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1485发布日期:2022-12-10 05:3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在车辆汽车的零件生产中,一些平板结构,例如天窗导风板、主板、侧板和盖板等平板结构的零件需要加工制造,传统上的加工方式是通过机械加工,通常机械加工时间较长,成型效率低,因此现有的很多汽车零件都是采用模具注塑加工。
3.在公开号为cn2114409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底部的中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卡块的底部均贯穿限位块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顶部的中间均开设有槽孔,两个槽孔内部底部的中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顶部均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前后两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两个第三固定块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两个第三固定块内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防尘布,两个第三固定块的底部均设置有握块,两个握块的顶部均与防尘布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模具块,所述下模具顶部的中间开设有模具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注塑机因其生产效率高而被广泛使用,而注塑模具是注塑机主要组成部分,注塑模具在频繁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自身的损耗,因此需要经常对模腔进行更换维修,而上述模具块和模型槽更换不便,对汽车零件注塑模具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与底座底面固定的支腿、与底座上表面固定的下模座、设置于下模座上的上模座以及用于控制上模座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模型槽体,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模型槽体的下夹持组件,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与模型槽体配合的模型块体,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模型块体的上夹持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夹持组件对模型槽体进行夹持,上夹持组件对模型块体进行夹持,当模型块体和模型槽体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工作人员只需调节下夹持组件和上夹持组件,即可对模型槽体和模型块体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作人员维修或更换模型槽体和模型块体的难度,有利于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保持正常使用。此外,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汽车零件进行加工成型时,工作人员只需更换不同类型的模型块体和模型槽体即可,而底座、下模座、上模座、升降组件、下夹持组件以及上夹持组件等均可重复使用,免去了工作人员需引进不同模具的繁琐,节约了设备投入成本。
8.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与下模座内壁转动连接的双向螺纹杆、固定于下模座侧壁上的电机、固定于下模座两侧的内侧壁之间的导向杆、共同安装于导向杆与双向螺纹杆上的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上表面固定的夹持块;
9.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下模座侧壁并与下模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双向螺纹杆一端固定,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设置有两段螺距相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设有两个并关于双向螺纹杆中段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活动板滑移连接,所述夹持块设有两个亦关于双向螺纹杆中段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模型槽体两侧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下夹持组件对模型槽体进行夹持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导向杆与活动板滑移连接,以此使得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夹持块上的卡接槽相互配合并夹紧模型槽体时,关闭电机即可,两个夹持块配合作用,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槽体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两个所述卡接槽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限位块卡接配合的限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型槽体上的限位块与夹持块上的限位槽配合,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因模型槽体发生位移,而影响汽车零件加工成型质量的概率。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与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即可控制电机的启停和运转方向,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下夹持组件的运行,以便工作人员安装或更换模型槽体。
15.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上贯穿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下端贯穿模型块体,所述加料管上端一体成型有加料斗;
1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底座上表面固定的升降气缸以及与上模座侧壁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面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料斗和加料管的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从加料斗处向模型槽体与模型块体之间加入汽车零件生产原料。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即可控制升降气缸的运行,当汽车零件加工成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上模座升起,即可便于汽车零件产品进行脱模。
1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面固定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贯穿底座和下模座,并与底座和下模座均滑移连接;
19.所述顶出气缸亦与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模型槽体底部贯穿开设有供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端穿过的孔体。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便于成型后的汽车零件产品进行脱模,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控制器调节顶出气缸,使得顶出气缸的活塞杆升长,以此使得顶出气缸的活塞杆将成型后的汽车零件产品从模型槽体内顶出。
21.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中,下夹持组件对模型槽体进行夹持,上夹持组件对模型块体进行夹持,当模型块体和模型槽体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工作人员只需调节下夹持组件和上夹持组件,即可对模型槽体和模型块体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作人员维修或更换模型槽体和模型块体的难度,有利于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保持正常使用;
24.2、本技术中,需要使用下夹持组件对模型槽体进行夹持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导向杆与活动板滑移连接,以此使得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夹持块上的卡接槽相互配合并夹紧模型槽体时,关闭电机即可,两个夹持块配合作用,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5.3、本技术中,模型槽体上的限位块与夹持块上的限位槽配合,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因模型槽体发生位移,而影响汽车零件加工成型质量的概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下模座和上模座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下夹持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中:1、底座;11、支腿;12、顶出气缸;13、控制器;2、下模座;3、上模座;31、出气孔;4、升降组件;41、升降气缸;42、固定板;5、模型槽体;51、限位块;52、孔体;6、下夹持组件;61、双向螺纹杆;62、电机;63、导向杆;64、活动板;65、夹持块;651、卡接槽;652、限位槽;7、模型块体;8、上夹持组件;9、加料管;91、加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座2、上模座3、升降组件4、模型槽体5、下夹持组件6、模型块体7以及上夹持组件8。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底面固定有支腿11,且支腿11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下模座2底面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上模座3设置于下模座2上。
33.升降组件4设置于下模座2上,用于控制上模座3升降,且升降组件4包括升降气缸41和固定板42。升降气缸41的缸体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上端竖直向上延伸。固定板4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一侧与上模座3侧壁固定,固定板42底面与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
34.模型槽体5设置于下模座2内,下夹持组件6设置于下模座2并用于夹紧模型槽体5,且下夹持组件6包括双向螺纹杆61、电机62、导向杆63、活动板64以及夹持块65。双向螺纹杆61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座2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61上设置有两段螺距相等、旋向
相反的螺纹。电机62与下模座2一侧的外侧壁固定,且电机62的输出轴贯穿下模座2侧壁并与下模座2转动连接。导向杆63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下模座2两侧的内侧壁固定。活动板64为竖直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共同安装于导向杆63与双向螺纹杆61上,双向螺纹杆61贯穿活动板64并与活动板64螺纹连接,导向杆63贯穿活动板64并与活动板64滑移连接,且活动板64设有两个并关于双向螺纹杆61中段对称设置。夹持块65为矩形块状结构,其底面与活动板64上表面固定,夹持块65设有两个亦关于双向螺纹杆61中段对称设置,两个夹持块65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模型槽体5两侧卡接配合的卡接槽651。
35.需要使用下夹持组件6对模型槽体5进行夹持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62,电机62工作后带动双向螺纹杆61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61与活动板64螺纹连接,导向杆63与活动板64滑移连接,以此使得两个活动板64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夹持块65上的卡接槽651相互配合并夹紧模型槽体5时,关闭电机62即可,两个夹持块65配合作用,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5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长时间使用后,因长期磨损而需要维修或更换模型槽体5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62,使得两个活动板64相互远离,以此使得两个夹持块65与模型槽体5分离时,即可拆卸模型槽体5,从而对模型槽体5进行维修或更换,有利于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保持正常使用。此外,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汽车零件进行加工成型时,工作人员只需更换不同类型的模型块体7和模型槽体5即可,而底座1、下模座2、上模座3、升降组件4、下夹持组件6以及上夹持组件8等均可重复使用,免去了工作人员需引进不同模具的繁琐,节约了设备投入成本。
36.为增强对模型槽体5的限位效果,模型槽体5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51,两个卡接槽651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限位块51卡接配合的限位槽652,在使用过程中,模型槽体5上的限位块51与卡接块上的限位槽652卡接配合,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5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座3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1,上模座3上贯穿设置有加料管9,加料管9下端贯穿模型块体7,且加料管9上端一体成型有加料斗91。
37.模型块体7设置于上模座3内,模型块体7与模型槽体5配合,上夹持组件8设置于上模座3上,用于夹紧模型块体7,且上夹持组件8的结构与下夹持组件6的结构相同。需要更换或维修模型块体7时,工作人员只需采用上述同样步骤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38.为便于加工成型后的汽车零件产品进行脱模,底座1底面固定有顶出气缸12,顶出气缸12的活塞杆上端贯穿底座1和下模座2,并与底座1和下模座2均滑移连接,且模型槽体5底部贯穿开设有供顶出气缸12的活塞杆上端穿过的孔体52。当汽车零件产品成型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调节顶出气缸12的活塞杆伸长,顶出汽车零件产品即可,降低了汽车零件产品的脱模难度。为降低工作人员对用电元件进行调节的难度,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电机62、升降气缸41和顶出气缸12均电连接。
39.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的使用原理为:需要使用下夹持组件6对模型槽体5进行夹持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62,电机62工作后带动双向螺纹杆61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61与活动板64螺纹连接,导向杆63与活动板64滑移连接,以此使得两个活动板64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夹持块65上的卡接槽651相互配合并夹紧模型槽体5时,关闭电机62即可,两个夹持块65配合作用,以此增强了模型槽体5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长时间使用后,因长期磨损而需要维修或更换模型槽体5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62,使得两
个活动板64相互远离,以此使得两个夹持块65与模型槽体5分离时,即可拆卸模型槽体5,从而对模型槽体5进行维修或更换,有利于汽车零件加工注塑模具保持正常使用。。此外,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汽车零件进行加工成型时,工作人员只需更换不同类型的模型块体7和模型槽体5即可,而底座1、下模座2、上模座3、升降组件4、下夹持组件6以及上夹持组件8等均可重复使用,免去了工作人员需引进不同模具的繁琐,节约了设备投入成本。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