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5315发布日期:2020-11-06 12:2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一次注塑成型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顺次执行的模具闭合、模具紧锁、原料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和注塑产品取出,为了便于进行注塑产品取出,注塑机模具需要设置可将注塑产品从型腔中向外顶出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通常复位弹簧控制顶针将生成好的产品顶出模具,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复位弹簧可能会因为被卡住而无法正常起作用,从而使顶针顶出过程缓慢,甚至会直接导致顶针板无法在模具闭合之前先行复位,在顶针使用时间过长后,会导致其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具有快速复位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包括下模板、复位单元、维护单元、支撑块和下模具;

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顶端与下模具底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下模具的中部设有顶针孔,所述下模板上表面的左端设有维护单元,两个支撑块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紧固单元;

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包含电机、固定块、活动块、丝杠、支撑杆、顶针、顶针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与下模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两个支撑块之间,所述固定块有两个且前后对应设在安装板的顶端,两个固定块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丝杠,所述电机有两个且分别设在两个固定块的顶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顶端连接,所述活动块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固定块内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侧面的螺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顶针板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的内侧面连接,所述顶针板的顶端阵列有顶针,所述顶针与下模具中部的顶针孔相配合;

其中,还包括上模板、内导柱、外导柱和控制器,所述外导柱有四个且顶端分别设在下模板上表面的四角,四个外导柱的顶端与对应的四个内导柱的底端滑动连接,四个内导柱的顶端分别与上模板底端的四角连接,所述上模板的底端设有上模具,所述控制器设在下模板上表面的前侧,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通过复位单元,可以在注塑完成后将成品顶出模具,同时也可以快速的进行复位,防止顶针板复位过慢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维护单元包含喷头、软管、水泵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底端与下模板上表面的左端连接,所述储液箱的顶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液箱顶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软管的底端连接,所述软管的顶端设有喷头,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储液箱内装有润滑剂,可以对顶针孔内部进行喷涂,从而增加顶针孔与顶针之间的润滑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单元包含转轮、固定板、螺杆和压块,所述固定板的内侧端与支撑块的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螺孔,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位于固定板的上侧,所述螺杆的底端与压块的顶端连接,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复位单元,方便后期对复位单元的维修。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设在安装板顶端的中部,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可以有效的判断顶针板是否复位,从而增加设备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有两个且左右对应设在安装板的顶端,所述导柱与顶针板左右两侧的通孔滑动连接,可以有效防止顶针出现偏移,防止顶针与顶针孔错位造成其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复位单元,可以在注塑完成后将成品顶出模具,同时也可以快速的进行复位,防止顶针板复位过慢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2、通过维护单元,储液箱内装有润滑剂,可以对顶针孔内部进行喷涂,从而增加顶针孔与顶针之间的润滑程度,通过紧固单元,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复位单元,方便后期对复位单元的维修;

3、设有接触传感器,可以有效的判断顶针板是否复位,从而增加设备的精准度,设有导柱,可以有效防止顶针出现偏移,防止顶针与顶针孔错位造成其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板、2复位单元、21电机、22固定块、23活动块、24丝杠、25支撑杆、26顶针、27顶针板、28安装板、3维护单元、31喷头、32软管、33水泵、34储液箱、4紧固单元、41转轮、42固定板、43螺杆、44压块、5支撑块、6下模具、7上模板、8内导柱、9外导柱、10接触传感器、11导柱、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注塑模具的快速复位机构,包括下模板1、复位单元2、维护单元3、支撑块5和下模具6;

下模板1:下模板1上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5,两个支撑块5的顶端与下模具6底端的左右两侧连接,下模具6的中部设有顶针孔,下模板1上表面的左端设有维护单元3,维护单元3包含喷头31、软管32、水泵33和储液箱34,储液箱34的底端与下模板1上表面的左端连接,储液箱34的顶端设有水泵33,水泵33的进水口与储液箱34顶端的出水口连接,水泵33的出水口与软管32的底端连接,软管32的顶端设有喷头31,水泵3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2的输出端,储液箱内装有润滑剂,可以对顶针孔内部进行喷涂,从而增加顶针孔与顶针26之间的润滑程度,两个支撑块5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紧固单元4,紧固单元4包含转轮41、固定板42、螺杆43和压块44,固定板42的内侧端与支撑块5的侧面连接,固定板42的中部设有螺孔,螺孔与螺杆43螺纹连接,螺杆43的顶端设有转轮41,转轮41位于固定板42的上侧,螺杆43的底端与压块44的顶端连接,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复位单元2,方便后期对复位单元2的维修;

复位单元2:复位单元2包含电机21、固定块22、活动块23、丝杠24、支撑杆25、顶针26、顶针板27和安装板28,安装板28的底端与下模板1的上表面连接,安装板28位于两个支撑块5之间,固定块22有两个且前后对应设在安装板28的顶端,两个固定块22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丝杠24,电机21有两个且分别设在两个固定块22的顶端,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24的顶端连接,活动块23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固定块22内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活动块23侧面的螺孔与丝杠24螺纹连接,顶针板27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撑杆25,两个支撑杆25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23的内侧面连接,顶针板27的顶端阵列有顶针26,顶针26与下模具6中部的顶针孔相配合,通过复位单元2,可以在注塑完成后将成品顶出模具,同时也可以快速的进行复位,防止顶针板27复位过慢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其中,还包括上模板7、内导柱8、外导柱9和控制器12,外导柱9有四个且顶端分别设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四角,四个外导柱9的顶端与对应的四个内导柱8的底端滑动连接,四个内导柱8的顶端分别与上模板7底端的四角连接,上模板7的底端设有上模具,控制器12设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前侧,电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2的输出端,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还包括接触传感器10,接触传感器10设在安装板28顶端的中部,接触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12的输入端,可以有效的判断顶针板27是否复位,从而增加设备的精准度,还包括导柱11,导柱11有两个且左右对应设在安装板28的顶端,导柱11与顶针板27左右两侧的通孔滑动连接,可以有效防止顶针26出现偏移,防止顶针26与顶针孔错位造成其损坏。

在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各用电器正常工作,将上模板7低端的上模具与下模具6合并,然后往模具中注入塑胶,当其冷却定型后,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丝杠24转动,丝杠24与活动块23侧面的螺孔螺纹连接,活动块23通过支撑杆25连接顶针板27的前后两侧,顶针板27顶端的顶针穿过下模具6上的顶针孔将成品顶出模具,然后反向转动电机21,使顶针板27下降,当顶针板27的底端接触到接触传感器10时,接触传感器10给控制器12发出信号,控制器12将电机21停止,至此复位结束,顶针板27两侧的通孔与两个导柱11滑动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顶针26出现偏移,防止顶针26与顶针孔错位造成其损坏,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水泵33将储液箱34内的润滑剂通过软管32上的喷头31喷向顶针孔,从而增加顶针孔与顶针26之间的润滑程度,当需要修理复位单元2时,转动转轮41,使螺杆43低端的压块44上升,这样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复位单元2,在修理后将其重新入下模具6的底端,从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器12选用的型号是jmdm-12dio8aio,电机21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建议选用深圳市五颗星马达有限公司生产的微型电机,具体型号为wk-1606,水泵33可选用东莞市深鹏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型水泵,具体型号为p3514,接触传感器10可选用东莞市南力测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接触传感器。控制器12控制电机21、水泵33和接触传感器10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