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电缆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661发布日期:2019-05-11 00:5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电缆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电缆线的放线收线以及储线,都是影响整个生产效率的重要设备。当加工好的电缆线来不及收线时,需要及时收线,否则生产停线,会导致较大的损耗,普通的地面储线占用空间较多,对生产车间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电缆生产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同轴电缆生产设备,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放线架、预热器、挤塑机、冷却机构、电火花监测仪、平整机构、储线机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线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部连接有两个基座,所述机架前后侧下部均连接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下端与基座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侧之间分别转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间位置均设有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前端分别设置有换向箱和支撑座,所述换向箱上部设有放线电机,所述换向箱内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锥,所述支撑座内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外侧连接有调节手轮,所述丝杆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顶锥,所述支撑座前端螺纹连接有丝杆锁紧螺钉,所述第一支撑架侧面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下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套筒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调节杆的套筒锁紧螺钉,所述机架顶部的下侧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架,所述第一导向轮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转动杆上部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机架顶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架,所述第二导向轮架上部转动设置有第二导向轮,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槽、储水箱和制冷器,所述冷却槽位于储水箱上方位置,所述制冷器位于储水箱右侧位置,所述冷却槽右侧连接有落水槽,所述落水槽右侧连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左侧下部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侧设有若干翅片,所述冷却管右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左端与储水箱右侧上部相连接,所述储水箱上部设有若干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包括电机座和位于电机座上部的风扇罩,所述电机座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轴上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风扇叶,所述旋转轴和风扇叶设置在风扇罩内侧,所述储水箱和制冷器之间连接有冷却水第一管道和冷却水第二管道,所述冷却水第一管道和冷却水第二管道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冷却水第一管道输送泵和冷却水第二管道输送泵,所述储水箱左侧下部连接有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另一端与冷却槽相连接,所述供水管道上设置有供水管道输送泵,所述冷却槽左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设有干燥棉,所述储水箱左侧设有高压气泵,所述高压气泵上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四个高压喷气嘴,所述高压气泵上部连接有供气主管,所述供气主管和高压喷气嘴之间通过供气支管相连接,

所述平整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脚,所述机壳前侧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履带驱动轮,两个所述第一履带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履带,所述机壳前侧上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履带驱动轮,两个所述第二履带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履带,所述机壳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出辊筒和导入辊筒,所述机壳前侧位于两个第一履带驱动轮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履带支撑气缸,所述履带支撑气缸内部设置有若干履带支撑气缸活塞杆,所述履带支撑气缸活塞杆上部连接有履带支撑轮组座,所述履带支撑轮组座上转动设置有若干履带支撑轮组,

所述储线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下部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三个立柱,所述横梁前侧滑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前侧转动设置有活动导轮组,最左侧的所述立柱上部转动设置有固定导轮组,所述横梁左右两侧均设有引导轮,中间的所述立柱上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部左侧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电机轴前端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部中间位置设有磁粉耦合器,所述磁粉耦合器前侧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和支撑滚筒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磁粉耦合器后侧连接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部右侧设有钢丝绞盘,所述钢丝绞盘后侧连接有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和第三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二链条,所述活动导轮组和固定导轮组包括中心轴和固定在中心轴上的若干线盘,

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收线架,所述收线架中间位置设有换盘电机,所述换盘电机的电机轴前端连接有收线盘支架,所述收线盘支架后侧固定设置有三个收线电机,所述收线盘支架前侧设有三个收线盘,所述收线盘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收线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收线架内部位于换盘电机下方位置设有限位液压缸,所述收线盘支架上设有三个限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架由基部和连接在基部上的两个侧臂组成,所述基部固定在支撑杆中间位置,两个所述侧臂远离基部的一端分别与换向箱和支撑座相连接,与所述换向箱相连接的侧臂的外侧面上连接所述连接杆。

作为优选,所述放线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槽底部设有若干凸出的导向条。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条设置为两排,两排所述导向条以冷却槽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条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条远离冷却槽中线的一端位于导向条靠近冷却槽中线一端的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底部设有温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与冷却水第一管道输送泵、冷却水第二管道输送泵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喷气嘴的出气方向指向同轴电缆的轴心。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上下部均转动设置有支撑滚筒。

作为优选,所述收线盘支架为三角星形,所述收线电机分别设置在收线盘支架的三个尖角处。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对放线机构、储线机构、冷却机构和收线机构的改进,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同轴电缆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快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放线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放线机构中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冷却机构中套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冷却机构中冷却槽的俯视图;

图8是平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储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2是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收线机构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3所示对本发明一种液气能提水系统作进一步描述。

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放线架1、预热器2、挤塑机3、冷却机构4、电火花监测仪5、平整机构6、储线机构7、收线机构8,

放线架1包括机架101,机架101下部连接有两个基座102,机架101前后侧下部均连接有支撑肋103,支撑肋103下端与基座102上表面相连接,机架101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4,两个固定板104的前后侧之间分别转动设置有支撑杆124,支撑杆124中间位置均设有第一支撑架105,两个第一支撑架105交错设置,第一支撑架105前端分别设置有换向箱106和支撑座110,换向箱106上部设有放线电机109,换向箱106内侧设有转动轴107,转动轴107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锥108,支撑座110内转动设置有丝杆111,丝杆111外侧连接有调节手轮113,丝杆111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顶锥112,支撑座110前端螺纹连接有丝杆锁紧螺钉114,第一支撑架105侧面连接有连接杆125,机架101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设置有套筒115,套筒115内设置有调节杆116,调节杆116下端与连接杆125连接,套筒115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调节杆116的套筒锁紧螺钉117,机架101顶部的下侧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18,转动杆118下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架119,第一导向轮架119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导向轮120,转动杆118上部套设有锁紧螺母121,机架101顶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架122,第二导向轮架122上部转动设置有第二导向轮123,

冷却机构4包括冷却槽401、储水箱406和制冷器408,冷却槽401位于储水箱406上方位置,制冷器408位于储水箱406右侧位置,冷却槽401右侧连接有落水槽402,落水槽402右侧连接有集水箱403,集水箱403左侧下部连接有冷却管404,冷却管404外侧设有若干翅片417,冷却管404右侧连接有出水管405,出水管405左端与储水箱406右侧上部相连接,储水箱406上部设有若干冷却风扇407,冷却风扇407包括电机座418和位于电机座418上部的风扇罩422,电机座418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风扇电机419,风扇电机419的电机轴上端连接有旋转轴420,旋转轴420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风扇叶421,旋转轴420和风扇叶421设置在风扇罩422内侧,储水箱406和制冷器408之间连接有冷却水第一管道409和冷却水第二管道410,冷却水第一管道409和冷却水第二管道410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冷却水第一管道输送泵412和冷却水第二管道输送泵411,储水箱406左侧下部连接有供水管道413,供水管道413另一端与冷却槽401相连接,供水管道413上设置有供水管道输送泵414,冷却槽401左侧设置有挡板415,挡板415左侧设有干燥棉416,储水箱406左侧设有高压气泵424,高压气泵424上部设置有支撑柱425,支撑柱425上部连接有套筒426,套筒426内设置有四个高压喷气嘴429,高压气泵424上部连接有供气主管428,供气主管428和高压喷气嘴429之间通过供气支管430相连接,

平整机构6包括机壳601,机壳601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脚602,机壳601前侧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履带驱动轮603,两个第一履带驱动轮603之间设置有第一履带605,机壳601前侧上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履带驱动轮604,两个第二履带驱动轮604之间设置有第二履带606,机壳60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出辊筒607和导入辊筒608,机壳601前侧位于两个第一履带驱动轮60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履带支撑气缸609,履带支撑气缸609内部设置有若干履带支撑气缸活塞杆610,履带支撑气缸活塞杆610上部连接有履带支撑轮组座611,履带支撑轮组座611上转动设置有若干履带支撑轮组612,

储线机构7包括横梁702,横梁702下部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三个立柱701,横梁702前侧滑动设置有活动块704,活动块704前侧转动设置有活动导轮组705,最左侧的立柱701上部转动设置有固定导轮组706,横梁702左右两侧均设有引导轮703,中间的立柱701上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707,第二支撑架707上部左侧设有第一链轮709,第一链轮709的电机轴前端连接有减速电机708,第二支撑架707上部中间位置设有磁粉耦合器710,磁粉耦合器710前侧连接有第二链轮711,第二链轮711和支撑滚筒719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712,磁粉耦合器710后侧连接有第三链轮713,第二支撑架707上部右侧设有钢丝绞盘714,钢丝绞盘714后侧连接有第四链轮715,第四链轮715和第三链轮713之间连接有第二链条716,活动导轮组705和固定导轮组706包括中心轴717和固定在中心轴717上的若干线盘718,

收线机构8包括收线架801,收线架801中间位置设有换盘电机802,换盘电机802的电机轴前端连接有收线盘支架803,收线盘支架803后侧固定设置有三个收线电机804,收线盘支架803前侧设有三个收线盘805,收线盘805通过固定块806固定在收线电机804的电机轴上,收线架801内部位于换盘电机802下方位置设有限位液压缸807,收线盘支架803上设有三个限位孔808。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架105由基部126和连接在基部126上的两个侧臂127组成,基部126固定在支撑杆124中间位置,两个侧臂127远离基部126的一端分别与换向箱106和支撑座110相连接,与换向箱106相连接的侧臂127的外侧面上连接连接杆125。

作为优选,放线电机109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冷却槽401底部设有若干凸出的导向条427。

作为优选,导向条427为两排,两排导向条427以冷却槽401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导向条427倾斜设置,导向条427远离冷却槽401中线的一端位于导向条427靠近冷却槽401中线一端的左侧。

作为优选,储水箱406底部设有温度监测器423,温度监测器423与冷却水第一管道输送泵412、冷却水第二管道输送泵411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高压喷气嘴429的出气方向指向同轴电缆431的轴心。

作为优选,活动块704上下部均转动设置有支撑滚筒719。

作为优选,收线盘支架803为三角星形,收线电机804分别设置在收线盘支架803的三个尖角处。

利用调节手轮113带动丝杆111在支撑座110内转动,从而调节第二顶锥112和第一顶锥108之间的距离,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放线轮;机架101前后侧均设置支撑架105,一个放线轮在放线时,另一个放线轮处于准备状态,待放线完成后可以快速切换,减去了更换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拧松套筒锁紧螺钉117,在套筒115内推或拉调节杆116,带动支撑架105转动来调节高度,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放线轮;转动杆118可转动,锁紧螺母121用于锁紧转动杆118,使用前后侧的放线轮时可转动转动杆118来调节第一导向轮120的位置,线缆经第一导向轮120引导后,再由第二导向轮123引导出。

利用冷却风扇407对冷却管404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使冷却水的温度快速下降,可以连续使用,不需频繁启用制冷器408,同时冷却风扇407产生的风将冷却槽401内冷却水冷却同轴电缆431时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对同轴电缆431的冷却效果;经冷却水冷却后的同轴电缆431先由干燥棉416去除水分,再利用高压喷气嘴429喷出的高压气体彻底去除同轴电缆431表面的水分,从而避免同轴电缆431经电火花检测仪检测时由于表面的水分而检测错误。

换盘电机802的电机轴带动收线盘支架803转动,从而切换收线完成的收线盘805和未收线的收线盘805的位置,限位液压缸807的活塞杆伸出后,穿过收线盘支架803上的限位孔808,对收线盘支架803的位置进行限制,收线电机804带动收线盘805转动收线时收线盘支架803不会发生晃动,更好地进行收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