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机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3620发布日期:2020-04-24 18:4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压机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过程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压机室外机。



背景技术:

热压机是一种将两个预先上好助焊剂镀锡的零件加热到足以使焊锡熔化、流动的温度,固化后,在零件与焊锡之间形成一个永久的电气机械连接设备。而本发明中的热压机是用于针对复合材料进行加压、高温固化设备,并且加压的模具热度均匀,温度、压力实时精准控制。

现有的热压机室外机,因为这个工作原理,热压机使用时产生大量热量,热压机在使用时,散热比较不易,同时不能灵活地对压力和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热压机室外机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机室外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压机室外机,包括机体(1)、动力机构(2)、冷油机构(3)、热油机构(4)、铜管(5)、回油散热器(6)、制冷冷凝器(7)、套筒(8)、护盖(9)、热油管(10)和阀门(11),所述机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2),所述机体(1)内部另一侧下方位置安装有冷油机构(3),位于冷油机构(3)顶部的所述机体(1)右上角位置安装有热油机构(4),其中,

所述铜管(5)连接在制冷冷凝器(7)、制冷压缩机(24)和冷油机构(3)之间,所述回油散热器(6)安装在机体(1)顶部外侧面一侧位置,所述制冷冷凝器(7)安装在机体(1)顶部外侧面另一侧位置;

热油机构(4)中的所述热油箱(41)一侧开设有套筒(8),所述套筒(8)内部拧合有护盖(9),所述热油管(10)及阀门(11)连接在冷油机构(3)与热油机构(4)及外部热压机模具之间。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液压油箱(21)、液压泵(22)、液压蓄能器(23)、制冷压缩机(24)和控制阀组(25),所述液压油箱(21)位于机体(1)内部底部左侧位置,所述液压油箱(21)顶部安装有液压泵(22),所述液压泵(22)上方安装有液压蓄能器(23),所述制冷压缩机(24)固定在液压蓄能器(23)左上方,所述控制阀组(25)固定在液压油箱(21)顶部。

优选的,所述冷油机构(3)包括冷油箱(31)、冷油箱温度传感器(32)、液下泵(33),所述冷油箱(31)位于机体(1)内部底部右侧位置,所述冷油箱(31)右上方安装有冷油箱温度传感器(32),所述液下泵(33)安装在冷油箱(31)顶部。所述冷油箱(31)和制冷冷凝器(7)通过铜管(5)与制冷压缩机(24)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油机构(4)包括热油箱(41)、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超温控制传感器(43)、加热棒(44)、油气分离器(45)和热油泵(46),所述热油箱(41)悬挂固定在机体(1)内部右上角位置,所述热油箱(41)安装有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所述超温控制传感器(43)安装在热油箱(41)另一侧面,所述加热棒(44)安装在热油箱(41)中的套筒(8)内部,所述油气分离器(45)安装在热油箱(41)上方,所述油气分离器(45)通过热油管(10)和阀门(11)与热油箱(41)、热油泵(46)相连接,所述热油管(10)外表面包覆高温型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热油箱(41)为全封闭的双层结构,内箱壁与外壁之间填充高温型保温材料,所述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和超温控制传感器(43)相互独立,所述加热棒(44)是单端与外部连接,所述加热棒(44)的另外一端是自由。

优选的,所述回油散热器(6)和制冷冷凝器(7)关于机体(1)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回油散热器(6)和制冷冷凝器(7)均有散热功能。

优选的,所述套筒(8)内壁和护盖(9)连接端表面均为螺纹结构,所述护盖(9)与套筒(8)形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门(11)一共设置有四个,所述4个阀门(11)通过热油管(10)安装在热油泵(46)、液下泵(33)、热油箱(41)、油气分离器(45)、回油散热器(6)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主要由动力机构、冷油机构和热油机构组成,形成一个单独的热压机室外机,通过动力机构提供液压动力,使液压机工作,对模具进行加压、恒压、变压操作,同时控制冷油机构和热油机构相互作用,能够很好地为工作的热压机进行升温、恒温、变温及降温散热操作。

2、该装置在对外输出热油时,通过控制热油泵的转速来调节热油注油量,能够很好地控制外部热压机模具升温曲线,同时通过热油箱温度传感器和超温控制传感器的温度反馈,控制加热棒的发热量对热油箱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在对外输出冷油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液下泵的转速来调节注入冷油量,从而控制外部热压机模具的降温曲线,制冷系统强制冷却冷油箱里的导热油来获得较低的温度,增大降温速率,使降温曲线后半段变陡。

3、该装置的热油箱为全封闭的,而且加热棒是单端与外部连接,另外一端是自由端,因为在不断地加热与冷却时,会存在热胀冷缩的力,把加热棒一端悬起来以后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在自由端释放掉。

4、该装置在对外输出冷油时,外部热压机模具是热的,返回的油也是热的,从外部热压机返回的热油会先到达顶部上面的回油散热器,通过回油散热器的作用,能够很好地使返回的热油先进行初步散热,再返回冷油箱。

5、该装置在热油箱一侧设置了螺纹结构的套筒与护盖,将护盖与套筒通过套筒形成螺纹连接,在长时间使用后,能够很好地拧开取下护盖,将损坏的加热棒抽出更换,不必放空热油箱中的导热油,维修简单快捷方便。

6、该装置在冷油箱右上角设置了冷油箱温度传感器,在热油箱上设置了超温控制传感器,同时在油箱左端设置了热油箱温传感器,通过冷油箱温度传感器、热油箱温度传感器和超温控制传感器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管控油箱异常升温,起到失控保护和油温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热压机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热压机室外机的热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热压机室外机的加热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机体,2、动力机构,21、液压油箱,22、液压泵,23、液压蓄能器,24、制冷压缩机,25、控制阀组,3、冷油机构,31、冷油箱,32、冷油箱温度传感器,33、液下泵,4、热油机构,41、热油箱,42、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3、超温控制传感器,44、加热棒,45、油气分离器,46、热油泵,5、铜管,6、回油散热器,7、制冷冷凝器,8、套筒,9、护盖,10、热油管,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热压机室外机,包括机体1、动力机构2、冷油机构3、热油机构4、铜管5、回油散热器6、制冷冷凝器7、套筒8、护盖9、热油管10和阀门11,所述机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2,所述机体1内部另一侧下方位置安装有冷油机构3,位于冷油机构3顶部的所述机体1右上角位置安装有热油机构4,其中,

所述铜管5连接在制冷冷凝器7、制冷压缩机24和冷油机构3之间,所述回油散热器6安装在机体1顶部外侧面一侧位置,所述制冷冷凝器7安装在机体1顶部外侧面另一侧位置;

热油机构4中的所述热油箱41一侧开设有套筒8,所述套筒8内部拧合有护盖9,所述热油管10及阀门11连接在冷油机构3与热油机构4及外部热压机模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液压油箱21、液压泵22、液压蓄能器23、制冷压缩机24和控制阀组25,所述液压油箱21位于机体1内部底部左侧位置,所述液压油箱21顶部安装有液压泵22,所述液压泵22上方安装有液压蓄能器23,所述制冷压缩机24固定在液压蓄能器23左上方,所述控制阀组25固定在液压油箱21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冷油机构3包括冷油箱31、冷油箱温度传感器32、液下泵33,所述冷油箱31位于机体1内部底部右侧位置,所述冷油箱31右上方安装有冷油箱温度传感器32,所述液下泵33安装在冷油箱31顶部,所述冷油箱31和制冷冷凝器7通过铜管5与制冷压缩机24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油机构4包括热油箱41、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超温控制传感器43、加热棒44、油气分离器45和热油泵46,所述热油箱41悬挂固定在机体1内部右上角位置,所述热油箱41安装有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所述超温控制传感器43安装在热油箱41另一侧面,所述加热棒44安装在热油箱41中的套筒8内部,所述油气分离器45安装在热油箱41上方,所述油气分离器45通过热油管10和阀门11与热油箱41、热油泵46相连接,所述热油管10外表面包覆高温型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热油箱41为全封闭的双层结构,内箱壁与外箱壁之间填充高温型保温材料,所述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和超温控制传感器43相互独立,所述加热棒44是单端与外部连接,所述加热棒44的另外一端是自由。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散热器6和制冷冷凝器7关于机体1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回油散热器6和制冷冷凝器7均有散热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8内壁和护盖9连接端表面均为螺纹结构,所述护盖9与套筒8形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11一共设置有四个,所述4个阀门11通过热油管10安装在热油泵46、液下泵33、热油箱41、油气分离器45、回油散热器6之间。

在使用该装置前先将桶装的导热油注入冷油箱31和热油箱41内部,控制系统启动热油机构4中加热棒44,全速对热油箱41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当热油箱温度到达工艺控制温度时,控制系统启动液压泵22,通过控制阀组25切换液压油路,使外部热压机模具闭合,模具闭合以后,通过控制阀组25反馈的压力信号,实时控制控制阀组25中的电液比例阀,配合调节液压泵22的转速实现外部热压机模具的各种压力曲线控制;控制系统将4个阀门11切换为热循环模式,通过热油泵46的作用,将热油箱41内部的热油注入外部热压机模具(图中未画出)循环,同时在注入热油时,通过油气分离器45的作用,将热油中的气体分离出去,之后将没有气体的热油注入模具循环。控制系统通过热油箱温度传感器42监测温度,实时调节加热棒44的发热量,对热油箱41内部的导热油温度进行闭环控制,同时配合控制热油泵转速实现对热压机模具的各种温度曲线控制。在加热油时导热油产生的气体经油气分离器45分离后直接回流至回油散热器6进行散热冷凝返回冷油箱;外部热压机热循环控制结束后,控制系统将4个阀门11切换为冷循环模式,冷油箱31内的低温导热油通过液下泵33的作用注入外部热压机模具,模具是热的,返回的油也是热的,热油会先到达顶部上面的回油散热器6,通过回油散热器6的作用,使返回的热油先进行初步散热,再返回冷油箱;模具经冷油循环使温度降下来,直至降到约40℃以下,模具内部的工件迅速冷却成型,工件冷却成型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阀组25切换液压油路,打开模具取出工件;回油散热器6回流的油通过热油管10返回冷油箱,当回流的油进入冷油箱31时,会使冷油箱31内部的油温度升高,控制系统通过冷油箱温度传感器32监测温度,实时控制制冷压缩机24完成制冷循环,把冷油箱31内部的油进行强制冷却备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