的夹具主体3a具有与后窗的框架118的顶部边缘附近的区域的形状对应的板状形状。如图7所示,夹具主体3a包括:边缘3aa,其具有与顶盖102的后边缘对应的形状并沿该后边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边缘3ab,其具有与在后柱103和框架118之间的边界108a对应的形状并沿这些边界108a延伸。拟附接到后柱103的夹具主体3b具有与后柱103的外表面的形状对应的板状形状。如图7所示,夹具主体3b中的每个包括:边缘3ba,其在相应的后柱103上的预定高度处的位置处(即,在至少与夹具主体3a和夹具主体3c连续的位置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边缘3bb,其具有与相应边界108a对应的形状并沿该边界108a延伸。夹具主体3a和3b各自包括多个磁体作为锚固单元。与夹具主体3c类似,夹具主体3a和3b的磁体容纳在沟槽内,并且朝向在车辆上的附接表面穿过的通孔在沟槽的底部处形成。

在每个夹具主体3b中,引导件4b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沿边缘3ba形成。引导件4b在与图4所示的夹具主体3c的成角部分28和延伸部31对应的位置处与引导件4c相交。引导件4b还与夹具主体3a的边缘3ab相交。在夹具主体3a中,引导件4aa沿边缘3aa形成,并且引导件4ab沿边缘3ab形成。与夹具主体3b的引导件4b连续的延伸部43在边缘3ab和引导件4ab之间形成。此外,在引导件4aa的切割方向与引导件4a的引导件4ab的切割方向之间的交叉处的拐角45处,延伸部41形成为沿引导件4aa的切割方向和引导件4ab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a的边缘3aa和3ab延伸穿过拐角45。延伸部41是朝向边缘3aa和边缘3ab之间的拐角倾斜的单个沟槽,以包括引导件4aa和4ab两者的方向的部件。然而,可选地,引导件4aa可以延伸以形成朝向边缘3ab的边缘,并且引导件4ab可以延伸以形成朝向边缘3aa的边缘。此外,在引导件4ab的切割方向与夹具主体3b的引导件4b(即,延伸部43)的切割方向之间的交叉处的拐角46处,延伸部42形成为沿引导件4ab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a的底边缘3ac延伸穿过拐角46。延伸部47也在拐角46处形成。延伸部47沿引导件4b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a的车辆内侧延伸穿过拐角46。注意,这里,剥离促进区段也可以在引导件4a和4b与相应边缘之间的区域中在夹具主体3a和3b中形成。

注意,拟附接到前柱106的夹具主体3f和拟附接到前框架119的夹具主体3g分别具有与夹具主体3b、3a相同的结构,并因此这里将省略对夹具主体3f和3g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贴膜方法。这种贴膜方法是这样一种贴膜方法,该膜至少覆盖包括侧壁和顶盖的对象的顶盖。贴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附接夹具、设置膜、切膜和调整膜。

在附接夹具的步骤中,当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切膜夹具2附接到车辆100以连续地围绕包括侧壁101的顶部和顶部边缘侧的覆盖区域cp。更具体地,夹具主体3a附接到后框架118;夹具主体3b附接到后柱103;夹具主体3c、3d和3e插入门110和侧壁101的上边缘107之间的间隙中;夹具主体3f附接到前柱106;以及夹具主体3g附接到前框架119。这里,彼此相邻的夹具主体连续地附接在一起,两者间没有任何间隙。此外,在夹具主体3a至3g中形成的引导件4a至4g彼此连续设置。

如图8和图9所示,例如,在该步骤中,夹具主体3c、3d和3e中的每个与上边缘107和门110之间的间隙gp对齐,并且然后插入间隙gp中,由此使得锚固部分11锚固到相对面108。此外,锚固部分11的定位构件14接触接纳面109,以将夹具主体3c在其宽度方向上定位。此外,如图13所示,夹具主体3b和3f分别锚固到后柱103和前柱106的外表面。类似地,夹具主体3a和3g分别锚固到后框架118和前框架119的外表面。

接下来,在切膜夹具2附接到车辆100的情况下设置膜的步骤是将膜w设置并施加到顶盖102、侧壁101和切膜夹具2。如图9所示,在该步骤中,膜w布置在顶盖102上方,膜w的后表面上的粘合剂暴露,并且然后膜w向下降低。这样,如图10所示,将膜w施加到顶盖102、侧壁101的上边缘107和夹具主体3c、3d和3e的暴露部分12。此外,如图13所示,将膜w施加到顶盖102、后柱103的外表面、前柱106的外表面和夹具主体3b和3f。此外,膜w施加到顶盖102以及夹具主体3a和3g。

接下来,切膜步骤是连续地引导切割工具(即,在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连续地)以沿切膜夹具2中形成的引导件4围绕覆盖区域cp以便切膜。这样,沿引导件4切膜w可以将膜w切割成对应于覆盖区域cp的期望形状,并且然后去除不需要施加的膜w的任何部分。

如图11a和图14所示,在该步骤中,沿夹具主体3b至3f的引导件4b至4f引导切割工具150以切膜w。然后,沿夹具主体3a至3g的引导件4a至4g引导切割工具150以切膜w。这里,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切膜步骤中使用的切割工具150包括刀刃151和朝向刀刃151的尖端侧延伸的杆状构件152。杆状构件152沿刀刃151的延伸方向沿刀刃151的后侧延伸。如图11c所示,杆状构件152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刀刃151的厚度。因此,杆状构件152在刀刃151的厚度方向上从刀刃151的两侧突出。结果,当切割工具150插入引导件4中时,杆状构件152接触引导件4的沟槽表面,因此可以在保持刀刃151与引导件4的沟槽表面分离时切膜w。

接下来,调整膜的步骤是在切膜w之后移除夹具主体3a至3g,并且将已施加到夹具主体3a至3g的膜w的部分重新施加到车辆100。将从夹具主体3c、3d和3e的剥离促进区段21剥离的膜w的部分围绕上边缘107的底端折叠并且施加到相对面108。此外,如图15所示,将从夹具主体3b和3f的剥离促进区段21剥离的膜w的部分施加到后柱103的外表面和前柱106的外表面。此外,将从夹具主体3a和3g的剥离促进区段21剥离的膜w的部分围绕框架118和119与顶盖102之间的边界处的高度差折叠并施加到该高度差。这完成了贴膜w。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2的功能和效果以及贴膜方法。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切膜夹具2包括夹具主体3,其拟附接到车辆100以连续地围绕包括顶盖102和侧壁101的顶部边缘侧的覆盖区域cp。此外,引导切割工具150切膜w的引导件4在夹具主体3中形成,并且引导件4形成为当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连续地围绕覆盖区域cp。结果,在操作期间,将夹具主体3附接到车辆100并且然后沿在夹具主体3中形成的引导件4切膜w可以容易地将膜w切成与覆盖区域cp对应的形状。这样,可以易于贴膜w,该膜w不仅覆盖顶盖102而且缠绕到侧壁101。

其上使用切膜夹具2的车辆100包括侧壁101和门110,并且侧壁101的上边缘107(即,顶部边缘侧区域)和门110的边缘布置有间隙gp。夹具主体3c、3d和3e各自包括:锚固部分11,其可插入间隙gp中并锚固到相应的侧壁101;以及暴露部分12,其在锚固部分11的边缘面中形成并且从间隙gp延伸或以其他方式从间隙gp暴露。引导件4在暴露部分12中形成。根据该构型,仅通过将夹具主体3c、3d和3e插入间隙gp中并将锚固部分11锚固到侧壁101,工人就可以容易地将引导件4布置在上边缘107和门110之间。

切膜夹具2拟附接到的侧壁101包括在门110的水平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上的柱103和106。因此,膜w被施加到侧壁101的柱103和106。

在切膜夹具2中,暴露部分12的顶部边缘和引导件4彼此分离。根据这种构型,可以保持膜w在切膜w的位置处和间隙gp的上端(即,每个侧壁101的上边缘107的底端)之间的折叠部分。将该折叠部分朝向相对面108侧折叠可以将膜w的被切边缘布置在间隙gp的内部。

在切膜夹具2中,暴露部分12在顶部边缘和引导件4之间的其区域中包括剥离促进区段21,从剥离促进区段21比从侧壁101更容易剥离膜w的后表面侧上的粘合剂。根据该构型,在切膜w之后,膜w可以容易地从夹具主体3c、3d和3e剥离。

切膜夹具2拟附接到的侧壁101各自包括相对面108,其面向间隙gp的内部的门110的顶部边缘面111并且以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相对面108以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每个锚固部分11沿侧壁101的相对面108弯曲并且包括:第一锚固区域26a,其中多个第一磁体23a沿相对面108的表面方向并排布置;以及第二锚固区域26b,其中多个第二磁体23b沿相对面108的表面方向并排布置。多个第一磁体23a的磁体23am的轴线被定为第一主轴线cl1m并且与相对面108正交。多个第一磁体23a的其他磁体23a的轴线cl1平行于第一主轴线cl1m布置。多个第二磁体23b的磁体23bm的轴线被定为第二主轴线cl2m并且与相对面108正交。多个第二磁体23b的其他磁体23b的轴线cl2平行于第二主轴线cl2m布置。根据这种构型,可以实现来自磁体的足够的锚固力,因为磁体的轴线的方向在至少第一锚固区域26a和第二锚固区域26b中对应于弯曲的相对面108布置。这样,磁体轴线的方向布置到弯曲的相对面108,除磁体23am和23bm之外的磁体23a和23b的轴线cl1和cl2平行于代表性主轴线cl1m和cl2m布置。这可使制造过程更容易。换句话说,例如,使所有磁体的轴线与相对面108正交应当增加设计和制造的难度。

在切膜夹具2附接到的侧壁101中,接纳门110的接纳面109在间隙gp的后侧处形成。与接纳面109接触并由此定位夹具主体3c、3d和3e的定位构件14在每个锚固部分11的后侧上形成,并且与接纳面109分离的间距部分16在每个定位构件14中形成。例如,如果每个锚固部分11的整个后侧边缘拟接触接纳面109,则诸如每个部件的尺寸误差之类的因素可能潜在地导致锚固部分11和接纳面109之间的不稳定。同时,形成间距部分16确保了锚定部分11仅部分地在定位构件14处接触接纳面109,因此可以降低不稳定的可能性。

切膜夹具2的夹具主体3沿覆盖区域cp的周向被分成多个区段。根据该构型,夹具主体3可以在操作期间更容易地附接到车辆100。

在切膜夹具2中,在引导件4aa的切割方向与引导件4a的引导件4ab的切割方向之间的交叉处的拐角45处,延伸部41形成为沿两个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a的边缘3aa和3ab延伸穿过拐角45。此外,在夹具主体3c的引导件4c的切割方向与夹具主体3b的引导件4b的切割方向之间的交叉处的成角部分28处,延伸部29形成为沿夹具主体3c的引导件4c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c的车辆后侧端部延伸穿过成角部分28。此外,延伸部31形成为沿夹具主体3b的引导件4b的切割方向朝向夹具主体3c的底边缘侧延伸穿过成角部分28。通过如上所述形成这些延伸部,工人甚至可以在引导件的拐角处平稳地移动切割工具150,因此可以改善拐角处的膜的切割形状的质量。

用于至少覆盖包括侧壁101和顶盖102的车辆100的顶盖102的贴膜w的贴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将切膜夹具2附接到的夹具连续地围绕包括顶盖102和侧壁101的顶部边缘侧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区域cp,以及切膜步骤,其中通过连续地引导切割工具150(即,当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连续地)围绕切膜夹具2中形成的引导件4围绕覆盖区域cp来切膜w。

根据该实施方案,可以实现与上述切膜夹具2相同的功能和效果。

在贴膜方法中,在切膜步骤中使用的切割工具150包括刀刃151和朝向刀刃151的尖端侧延伸的杆状构件152。形成该杆状构件152确保了杆状构件152接触引导件4,因此可以防止刀刃151直接接触引导件4。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夹具主体3b和3f附接到柱103和106,并且膜w临时施加到夹具主体3b和3f。因此,膜w在被切割后需要从夹具主体3b和3f剥离,并且然后重新施加到柱103和106。因此,如果使用有光泽的膜w,则激波线等可能潜在地保留在膜w的表面中。因此,如图16所示,膜w可以预先施加到柱103和106,并且然后在切割之前用覆盖件200覆盖。

换句话说,这里切膜夹具包括覆盖件200,其拟附接到每个前柱106以从上方覆盖施加到侧壁101的前柱106的膜w。每个覆盖件200的引导件201包括:贯穿部分202,其沿切割方向延伸并穿透覆盖件200;以及沟槽203,其从在贯穿部分202的侧边缘处的外表面向内凹进并沿贯穿部分202延伸。覆盖件200对应于夹具主体3f,并且引导件201对应于引导件4f。

如图18所示,当使用该覆盖件200时可以使用专用切割工具250。切割工具250包括杆状构件252和外壳253,杆状构件252具有在其尖端中形成的刀刃251,外壳253以可回缩的方式容纳杆状构件252的尖端和刀刃251。外壳253使用弹性机构(图中未示出)支撑杆状构件252。当不使用切割工具250时,刀刃251容纳在外壳253内(在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下)。同时,当切割工具250用于切割时,外壳253布置在覆盖件200的沟槽203的内部,并且杆状构件252被压下以使刀刃251突出到外壳253外,并且穿过贯穿部分202以到达前柱106的外表面上的膜w。在这种状态下,外壳253然后沿沟槽203移动,因此可以使用切割工具250在期望的位置处切膜w。这也可以防止刀刃251比必要时更硬地压入膜w中,因此可以防止对柱表面造成损坏。

该覆盖件200可以在已经将膜w施加到前柱106的情况下切膜w。这消除了在切割之后将膜w从夹具主体3剥离的需要,因此可以防止在膜w中形成激波线。

注意,如图17所示,覆盖件200布置成由此使得夹具主体3e的引导件4e与引导件201相交。当沿夹具主体3e切膜w时,这可以沿引导件4e连续地沿引导件201切膜w。

此外,覆盖件200可以经由下部区域200a附接到前柱106的外表面,下部区域200a布置在相对于贯穿部分202与覆盖区域cp相对的一侧上。覆盖件200的上部区域200b相对于贯穿部分202布置在覆盖区域cp侧上并且从前柱106分离。在覆盖覆盖区域cp的侧面上将覆盖件200从前柱106(即,从膜w)分离,可以防止覆盖件200被附接时的标记在被切割后留在膜w中。同时,经由下部区域200a将覆盖件200附接到前柱106可以改善覆盖件200在被切割之后将被移除的膜w部分上的锚固性能。注意,具有与覆盖件200目的相同的构型的覆盖件也可以附接到每个后柱103。

注意,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作为示例,膜施加到的对象是车辆。然而,贴膜对象不限于车辆,并且可将膜贴到具有顶盖和侧壁的任何对象上。此类对象的示例包括火车、飞行器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夹具主体3的锚固部分不一定需要锚固到侧壁,而是可以锚固到顶盖或门。

参考标记列表

2切膜夹具

3夹具主体

4引导件

11固定部分

12暴露部分

14定位构件

16间距部分

21剥离促进区段

23磁体

26a第一锚固区域

26b第二锚固区域

41延伸部

45拐角

100车辆

101侧壁

102顶盖

107上边缘

108相对面

109接纳面

110门

150切割工具

151刀刃

152棒状构件

200覆盖件

201引导件

202贯穿部分

203沟槽

w膜

cp覆盖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