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掺冷风降温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890发布日期:2019-01-05 10:3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掺冷风降温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掺冷风降温固化炉。



背景技术:

固化炉主要用于复合材料、树脂砂轮、胶水固化制品的升温、保温及自动降温处理设备。现有固化炉的降温方式一般采用单独的冷风机向炉膛内部鼓风,对炉膛降温。造成炉膛内压力不稳定,且温度均匀性也达不到要求,同时会使炉膛外部的冷空气直接吹向工件,影响工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向炉膛内鼓风降温造成炉膛内压力不稳定,温度均匀性差且影响工作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掺冷风降温固化炉,利用固化炉的热风循环风机转动时产生的负压吸入炉外的冷空气降低风温,从而对固化炉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减少了单独设置冷却风机的设备投资,且采用循环风降温温度均匀性高,提高工件的质量。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掺冷风降温固化炉,包括炉壳,炉壳内由隔板分隔炉膛及风道,炉膛位于炉壳中部,炉膛的一侧设有炉门;风道围绕炉膛的顶部及两侧,炉膛两侧的风道分别通过若干通风孔与炉膛连通,炉膛顶部的风道通过进风口与炉膛连通,炉膛顶部的风道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炉膛两侧的风道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炉膛的侧面设有进风管,顶部设有热废气排放管,进风管的一端伸出炉壳与大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进风口的下方与炉膛连通;热废气排放管的上端伸出炉壳与大气连通,下端延伸至炉膛与炉膛连通。

本发明的固化炉,通过采用热风循环风机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吸入炉外冷空气进入炉内,生成的热废气通过热废气排放管排放出炉体,循环降温,可使炉膛内部降温均匀,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提高工件质量,同时减少了因单独增加冷却风机的设备投资及额外能耗。

为了进一步提高炉膛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优选所述进风管与热废气排放管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温区设置一对。

为了提高固化炉的热效率,所述固化炉的炉壳设有炉村,炉衬由岩棉制成,炉衬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不锈钢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机、蜗壳及导风罩,进风口的上方安装有蜗壳,循环风机的叶轮设于蜗壳内;导风罩设于蜗壳的下方,其进风口与蜗壳的出风口连通,导风罩的出风口对称设有两个,分别朝向炉膛的两侧,与炉膛两侧风道连通。

采用循环风机是保证炉内温度均匀性的重要部件,为了确保炉内温度均匀,提高炉内热风循环的效果,增加热风循环次数,因此,我们在此炉顶上设置了大风量的离心式风机,以保证炉内的热风循环效率。导风罩可使风循环风机生产的风在炉内有效地循环起来,且通过导风罩均匀地分配到炉膛两侧的风道中,以达到炉内温度均匀性的要求。炉体风流向为平流风结构,导风罩可使径向风力产生纵向最大分力值,风机转动时炉膛两侧的风道为正压腔,因此风道为正压,热风通过炉膛两侧通风孔均匀地吹向工件,保证工件的热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设有进风电动蝶阀,热废气排放管设有出风电动蝶阀。冷却系统的进、出风口均设有电动蝶阀,在固化炉运行降温工艺过程时,进、出风口的电动蝶阀根据温控仪表给出的4~20ma信号自动打开蝶阀的开启角度,使降温速率达到工艺要求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采用i字型结构,沿炉膛两侧的风道纵向延伸。

炉膛热风为对流循环方式,加热元件散发的热量由循环风机搅拌后,在由炉膛两侧的风道送入炉膛有效工作室内,经工件换热后由风机吸风口吸入,形成循环回路。加热元件的结构设计,在同样的空间内加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炉门由钢板制成,炉门内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由纤维棉制成;炉门采用集装箱门压紧方式密封,密封绳采用硅橡胶管。炉门采用钢板制作,内部采用型钢加强,确保足够的强度;内部保温层采用优质纤维棉铺设而成,隔热效果好。炉门密封采用集装箱门压紧方式,密封绳采用硅橡胶管,确保炉门在关闭压紧时与炉体为柔性接触式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固化炉,通过采用热风循环风机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吸入炉外冷空气进入炉内,生成的热废气通过热废气排放管排放出炉体,循环降温,可使炉膛内部降温均匀,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提高工件质量,同时减少了因单独增加冷却风机的设备投资及额外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固化炉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固化炉中导风罩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图1所示固化炉的方位为基准,图中所示固化炉的上方即为“上”,反之为“下”。

实施方式1

参阅图1及图2,一种自动掺冷风降温固化炉,包括炉壳1,炉壳内由隔板11分隔成炉膛101及风道102。炉膛位于炉壳中部,炉膛的一侧设有炉门2。风道102围绕炉膛101的外侧,由位于炉膛顶部的水平风道1021及位于炉膛两侧的竖直风道1022、1023构成。竖直风道1022、1023分别通过若干通风孔10221、10231与炉膛101连通,水平风道1021的底部中心设有进风口103,进风口103连通水平风道1021与炉膛101。水平风道1021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3。竖直风道1022、1023内分别设有加热元件4。炉膛101的侧面设有进风管5,顶部设有热废气排放管6。进风管5水平设置,其一端伸出炉壳1与大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进风口103的下方与炉膛101连通。热废气排放管6竖向设置,其上端伸出炉壳与大气连通,下端延伸至炉膛与炉膛10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固化炉共设有三个温区,每个温区配置一套热风循环系统,一个进风管及一个废气排放管,每个进风管5上均设有进风电动蝶阀51,每个废气排放管6上均设有出风电动蝶阀61。进、出风电动蝶阀与固化炉的测温仪连锁,根据温控仪表给出的4~20ma信号自动调节蝶阀的开启角度,调节进出风量,从而控制降温速率以达到工艺要求。

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热风循环系统3包括循环风机31、蜗壳32及导风罩33。蜗壳32由钢板卷焊而成,安装在进风口103的上方,循环风机31的叶轮设于蜗壳32内;导风罩33设于蜗壳的下方,其进风口与蜗壳的出风口连通,导风罩的出风口对称设有两个,分别与炉膛两侧的风道连通。导风罩33由钢板制成,设有弧形叶片333,其中心部设有进风口331,径向对称设有两个出风口332。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为电加热管,由炉顶插入炉膛两侧的风道1022、1023内,采用法兰与炉体顶部的钢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炉壳1呈矩形,由型钢、板材组焊而成,型钢组成炉体框架,钢板围合成炉腔。隔板11为平板,由钢板制成。钢板材质选用q235,型钢选用槽钢。炉壳1的内表面贴合有炉村,炉衬由岩棉制成,炉衬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不锈钢护板。

在本实施例中,炉门2由钢板制成,内部采用型钢加强,确保足够的强度。炉门2的内表面贴合有保温层,保温层由硅酸铝针刺毯交错铺设而成。炉门密封采用集装箱门压紧方式,密封绳采用硅橡胶管,确保炉门在关闭压紧时与炉体为柔性接触式密封。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