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7891发布日期:2018-12-12 00:5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属于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常用的发泡方法有三种: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

但现有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发泡成型后,开合模较为繁琐,容易因为受力不均,使公模与母模开合模时出现偏离,进而使成型产品受挤压,穿心偏心缺边等现象,严重影响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以解决现有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发泡成型后,开合模较为繁琐,容易因为受力不均,使公模与母模开合模时出现偏离,进而使成型产品受挤压,穿心偏心缺边等现象,严重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其结构包括开模装置、底座、母模、注料口、注料固定座、缓冲球、进料管、公模、顶板、横杆、支撑架、承重杆,所述底座顶部与母模底部通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母模与底座顶部相互垂直,所述开模装置底部与底座顶部相焊接,所述注料口后端与注料固定座前端相贯通,所述注料固定座后端与母模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注料固定座上端与缓冲球底部相连接,所述所述缓冲球顶部与母模前端通过进料管相连接,所述母模顶部与公模底部相贴合,所述公模顶部与顶板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顶部与横杆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部与母模底部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上端与横杆侧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与承重杆顶部相焊接,所述承重杆底部与开模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开模装置底部与底座顶部相焊接;所述开模装置由伸缩架装置、电能控制器、传动装置、液压增压器、开模器、外框架组成,所述伸缩架装置左端与外框架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电能控制器底部与外框架内部底端相贴合,所述传动装置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为机械连接,所述液压增压器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开模器底部与外框架顶部为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架装置由上v型连杆、辅助伸缩杆、固定板、辅助固定杆、下v型连杆、活动板、连接块组成,所述固定板左端与外框架内部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固定杆左端与辅助伸缩杆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固定杆右端与活动板左端相焊接,所述辅助伸缩杆左端与固定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v型连杆底部与下v型连杆顶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活动板右端与连接块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中端与活动板中端通过下v型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接块右端与电能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能控制器由牵引式伸缩杆、电磁铁、控制盒、电源、控制线、控制器组成,所述牵引式伸缩杆右端与电磁铁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磁铁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相黏合,所述电磁铁右端与电源正极为电连接,所述电源负极与控制器右端通过控制线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底部与控制盒内部相黏合,所述控制器顶部与电磁铁底部为电连接,所述牵引式伸缩杆左端与伸缩架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架装置右端与电能控制器左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架装置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右端与电能控制器为机械连接,所述电能控制器设有牵引式伸缩杆,所述牵引式伸缩杆右端与牵引式伸缩杆左端相焊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由主动活塞、左油管、连接油管、从动活塞、右油管、l固定座组成,所述主动活塞外壁与左油管内壁相贴合,所述左油管右端与右油管左端通过连接油管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活塞外壁与右油管内壁为过盈配合,所述右油管底部与l固定座顶部通过连块固定连接,所述l固定座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增压器由进油阀门、出油阀门、连接管、压力油管、挤压杆、过滤球、弹簧、半月齿轮、旋杆、动力齿轮组成,所述进油阀门底部与出油阀门底部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动力齿轮内环与旋杆右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旋杆左端与挤压杆右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挤压杆左端与压力油管内壁相贴合,所述压力油管左端与过滤球底部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动力齿轮顶部与半月齿轮底部相啮合,所述半月齿轮顶部与弹簧底部为嵌入式连接,所述连接管顶部与开模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开模器由固定架、动力活塞、油箱、缓冲连杆、承重块、顶杆、缓冲伸缩杆、缓冲固定杆、滑槽、滑块、基座组成,所述固定架侧端与油箱下端相焊接,所述固定架外壁与基座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基座顶部与滑槽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活塞顶部与承重块底部通过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中端与滑块侧端相焊接,所述滑块中端与缓冲连杆侧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缓冲伸缩杆底部与缓冲固定杆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块侧端与滑槽内部为活动连接,所述油箱底部与液压增压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增压器顶部与开模器底部相连接,所述液压增压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与开模器为机械连接,所述开模器设有油箱,所述连接管顶部与油箱底部为嵌入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从动活塞顶部与动力齿轮内环通过钢绳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动活塞左端与上v型连杆顶部通过钢绳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结构上设有开模装置,将模具放置在机台上,使用夹块将底座夹紧,再将注料喷嘴与注料口连接,自动注料后,使用遥控开关启动控制器,此时电源为电磁铁供能,则牵引式伸缩杆回缩,连接块连同活动板往右滑动,由于固定板固定不动,此时辅助伸缩杆与辅助固定杆相互配合伸展开,同时上v型连杆与下v型连杆相互配合伸展,通过钢绳将主动活塞往左拉动,主动活塞紧贴左油管往左滑动,由于左油管、连接油管、右油管为密封状态,此时从动活塞受力下滑,则动力齿轮受力顺时针转动,半月齿轮克服弹簧配合转动,辅助后期动力齿轮复原,旋杆旋转的同时将挤压杆往左推动,此时压力油管内部的油受力流动,经由连接管、过滤球、进油阀门进入到油箱,此时动力活塞受力,使顶杆连同承重块上滑,滑块紧贴滑槽滑动,同时缓冲伸缩杆与缓冲固定杆配合伸缩,缓冲连杆受力缓缓伸展,使顶杆更为稳定,同时分散顶杆所受的压力,降低折断变形的风险,此时承重杆连同承重杆往上稳定移动,通过横杆将顶板连同公模往上拉扯,完成开模,开模装置使模具在开合模时更为稳定,降低模具偏心的情况,使产品更为完美不易出现偏心缺边或飞边的现象,同时辅助开模,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模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伸缩架装置的动作图;

图4为本发明传动装置的动作图。

图中:开模装置-1、底座-2、母模-3、注料口-4、注料固定座-5、缓冲球-6、进料管-7、公模-8、顶板-9、横杆-10、支撑架-11、承重杆-12、伸缩架装置-101、电能控制器-102、传动装置-103、液压增压器-104、开模器-105、外框架-106、上v型连杆-1011、辅助伸缩杆-1012、固定板-1013、辅助固定杆-1014、下v型连杆-1015、活动板-1016、连接块-1017、牵引式伸缩杆-1021、电磁铁-1022、控制盒-1023、电源-1024、控制线-1025、控制器-1026、主动活塞-1031、左油管-1032、连接油管-1033、从动活塞-1034、右油管-1035、l固定座-1036、进油阀门-1041、出油阀门-1042、连接管-1043、压力油管-1044、挤压杆-1045、过滤球-1046、弹簧-1047、半月齿轮-1048、旋杆-1049、动力齿轮-10410、固定架-1051、动力活塞-1052、油箱-1053、缓冲连杆-1054、承重块-1055、顶杆-1056、缓冲伸缩杆-1057、缓冲固定杆-1058、滑槽-1059、滑块-10510、基座-10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开模装置1、底座2、母模3、注料口4、注料固定座5、缓冲球6、进料管7、公模8、顶板9、横杆10、支撑架11、承重杆12,所述底座2顶部与母模3底部通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母模3与底座2顶部相互垂直,所述开模装置1底部与底座2顶部相焊接,所述注料口4后端与注料固定座5前端相贯通,所述注料固定座5后端与母模3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注料固定座5上端与缓冲球6底部相连接,所述所述缓冲球6顶部与母模3前端通过进料管7相连接,所述母模3顶部与公模8底部相贴合,所述公模8顶部与顶板9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顶部与横杆10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底部与母模3底部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11上端与横杆10侧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1底部与承重杆12顶部相焊接,所述承重杆12底部与开模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开模装置1底部与底座2顶部相焊接;所述开模装置1由伸缩架装置101、电能控制器102、传动装置103、液压增压器104、开模器105、外框架106组成,所述伸缩架装置101左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电能控制器102底部与外框架106内部底端相贴合,所述传动装置103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为机械连接,所述液压增压器104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开模器105底部与外框架106顶部为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架装置101由上v型连杆1011、辅助伸缩杆1012、固定板1013、辅助固定杆1014、下v型连杆1015、活动板1016、连接块1017组成,所述固定板1013左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固定杆1014左端与辅助伸缩杆1012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固定杆1014右端与活动板1016左端相焊接,所述辅助伸缩杆1012左端与固定板1013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v型连杆1011底部与下v型连杆1015顶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活动板1016右端与连接块1017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13中端与活动板1016中端通过下v型连杆1015相连接,所述连接块1017右端与电能控制器102相连接,所述电能控制器102由牵引式伸缩杆1021、电磁铁1022、控制盒1023、电源1024、控制线1025、控制器1026组成,所述牵引式伸缩杆1021右端与电磁铁1022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磁铁1022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相黏合,所述电磁铁1022右端与电源1024正极为电连接,所述电源1024负极与控制器1026右端通过控制线1025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026底部与控制盒1023内部相黏合,所述控制器1026顶部与电磁铁1022底部为电连接,所述牵引式伸缩杆1021左端与伸缩架装置101相连接,所述伸缩架装置101右端与电能控制器102左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架装置101设有连接块1017,所述连接块1017右端与电能控制器102为机械连接,所述电能控制器102设有牵引式伸缩杆1021,所述牵引式伸缩杆1021右端与牵引式伸缩杆1021左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装置103由主动活塞1031、左油管1032、连接油管1033、从动活塞1034、右油管1035、l固定座1036组成,所述主动活塞1031外壁与左油管1032内壁相贴合,所述左油管1032右端与右油管1035左端通过连接油管1033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活塞1034外壁与右油管1035内壁为过盈配合,所述右油管1035底部与l固定座1036顶部通过连块固定连接,所述l固定座1036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增压器104由进油阀门1041、出油阀门1042、连接管1043、压力油管1044、挤压杆1045、过滤球1046、弹簧1047、半月齿轮1048、旋杆1049、动力齿轮10410组成,所述进油阀门1041底部与出油阀门1042底部通过连接管1043相连接,所述动力齿轮10410内环与旋杆1049右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旋杆1049左端与挤压杆1045右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挤压杆1045左端与压力油管1044内壁相贴合,所述压力油管1044左端与过滤球1046底部通过连接管1043相连接,所述动力齿轮10410顶部与半月齿轮1048底部相啮合,所述半月齿轮1048顶部与弹簧1047底部为嵌入式连接,所述连接管1043顶部与开模器105相连接,所述开模器105由固定架1051、动力活塞1052、油箱1053、缓冲连杆1054、承重块1055、顶杆1056、缓冲伸缩杆1057、缓冲固定杆1058、滑槽1059、滑块10510、基座10511组成,所述固定架1051侧端与油箱1053下端相焊接,所述固定架1051外壁与基座10511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0511顶部与滑槽1059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活塞1052顶部与承重块1055底部通过顶杆1056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056中端与滑块10510侧端相焊接,所述滑块10510中端与缓冲连杆1054侧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缓冲伸缩杆1057底部与缓冲固定杆1058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块10510侧端与滑槽1059内部为活动连接,所述油箱1053底部与液压增压器104相连接,所述液压增压器104顶部与开模器105底部相连接,所述液压增压器104设有连接管1043,所述连接管1043顶部与开模器105为机械连接,所述开模器105设有油箱1053,所述连接管1043顶部与油箱1053底部为嵌入式连接,所述从动活塞1034顶部与动力齿轮10410内环通过钢绳相连接,所述主动活塞1031左端与上v型连杆1011顶部通过钢绳相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弹簧1047采用弹簧钢材质,弹簧钢指的是制造各类弹簧及其他弹性元件的专用合金钢。按性能要求、使用条件可分为普通合金弹簧钢和特殊合金弹簧钢。

在进行使用时,将模具放置在机台上,使用夹块将底座2夹紧,再将注料喷嘴与注料口4连接,自动注料后,使用遥控开关启动控制器1026,此时电源1024为电磁铁1022供能,则牵引式伸缩杆1021回缩,连接块1017连同活动板1016往右滑动,由于固定板1013固定不动,此时辅助伸缩杆1012与辅助固定杆1014相互配合伸展开,同时上v型连杆1011与下v型连杆1015相互配合伸展,通过钢绳将主动活塞1031往左拉动,主动活塞1031紧贴左油管1032往左滑动,由于左油管1032、连接油管1033、右油管1035为密封状态,此时从动活塞1034受力下滑,则动力齿轮10410受力顺时针转动,半月齿轮1048克服弹簧1047配合转动,辅助后期动力齿轮10410复原,旋杆1049旋转的同时将挤压杆1045往左推动,此时压力油管1044内部的油受力流动,经由连接管1043、过滤球1046、进油阀门1041进入到油箱1053,此时动力活塞1052受力,使顶杆1056连同承重块1055上滑,滑块10510紧贴滑槽1059滑动,同时缓冲伸缩杆1057与缓冲固定杆1058配合伸缩,缓冲连杆1054受力缓缓伸展,使顶杆1056更为稳定,同时分散顶杆1056所受的压力,降低折断变形的风险,此时承重杆12连同承重杆12往上稳定移动,通过横杆10将顶板9连同公模8往上拉扯,完成开模。

本发明解决现有垫片堆叠件发泡模具发泡成型后,开合模较为繁琐,容易因为受力不均,使公模与母模开合模时出现偏离,进而使成型产品受挤压,穿心偏心缺边等现象,严重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开模装置,将模具放置在机台上,使用夹块将底座夹紧,再将注料喷嘴与注料口连接,自动注料后,使用遥控开关启动控制器,此时电源为电磁铁供能,则牵引式伸缩杆回缩,连接块连同活动板往右滑动,由于固定板固定不动,此时辅助伸缩杆与辅助固定杆相互配合伸展开,同时上v型连杆与下v型连杆相互配合伸展,通过钢绳将主动活塞往左拉动,主动活塞紧贴左油管往左滑动,由于左油管、连接油管、右油管为密封状态,此时从动活塞受力下滑,则动力齿轮受力顺时针转动,半月齿轮克服弹簧配合转动,辅助后期动力齿轮复原,旋杆旋转的同时将挤压杆往左推动,此时压力油管内部的油受力流动,经由连接管、过滤球、进油阀门进入到油箱,此时动力活塞受力,使顶杆连同承重块上滑,滑块紧贴滑槽滑动,同时缓冲伸缩杆与缓冲固定杆配合伸缩,缓冲连杆受力缓缓伸展,使顶杆更为稳定,同时分散顶杆所受的压力,降低折断变形的风险,此时承重杆连同承重杆往上稳定移动,通过横杆将顶板连同公模往上拉扯,完成开模,开模装置使模具在开合模时更为稳定,降低模具偏心的情况,使产品更为完美不易出现偏心缺边或飞边的现象,同时辅助开模,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