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9539发布日期:2019-05-17 19:3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装模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盒体组装过程中,皮壳配件与内盒配件的安装粘结往往是工人通过找点的方式,确定内盒配件在皮壳配件上的位置,然后手工将内盒配件按照确定的位置粘结在皮壳配件上。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内盒配件与皮壳配件粘结错位,从而导致盒体组装精度较差,并且组装效率不高,不便于大范围的标准化生产。

因此,如何提高盒体组装的精度和效率,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模具,提高盒体组装的精度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模具,所述组装模具包括:用于放置皮壳配件的底板、用于放置内盒配件的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两侧板、分别设置在两侧板处的复位装置;所述内盒配件被所述侧板带动压向所述皮壳配件时,所述内盒配件的目标区域与所述皮壳配件的预设区域粘结,所述复位装置在所述内盒配件粘结在所述皮壳配件后拉动两个所述侧板回到初始位置。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皮壳配件的固定位,所述固定位设置在两侧板之间,且所述固定位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皮壳配件对应。

较佳的,所述固定位为底板上的一凹槽。

较佳的,所述固定位为底板上的一镂空部。

较佳的,所述固定位的深度与所述皮壳配件的厚度相同,所述皮壳配件在放入所述固定位中后,所述皮壳配件与所述底板位于同一水平面。

较佳的,所述侧板压向所述底板的一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内盒配件的贴位。

较佳的,所述贴位包括与所述内盒配件贴合的底面、与所述底面连接的端面,所述侧板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内盒配件承靠在所述端面上。

较佳的,所述端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盒配件的厚度。

较佳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基块;其中,所述弹性件的头端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尾端与所述基块连接,所述侧板压向所述底板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而所述内盒配件粘结在所述皮壳配件后,所述弹性件拉动两个所述侧板回到初始位置。

较佳的,所述侧板上还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组装模具包括底板以及两侧板,在组装时,将皮壳配件放入底板上,将内盒配件放在侧板上,通过将侧板压向底板,使得内盒配件的目标区域与底板的预设区域粘结,粘结的位置精度高,错误率小,实现标准化生产,并且使用步骤简单,大大节省了组装时间,提高组装效率,便于大范围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装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经发明人研究,传统的皮壳配件与内盒配件的组装,主要是靠操作人员人工找点进行组装粘结,错误率较高,精度差,并且效率较低,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一种组装模具,将皮壳配件放入组装模具中的底板1上,底板1上有用于固定皮壳配件的固定位3,然后将内盒配件放在侧板2的贴位4上,侧板2与地板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通过将侧板2压向底板1实现内盒配件与皮壳配件的组装粘结,这种组装方式精度高,且快速高效。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组装模具,如图1所示,上述提到的组装模具包括:用于放置皮壳配件的底板1、用于放置内盒配件的并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两侧板2、分别设置在两侧板2处的复位装置。

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将皮壳配件放入组装模具中的底板1上,然后将内盒配件放入侧板2上,放置好之后,将侧板2压向底板1,此时内盒配件被侧板2带动压向皮壳配件,内盒配件的目标区域与皮壳配件的预设区域粘结,复位装置在内盒配件粘结在皮壳配件后拉动两个侧板2回到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侧板2的初始位置是指侧板2与底板1形成一夹角,在一些常见的场景中,侧板2与底板1的夹角为90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内盒配件每次在皮壳配件上粘结的位置相同,底板1上开设了用于放置皮壳配件的固定位3,固定位3设置在两侧板2之间,且固定位3的大小形状与皮壳配件对应,皮壳配件放入固定位3里以后,皮壳配件在底板1的上的位置不再变化。

在一种可能出现的场景中,固定位3为底板1上的一凹槽(如图1所示),或者固定位3为底板1上的一镂空部。但是,相同的是,固定位3的深度与皮壳配件的厚度相同,如此,皮壳配件在放入固定位3中后,皮壳配件与底板1位于同一水平面。

另外,侧板2压向底板1的一面设有用于放置内盒配件的贴位4,具体的说,贴位4包括与内盒配件贴合的底面、与底面连接的端面。侧板2在初始位置时,内盒配件放置在端面上,内盒配件承靠在端面上,端面此时支撑内盒配件。一般来说,端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内盒配件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复位装置包括弹性件7、固定在底板1上的基块5;其中,弹性件7的头端与侧板2连接,弹性件7的尾端与基块5连接,侧板2压向底板1时,弹性件7处于拉伸状态,而内盒配件粘结在皮壳配件后,弹性件 7拉动两个侧板2回到初始位置。

基块5为一矩形块,在背离侧板2的一面上有一向内的凹口6,弹性件7 可以套在凹口6内。为了方便侧板2与弹性件7连接,侧板2上还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弹性件7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连接块的高度大于凹口6的高度。在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中,经常使用橡皮筋或者弹簧作为弹性件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将皮壳配件放入底板1 上,将内盒配件放在侧板2上之后,通过将侧板2压向底板1,使得内盒配件的目标区域与底板1的预设区域粘结,粘结的位置精度高,错误率小,实现标准化生产,并且使用步骤简单,大大节省了组装时间,提高组装效率,便于大范围再生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