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0391发布日期:2022-12-10 05:1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汽车内饰生产用塑胶模具大都有成型效果好的优点。
3.现有部分塑胶模具体型较大,故而在组装较大体积的塑胶模具时,往往会借用吊机,平稳起吊模具的上模,使上模与下模平稳对齐,虽然可降低人工搬运成本,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现,上模在吊运对齐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以至于实际操作中需要多人手动扶持,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浪费人力。
4.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用以解决对上模吊运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解决了对上模吊运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面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所述支座顶面的边角处垂直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上模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的定位孔,所述上模的侧边贴合设置有托起板,所述支座的侧边水平设置有供滑座,所述供滑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供滑槽,所述供滑槽内设置有缓冲承托部件,所述供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稳固部件。
7.优选的,所述缓冲承托部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供滑槽两侧内壁之间的滑杆,所述滑杆杆身的两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滑杆杆身的中部对称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托起板的背端铰接有两个呈八字状的传力杆,两个所述传力杆的末端与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面对应铰接。
8.优选的,所述托起板呈l型状,所述托起板的底板与所述上模的底端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稳固部件包括呈u型状与所述支座相固定的卡座,所述卡座最内侧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供滑座相固定的缓冲弹簧,所述卡座底端的内壁上竖直滑动设置有与所述缓冲弹簧相抵触的定位块,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定位块相远离的一面均呈斜面状,所述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配的弹性收缩组件。
10.优选的,所述弹性收缩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卡座底端的活动盒,所述定位块穿入所述活动盒的内侧并与所述活动盒底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1.优选的,所述活动盒的底端穿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相固定的拉杆,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拉杆的杆身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托起板,当上模被吊运与下模平稳对齐安装时,可首先在上
模的四个侧边上设置托起板,由此四个托起板相互配合,可有效在上模的下吊对齐过程中实施定位效果,防止上模在下吊对齐发生晃动,无需人工扶持作业,便捷人力。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承托部件,托起板可在缓冲承托部件作用下,受上模的重力做同步下降运动,不对上模的下吊对齐过程造成阻碍,并且缓冲承托部件实时可为托起板提供弹性支撑效果,以免上模吊运时脱钩,直接与下模碰撞,造成上模和下模的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的缓冲承托部件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的稳固部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上模;2、支座;3、下模;4、定位柱;5、定位孔;6、吊环;7、托起板;8、供滑座;9、供滑槽;10、滑杆;11、滑块; 12、传力杆;13、缓冲弹簧;14、卡座;15、定位块;16、活动盒; 17、拉杆;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3,一种汽车内饰用塑胶模具,包括支座2,支座2的顶面设置有下模3,下模3的上方设置有上模1,支座2顶面的边角处垂直设置有定位柱4,上模1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定位柱4相配的定位孔5,上模1的侧边贴合设置有托起板7,支座2的侧边水平设置有供滑座8,供滑座8的顶面上开设有供滑槽9,供滑槽9内设置有缓冲承托部件,供滑座8的两端均设置有稳固部件。
21.当上模1被吊运与下模3平稳对齐安装时,可首先通过稳固部件,在支座2的四个侧边上组装供滑座8,则上模1的四个侧边上均可贴合托起板7,四组托起板7相互配合,便可对上模1提供定位支撑效果,保证上模1在进一步向下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托起板7可在缓冲承托部件作用下,受上模1的重力做同步下降位移,不对上模 1的下吊对齐过程造成阻碍,并且可实时托起板7提供弹性支撑力,以免上模1吊运时脱钩,直接与下模3碰撞。
22.缓冲承托部件包括水平设置于供滑槽9两侧内壁之间的滑杆10,滑杆10杆身的两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3,滑杆10杆身的中部对称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11,托起板7的背端铰接有两个呈八字状的传力杆12,两个传力杆12的末端与两个滑块11的顶面对应铰接。
23.当托起板7承托上模1,并在上模1进一步被吊机作用向下位移时,托起板7可受上模1的重力作用,挤压两个传力杆12,使得两个传力杆12做出相向转动,致使两个滑块11在滑杆10杆身上滑动,进而托起板7同步向下位移,不对上模1的下吊对齐过程造成阻碍,并且在此过程中,两个滑块11可实时压缩滑杆10杆身两侧的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受力形变,利用缓冲弹簧13的回弹力,可为托起板7提供弹性支撑效果。
24.托起板7呈l型状,托起板7的底板与上模1的底端紧密贴合。
25.通过托起板7呈l型状的设置,可在托起板7与上模1侧边相贴合时,托起板7可正好为上模1提高支撑力。
26.稳固部件包括呈u型状与支座2相固定的卡座14,卡座14最内侧的部位设置有与供滑座8相固定的缓冲弹簧13,卡座14底端的内壁上竖直滑动设置有与缓冲弹簧13相抵触的定位块15,缓冲弹簧13 与定位块15相远离的一面均呈斜面状,卡座14上设置有与定位块 15相配的弹性收缩组件,弹性收缩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卡座14底端的活动盒16,定位块15穿入活动盒16的内侧并与活动盒16底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8,当供滑座8两端部位的缓冲弹簧13对齐穿入卡座14内侧,缓冲弹簧13可在卡座14内侧与定位块15相抵,两者斜面相接触,定位块15受挤压向活动盒16内侧收缩,压缩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受力发生形变,直至缓冲弹簧13移至卡座14 最内侧的部位,缓冲弹簧13不再与定位块15相抵,定位块15便受复位弹簧18回弹力作用,延伸至卡座14内侧与缓冲弹簧13相贴,致使缓冲弹簧13无法向外移出,实现供滑座8的固定效果。
27.活动盒16的底端穿设有与定位块15相固定的拉杆17,复位弹簧18套设于拉杆17的杆身上,简单通过下拉拉杆17,定位块15则受力向活动盒16内侧收缩,致使定位块15不再与缓冲弹簧13相抵,由此方便将缓冲弹簧13从卡座14内侧移出,实施供滑座8的拆卸。
28.工作原理:在使上模1与下模3对齐安装时,人员可首先利用吊环6,使上模1与吊机的吊索相连,吊机便可对上模1实时吊运作业,在将上模1吊运至支座2上方位置时,人员可将供滑座8两端部位的缓冲弹簧13对齐穿入卡座14内侧,缓冲弹簧13在卡座14内侧滑动并与定位块15相抵,定位块15的斜面与缓冲弹簧13的斜面相接触,定位块15受挤压向活动盒16内侧收缩,并挤压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形变,直至缓冲弹簧13移至卡座14最内侧的部位,缓冲弹簧13不再与定位块15相抵,定位块15便受复位弹簧18回弹力作用,自动延伸至卡座14内侧,定位块15与缓冲弹簧13紧密贴合,便可对供滑座8实施固定效果,支座2与供滑座8固定连接,托起板7与上模1的侧边相贴,由上述操作过程中,人员可在支座2四个侧边上均安装供滑座8,四组托起板7对上模1实施支撑定位效果,防止上模1在下吊对齐发生晃动,无需人工扶持作业,便捷人力;
29.并且,在上模1进一步被吊机作用向下位移时,托起板7可受到上模1的重力作用,通过传力杆12推动滑块11,使得滑块11在滑杆10杆身上滑动,由此托起板7同步向下位移,不对上模1的下吊对齐过程造成阻碍,并且在滑块11的滑动过程中,滑块11可压缩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形变,利用缓冲弹簧13的回弹力,可为托起板7提供弹性支撑,以免上模1在向下吊运时脱钩,直接坠落碰撞下模3,造成下模3的损毁;
30.此外,人员仅需要通过下拉拉杆17,将定位块15收缩至活动盒 16内侧,使得定位块15不在与缓冲弹簧13相低,人员便可直接拉动供滑座8将缓冲弹簧13从卡座14内移出,方便供滑座8的拆卸。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