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5240发布日期:2019-03-27 10:2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彩泥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家长们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纷纷投入研发生产各种能够促进孩子脑力和动手能力的玩具,其中尤其以彩泥特别受欢迎,彩泥在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的结果下,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不仅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更加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所以彩泥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企业在生产制造彩泥之前需要将原材料导入捏炼设备中进行捏炼,然后倒出进行彩泥制作,现有技术中因为捏炼设备通常较大,捏炼后出料的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影响了彩泥的产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捏炼设备通常较大,捏炼后出料的过程费时费力从而影响了彩泥产出效率的问题,提供的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驱动电机、捏炼桶,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支撑座、第二转轴支撑座,所述第二转轴支撑座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转轴支撑座之间利用轴承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捏炼桶底部设有承托座,所述承托座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捏炼桶两侧分别设有2个转轴套接筒,所述捏炼桶两侧的所述转轴套接筒两两配合利用轴承分别套接有第三转轴、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设于所述捏炼桶内,所述第三转轴一端穿过所述捏炼桶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一端穿过所述捏炼桶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轴支撑座内利用轴承套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五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利用皮带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捏炼桶上端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上端连接有伸缩管,所述支架上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与所述桶盖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外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侧设有活动开口。

优选地,所述捏炼桶前方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上利用销轴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捏炼桶前端设有连接片,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与所述连接片利用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活动啮合。

优选地,所述基座后端设有避让缺口。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转轴支撑座,在第二转轴支撑座内套接第二转轴,然后在捏炼桶底部设置承托座,将承托座与第二转轴相连接,使得捏炼桶能够利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然后通过在捏炼桶两侧设置转轴套接筒,在转轴套接筒内套接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然后分别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设置螺旋叶,通过螺旋叶的搅拌作用,达到很好地捏炼效果,然后通过在第三转轴上连接第一齿轮,在第四转轴上连接第二齿轮,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然后设置驱动电机与第五转轴,使驱动电机通过皮带控制第五转轴转动,然后在第五转轴上设置第三齿轮,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螺旋叶搅拌捏炼,然后通过设置支柱,支柱利用销轴连接第二气缸,然后将第二气缸活塞杆利用销轴与连接片相连接,然后在基座上设置避让缺口,通过第二气缸的推动作用将捏炼桶绕着第二转轴旋转,从而能够轻松方便地将物料倾倒出来,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并且实现提高彩泥产出效率的效果,随后,当第二气缸将捏炼桶回复原位时,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又重新啮合,即可继续下一轮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1-基座,11-支架,2-驱动电机,3-捏炼桶,21-第一转轴支撑座,31-第二转轴支撑座,32-第二转轴,33-承托座,34-转轴套接筒,35-第三转轴,36-第四转轴,37-螺旋叶,38-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22-第一转轴,23-第一皮带轮,24-第五转轴,25-第二皮带轮,26-第三齿轮,4-桶盖,41-伸缩管,42-第一气缸,5-防护罩,51-活动开口,61-支柱,6-第二气缸,62-连接片,12-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包括基座1、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支架11、驱动电机2、捏炼桶3,所述基座1上设有第一转轴支撑座21、第二转轴支撑座31,所述第二转轴支撑座31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转轴支撑座31之间利用轴承套接有第二转轴32,所述捏炼桶3底部设有承托座33,所述承托座33与所述第二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捏炼桶3两侧分别设有2个转轴套接筒34,所述捏炼桶3两侧的所述转轴套接筒34两两配合利用轴承分别套接有第三转轴35、第四转轴36,所述第三转轴35与所述第四转轴36上分别设有螺旋叶37,所述螺旋叶37设于所述捏炼桶3内,所述第三转轴35一端穿过所述捏炼桶3连接有第一齿轮38,所述第四转轴36一端穿过所述捏炼桶3连接有第二齿轮39,所述第一齿轮38与所述第二齿轮39啮合,所述驱动电机2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2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3,所述第一转轴支撑座21内利用轴承套接有第五转轴24,所述第五转轴24一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5,所述第五转轴24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齿轮26,所述第二皮带轮25与所述第一皮带轮23利用皮带相连接。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彩泥自动捏炼出料装置的构造,达到在保证捏炼产量的情况下方便出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捏炼桶3上端设有桶盖4,所述桶盖4上端连接有伸缩管41,所述支架11上端连接有第一气缸42,所述第一气缸42活塞杆与所述桶盖4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8、所述第二齿轮39与所述第三齿轮26外设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一侧设有活动开口51,所述捏炼桶3前方设有支柱61,所述支柱61上利用销轴连接有第二气缸6,所述捏炼桶3前端设有连接片62,所述第二气缸6活塞杆与所述连接片62利用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6与所述第二齿轮39活动啮合,所述基座1后端设有避让缺口12。

此外,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和变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此外,若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