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模具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817发布日期:2018-12-05 20:5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泡模具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模具架。



背景技术:

发泡模具架在模具加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模具架,但现有发泡模具架一般均为整体式模具架,因此在放置若干模具后不能轻易进行移动,若要进行移动则需要借助辅助设备将模具移下,进而使用工具将模具架移动到指定位置,再将模具放置在模具架上,因此不经浪费时间,增加搬运的成本,而且对于模具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稳定的现象,影响发泡的质量。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进行组合式安装的发泡模具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模具架,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进行组合式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泡模具架,包括模具架本体,模具架本体包括第一模具架、套设连接在第一模具架外侧的第二模具架以及套设在第二模具架外侧的固定框架,第一模具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四个第一立柱、第一顶板、四个第一限位柱以及第一矩形框,四个第一立柱成矩形结构分布,第一立柱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第一顶板固定在第一立柱顶部,四个第一限位柱成矩形固定在第一顶板上,第一限位柱的顶部均设有第一凸起块,第一矩形框的四个拐角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一凸起块上,第二模具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四个第二立柱、第二顶板、四个第二限位柱以及第二矩形框,四个第二立柱成矩形结构分布,第二立柱的底部设有第二滚轮,第二顶板固定在第二立柱顶部,四个第二限位柱成矩形固定在第二顶板上,第二限位柱的顶部均设有第二凸起块,第二矩形框的四个拐角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二凸起块上,固定框架包括四个第三立柱以及设置在第三立柱底部的四个固定块,第一模具架位于四个第二立柱形成的矩形结构内,第二模具架位于四个第三立柱形成的矩形结构内,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固定,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第一立柱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加强杆,使得可对第一立柱起到加强的作用。

优选的,第二立柱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加强杆,使得可对第二立柱起到加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模具放置在第一模具架的第一顶板上以及第二模具架的第二顶板上,进而推动第一模具架进入到第二顶板的底部,且第一立柱贴合在第二立柱的内侧,进而将第二模具架推入到第三立柱形成的矩形结构内,且第二立柱贴合在第三立柱的内侧,进而通过使用螺栓将固定块固定在地面上,且使用螺栓同时穿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第三立柱对应的螺纹孔,实现模具架本体的固定,此组合式结构,可以使得在移动模具时,不需要借助大型设备,亦不需要将模具从模具架上卸下,只需拆分模具架,即可很方便的进行模具与模具架的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0为第一模具架,20为第二模具架,30为固定框架,11为第一立柱,12为第一顶板,13为第一限位柱,14为第一矩形框,15为第一滚轮,16为第一凸起块,21为第二立柱,22为第二顶板,23为第二限位柱,24为第二矩形框,25为第二滚轮,26为第二凸起块,1为第三立柱,2为固定块,3为第一螺纹孔,4为第二螺纹孔,5为第一加强杆,6为第二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发泡模具架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模具架本体,模具架本体包括第一模具架10、套设连接在第一模具架10外侧的第二模具架20以及套设在第二模具架20外侧的固定框架30,第一模具架10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四个第一立柱11、第一顶板12、四个第一限位柱13以及第一矩形框14,四个第一立柱11成矩形结构分布,第一立柱11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15,第一顶板12固定在第一立柱11顶部,四个第一限位柱13成矩形固定在第一顶板12上,第一限位柱13的顶部均设有第一凸起块16,第一矩形框14的四个拐角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一凸起块16上,第二模具架20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四个第二立柱21、第二顶板22、四个第二限位柱23以及第二矩形框24,四个第二立柱21成矩形结构分布,第二立柱21的底部设有第二滚轮25,第二顶板22固定在第二立柱21顶部,四个第二限位柱23成矩形固定在第二顶板22上,第二限位柱23的顶部均设有第二凸起块26,第二矩形框24的四个拐角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二凸起块26上,固定框架30包括四个第三立柱1以及设置在第三立柱1底部的四个固定块2,第一模具架10位于四个第二立柱21形成的矩形结构内,第二模具架20位于四个第三立柱1形成的矩形结构内,且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21、第三立柱1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3,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21、第三立柱1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3固定,固定块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4,第一立柱11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加强杆5,使得可对第一立柱11起到加强的作用,第二立柱21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加强杆6,使得可对第二立柱21起到加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模具放置在第一模具架10的第一顶板12上以及第二模具架20的第二顶板22上,进而推动第一模具架10进入到第二顶板22的底部,且第一立柱11贴合在第二立柱21的内侧,进而将第二模具架20推入到第三立柱1形成的矩形结构内,且第二立柱21贴合在第三立柱1的内侧,进而通过使用螺栓将固定块固定在地面上,且使用螺栓同时穿过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21以及第三立柱1对应的螺纹孔,实现模具架本体的固定,此组合式结构,可以使得在移动模具时,不需要借助大型设备,亦不需要将模具从模具架上卸下,只需拆分模具架,即可很方便的进行模具与模具架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