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336发布日期:2019-07-10 09: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风扇电机是一种具有风扇毂和叶片的电机,沿风扇毂外圆周设有均匀分布的槽,叶片插在槽中,经焊接、粘接等永久性联接方法使叶片与风扇毂成为一体。风扇电机壳体是风扇电机的一个部件,其包括向一侧凸起的安装部,安装部被通孔贯穿,安装部设有螺纹。

现有技术中,风扇电机壳体通常采用模具注塑的方式成型,在成型螺纹时,通常采用侧向抽芯的方式来脱模,侧向抽芯机构设置于模仁的一侧,侧向抽芯机构包括斜导杆和滑块,斜导杆的一端固定于动模板,另一端伸入滑块的斜孔中,当动模板带动斜导杆向上运动时,斜导杆带动滑块水平侧向运动,从而顺利脱模。然而为了防止注塑时滑块受到侧向压力而产生位移,通常还需要在滑块的外侧设置限位块。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侧向抽芯机构设于模仁的一侧,使得模具需要提供更大的空间供滑块水平侧向滑动,导致模具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而且制造成本高;2.斜导杆直接与动模板连接,使得斜导杆需要设计得比较长,并使得斜导杆和斜孔的配合难度增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斜导块和限位块设于容纳腔内,斜导块与限位块连接,由此可以缩小模具体积,并且斜导块不需要设计得太长。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上模仁,固定于风扇电机壳体模具的动模板,所述上模仁凹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下模仁,固定于风扇电机壳体模具的定模板,所述下模仁设于所述上模仁的下方;中心孔成型柱,固定于所述下模仁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两个螺纹成型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孔成型柱的两侧,所述螺纹成型块的内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成型块的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槽;两个斜导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分别与所述斜槽配合并可沿所述斜槽运动;两个限位块,其上端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下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并分别与所述斜导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螺纹成型块接触,所述螺纹成型块可沿所述限位块运动。

进一步,所述斜槽呈T形,所述斜导块呈T形。

进一步,所述螺纹成型块的外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块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接触并可沿所述第二斜面运动。

进一步,所述斜导块的外侧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凸出所述第一斜面,所述限位块设有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凹进所述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螺纹成型块的底部设有第五斜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六斜面,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第六斜面接触并可沿所述第六斜面运动。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两侧的导向条,所述螺纹成型块的两侧与所述导向条接触。

进一步,所述螺纹成型块的两侧凸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导向条的底部接触。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设有第七斜面,所述导向条设有第八斜面,所述第七斜面和所述第八斜面接触并可沿所述第八斜面运动。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台,所述导向条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且所述第八斜面与所述安装台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中间块,所述中间块固定于所述动模板,所述中间块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两个所述螺纹成型块的顶部均与所述中间块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斜导杆改成了斜导块,并且斜导块不由动模板带动向上运动,而是直接由限位块带动向上运动,这样可以使得斜导块不必设置得太长,在节省制造材料的同时,使得斜导块与斜槽之间的配合更加容易,降低配合难度。此外,螺纹成型块和斜导块均设置于上模仁的容纳腔内,螺纹成型块和斜导块在上模仁的容纳腔内运动,由此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从而可以缩小模具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风扇电机壳体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风扇电机壳体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部分零件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要生产的风扇电机壳体模具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风扇电机壳体模具100;动模板101;定模板102;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200;上模仁1;容纳腔11;成型腔12;第六斜面13;安装台14;下模仁2;成型芯21;中心孔成型柱3;螺纹成型块4;弧形槽41;螺纹段42;斜槽43;第一斜面44;第五斜面45;定位部46;第七斜面47;斜导块5;第三斜面51;限位块6;第二斜面61;第四斜面62;风扇电机壳体7;安装部71;中心孔72;安装螺纹73;成型镶件8;导向条9;第八斜面91;中间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电机壳体模具脱模结构200,包括上模仁1、下模仁2、中心孔成型柱3、两个螺纹成型块4、两个斜导块5和两个限位块6。

本实用新型要注塑成型的风扇电机壳体7具有向一侧凸起的安装部71,安装部71被中心孔72贯穿,安装部71设有安装螺纹73用于螺纹连接。

上模仁1固定于风扇电机壳体模具100的动模板101。上模仁1的顶部向下凹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11,在本实施例中,上模仁1凹设有两个容纳腔11,上模仁1对应容纳腔11的底部向上凹设有用于成型的成型腔12并且固定有用于辅助成型的成型镶件8。即在本实施例中,一次注塑可以生产两个风扇电机壳体7,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对每一个风扇电机壳体7进行脱模的脱模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以下只对其中一个脱模结构进行描述。

下模仁2固定于风扇电机壳体模具100的定模板102,定模板102对应设置于动模板101的下方,下模仁2设于上模仁1的下方,动模板101可相对定模板102上下移动,并带动上模仁1相对下模仁2上下移动。下模仁2的顶部凸设有用于成型的成型芯21并且也固定有用于辅助成型的成型镶件8,风扇电机壳体7的主体结构在成型腔12和成型芯21之间成型。

中心孔成型柱3固定于下模仁2并伸入容纳腔11内,中心孔成型柱3用于成型安装部71的中心孔72。两个螺纹成型块4设于容纳腔11内并分别位于中心孔成型柱3的两侧,螺纹成型块4的内侧设有弧形槽41,弧形槽41设有螺纹段42,螺纹成型块4的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槽43。两个斜导块5设于容纳腔11内并与斜槽43配合并可沿斜槽43运动。两个限位块6的上端固定于动模板101,下端伸入容纳腔11并分别与斜导块5固定连接,限位块6与螺纹成型块4接触,螺纹成型块4可沿限位块6运动。

限位块6一端与螺纹成型块4接触,另一端与容纳腔11的内壁接触,同时螺纹成型块4与中心孔成型柱3接触,由此在注塑过程中,限位块6可以防止注塑时螺纹成型块4受到侧向压力而产生位移,从而保证产品尺寸的精确度。在脱模时,动模板101可带动限位块6向上运动,由于斜导块5与限位块6固定连接,因此斜导块5被限位块6带动向上运动,同时斜导块5沿着斜槽43运动,使得螺纹成型块4侧向移动与产品分离,以使产品可以顺利脱模。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斜导杆改成了斜导块5,并且斜导块5不由动模板101带动向上运动,而是直接由限位块6带动向上运动,这样可以使得斜导块5不必设置得太长,在节省制造材料的同时,使得斜导块5与斜槽43之间的配合更加容易,降低配合难度。此外,螺纹成型块4和斜导块5均设置于上模仁1的容纳腔11内,螺纹成型块4和斜导块5在上模仁1的容纳腔11内运动,由此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从而可以缩小模具体积。

斜槽43呈T形,斜导块5呈T形。T形槽可以更好地导向,运动精度更高。螺纹成型块4的外侧设有第一斜面44,限位块6设有第二斜面61,第一斜面44和第二斜面61接触并可沿第二斜面61运动。因此,当限位块6向上运动时,斜导块5可以带动螺纹成型块4的第一斜面44沿着第二斜面61运动。

斜导块5的外侧设有第三斜面51,第三斜面51凸出第一斜面44,限位块6设有第四斜面62,第四斜面62凹进第三斜面51,第三斜面51和第四斜面62接触。由此可以使得斜导块5能够更好地与限位块6配合。

螺纹成型块4的底部设有第五斜面45,容纳腔11内设有第六斜面13,第五斜面45与第六斜面13接触并可沿第六斜面13运动。即螺纹成型块4被斜导块5带动移动时,通过第五斜面45沿着第六斜面13倾斜运动。与现有的侧向抽芯机构水平侧向抽芯相比,螺纹成型块4倾斜运动可以更好地利用容纳腔11的空间,使得上模仁1不用设计得太宽,由此可以缩小上模仁1的体积。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容纳腔11两侧的导向条9,螺纹成型块4的两侧与导向条9接触。螺纹成型块4在运动时通过导向条9进行运动的导向,使得运动精度更高。螺纹成型块4的两侧凸设有定位部46,定位部46与导向条9的底部接触。通过定位部46和导向条9的底部接触,可以使得导向的效果更好。定位部46设有第七斜面47,导向条9设有第八斜面91,第七斜面47和第八斜面91接触并可沿第八斜面91运动。由于螺纹成型块4是倾斜运动的,因此在导向的时候也是靠第七斜面47和第八斜面91接触从而进行导向。

容纳腔11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台14,导向条9安装于安装台14且第八斜面91与安装台14接触。通过设置安装台14,从而更加方便安装导向条9。

本实施例还包括中间块10,中间块10固定于动模板101,中间块10位于两个限位块6之间,两个螺纹成型块4的顶部均与中间块10接触。通过设置中间块10,可以达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脱模时,动模板101在脱模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带动上模仁1和限位块6向上运动,限位块6向上运动时带动斜导块5向上运动,斜导块5沿着斜槽43运动从而使得螺纹成型块4侧向运动,螺纹成型块4在导向条9的导向作用下倾斜运动,使得螺纹成型块4的螺纹段42远离成型好的风扇电机壳体7,从而使得风扇电机壳体7可以顺利脱离。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