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328发布日期:2019-07-10 09:3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然而,目前现有的电器外壳模具在制造的过程中,一方面,在注塑模具脱模进行下一次合模的过程中,顶出板与动模固定板相互靠近,因此,在合模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顶出板与动模固定板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影响整体结构强度,以及影响顶出板与动模固定板之间的磨损率,另一方面,由于材料性能不同,顶杆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的影响也不同。材料刚性差的,顶杆顶出产品时会在产品上留下深深的顶杆痕,这种材料的产品在模具调试时需要将顶杆稍稍低于型腔面,从而针对不同材料的产品要加工出不同厚度的调整垫,因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对于不同材料的产品时,就需要用到不同高度的顶杆,以降低顶杆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表面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材料的产品,并能够快速调节顶杆高度,以及降低工具的磨损率的电器外壳的注塑成型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包括:

注塑下模,所述注塑下模包括动模板、下模板及两个垫块,两个所述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动模板的两端上,所述下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垫块连接,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下模成型腔;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顶杆、复位杆及复位弹簧,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且所述顶杆穿设所述下模成型腔,所述复位杆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且所述复位杆穿设所述下模板,所述复位弹簧套置于所述复位杆上,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顶出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紧固件、第一垫圈、垫片及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及限位片体,所述限位片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上,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限位片体上,所述第二垫圈设置于所述垫片上,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限位片体、所述垫片及所述第二垫圈,且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上开设有伸缩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杆依次穿设所述容置槽及伸缩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出板相抵持,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的数量为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限位片体、所述垫片及所述第二垫圈,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螺纹孔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四个,四个所述调节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出板的四个端角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通过设置的注塑下模、顶出机构及调节机构,顶出机构用于将产品从注塑下模上顶出,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顶出机构的高度,如此,从而使得顶出机构对于不同材料作出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降低顶出机构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表面的影响,另外,在合模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减少顶出机构与注塑下模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工具的磨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包括:注塑下模、顶出机构及调节机构,所述注塑下模包括动模板、下模板及两个垫块,两个所述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动模板的两端上,所述下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垫块连接,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下模成型腔;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顶杆、复位杆及复位弹簧,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且所述顶杆穿设所述下模成型腔,所述复位杆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且所述复位杆穿设所述下模板,所述复位弹簧套置于所述复位杆上,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顶出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紧固件、第一垫圈、垫片及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及限位片体,所述限位片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上,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限位片体上,所述第二垫圈设置于所述垫片上,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限位片体、所述垫片及所述第二垫圈,且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如此,上述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通过设置的注塑下模、顶出机构及调节机构,顶出机构用于将产品从注塑下模上顶出,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顶出机构的高度,如此,从而使得顶出机构对于不同材料作出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降低顶出机构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表面的影响,另外,在合模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减少顶出机构与注塑下模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工具的磨损率。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的构思。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10,包括:注塑下模100、顶出机构200及调节机构300,顶出机构200设置于注塑下模100上,调节机构300设置于顶出机构200上。

需要说明的是,顶出机构200用于将产品从注塑下模100上顶出,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顶出机构200的高度,如此,从而使得顶出机构200对于不同材料作出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降低顶出机构200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表面的影响,另外,在合模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300,减少顶出机构200与注塑下模100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工具的磨损率。

结合图1及图3所示,注塑下模100包括动模板110、下模板120及两个垫块130,两个垫块130分别设置于动模板110的两端上,下模板1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垫块130连接,下模板120上开设有下模成型腔。

结合图1所示,顶出机构200包括顶出板210、顶杆220、复位杆230及复位弹簧240,顶杆220设置于顶出板210上,且顶杆220穿设下模成型腔,复位杆230设置于顶出板210上,且复位杆230穿设下模板120,复位弹簧240套置于复位杆230上,且复位弹簧240位于顶出板210与下模板120之间。

如图2所示,调节机构300包紧固件310、第一垫圈320、垫片330及第二垫圈340,第一垫圈320包括第一垫圈主体321及限位片体322,限位片体322设置于第一垫圈主体321上,垫片330设置于限位片体322上,第二垫圈340设置于垫片330上,紧固件310依次穿设限位片体322、垫片330及第二垫圈340,且紧固件310设置于顶出板210上。其中,第一垫圈320的直径从顶出板210向动模板110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下模板120上开设有容置槽121;容置槽121的底部上开设有伸缩孔121a;复位杆230依次穿设容置槽121及伸缩孔121a;复位弹簧240的第一端与顶出板210相抵持,复位弹簧240的第二端与容置槽121的底部相抵持;垫片330的数量为多个;下模板120上开设有螺纹孔;紧固件310依次穿设限位片体322、垫片330及第二垫圈340,且紧固件310与螺纹孔螺合;紧固件310为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应不同材料的产品时,用户通过增加或减少限位片体322与第一垫圈主体321之间的垫片330数量,在通过紧固件310将其螺合在顶出板210的螺纹孔内,从而改变顶出板210与动模板110之间的间距,即改变顶杆220的高度,从而降低顶杆220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表面的影响,以及能够实现快速调节顶杆220高度,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一垫圈320及第二垫圈340,在合模的过程中,顶出板210向动模板110靠近时,顶出板210与动模板110分别会挤压第一垫圈320及第二垫圈340,从而减少顶出板210与动模板110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工具的磨损率。其中,调节机构300设置四个,四个调节机构300分别设置于顶出板210的四个端角位置处,如此,从而使得顶出板210在靠近动模板110时,顶出板210的四周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通过设置的注塑下模、顶出机构及调节机构,顶出机构用于将产品从注塑下模上顶出,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顶出机构的高度,如此,从而使得顶出机构对于不同材料作出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降低顶出机构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表面的影响,另外,在合模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减少顶出机构与注塑下模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工具的磨损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