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958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属于锅炉给水装置,适用于蒸气供热系统或采用热电联供方式的工艺用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蒸气锅炉的给水方式,具有一个共同的技术特点,即采用串联式直接加压流程结构,将动力泵串联于锅炉给水管路上,直接提供给水所需的全部压力。其技术上的不足之处在于1、不便于高温凝结水的统一回收,如具有多种用热设备的工艺用热系统,需在不同排放参数的设备后使用不同的回收设备,这样就使回收结构复杂,既增加了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又降低了回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2、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温流体输送过程中由两相流引起的动力泵气蚀问题,采用串联式直接加压方式解决高温流体输送条件下动力泵可靠性问题,将使系统的安装方式流程结构复杂化,如现有除氧水的输送,需将除氧器安装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楼层上,为给水泵提供必须的进口压力;3、不便于利用负压除氧技术。使用串联式直接加压方式,不能解决负压条件下的密封问题和动力泵入口压降引起的气蚀问题;4、动力消耗大。如技术较成熟的喷射式回收装置,其机械效率低于百分之三十五,采用给水泵提供给水所需全部压力和给水的多次转移,也增加了动力消耗;5、不便于给水系统各部分之间功能和结构的耦合,结构复杂,增加投资和维护费用。
至今,从未有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投资少、功能多、动力消耗低、运行可靠、具有分段反馈平衡结构和变压机制的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能供蒸气供热系统或采用热电联供方式的工艺用热系统给水之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给水系统存在不便高温凝结水的统一回收、不能解决高温流体输送过程中由两相流引起的动力泵气蚀问题、余热不能合理利用、动力消耗大及结构复杂、投资大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它结构简单合理,投资少、功能多、动力消耗低,运行可靠,适用蒸气供热系统或采用热电联供方式的供热系统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和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两部分,用接管将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的气阳输出关联三通及液相输入关联三通分别与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的蒸气输入管坐及给水输出管坐连接。
所说的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是在两个罐体上端的封头上,分别设有蒸气输入管坐和蒸气输出管坐,下端的封头上,分别设有给水输入管坐和给水输出管坐,并在中心处设排污管件,再在两蒸气输入管坐、两蒸气输出管坐、两给水输入管坐及两给水输出管坐上分别安装有由电动阀充当的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及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在高于下端封头合适位置设有液面控制指示计,最后用四个 形的异形三通分别作气相输入关联三通、气相输出关联三通、液相输入关联三通、液相输出关联三通,并分别将各关联三通两平行管坐分别对应连接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使气相输入关联三通水平方向接口与液相输出关联三通接口同向,均与气相输出关联三通、液相输入关联三通接口方向相反,由此构成具有两相流体输入和输出的四个并相接口,可进行并相切换控制的装置。
所说的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包括有并相集合罐、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沉降式凝气器及喷射式抽气机构几部分,按轴线延长的连接方式,将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下端与并相集合罐的立式罐体上端相贯连接,上端与沉降式凝气器下端法兰连接,再将喷射式抽气机构中离心泵进口与沉降式凝气器的循环水输出管坐用接管连接,在喷射泵出口设一个向下插入沉降式凝气器所设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的直管,用接管将喷射泵的进气口和沉降式凝气器所设的排气管坐接通。
所说的并相集合罐是在立式罐体侧部合适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凝结水管坐,下端封头的中心处设排污管件,在凝结水管坐及排污管件之间合适位置设给水输出管坐,在低于上端封头合适位置,设液面控制指示计。
所说的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是在园筒上端设有连接法兰,中部设有垂直于轴线的筛孔板,在筛孔板上设有环状填料,在填料上方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补给水管坐,并在其上安装补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再在低于筛孔板合适位置设蒸气输入管坐。
所说的沉降式凝气器是在管板式换热器上端封头顶部中心处设法兰开口向上的排气管坐,上部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热水输出管坐,下部合适位置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冷却水输入管坐,并在其相对一侧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循环水输出管坐,在循环水输出管坐上方设有旁通管与管板式换热器连接,直通管上端与封头顶部等高,下端与循环水输出管坐连接的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最后在低于热水输出管坐处设温度控制指示计,在冷却水输入管坐上安装冷却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
所说的喷射式抽气机构是由接管将离心泵的出口与喷射泵的进水口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大大减少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2、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不同排放参数高温凝结水的统一回收问题,高温水输送过程中两相流引起的给水泵气蚀问题;3、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解决负压除氧方式的可靠运行问题;4、本实用新型做到了对余热的合理利用;5、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动力消耗。


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I—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A—并相集合罐,B—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C—沉降式凝气器,D—喷射式抽气机构,1—罐体,2—蒸气输入管坐,3—蒸气输出管坐,4—给水输入管坐,5—给水输出管坐,6—排污管件,7—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8—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9—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10—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1—罐体,12—蒸气输入管坐,13—蒸气输出管坐,14—给水输入管坐,15—给水输出管坐,16—排污管件,17—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18—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9—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20—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21—液面控制指示计,22—液面控制指示计,23—气相输入关联三通,24—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5—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6—液相输出关联三通,27—立式罐体,28—凝结水管坐,29—排污管件,30—给水输出管坐,31—补给水管坐,32—蒸气输入管坐,33—排气管坐,34—热水输出管坐,35—冷却水输入管坐,36—循环水输出管坐,37一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38—离心泵,39—喷射泵,40—冷却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41—温度控制指示计,42—补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43—液面控制指示计,44—直管,45—圆筒,46—筛孔板,47—填料,48—管板式换热器,49—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行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有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和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两部分,用接管将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的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4及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分别与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的蒸气输入管坐32及给水输出管坐30连接。
所说的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是在两个罐体1、11上端的封头上分别设有蒸气输入管坐2、12和蒸气输出管坐3、13,下端的封头上分别设有给水输入管坐4、14和给水输出管坐5、15,并在中心处设排污管件6、16,再在两蒸气输入管坐2、12上、两蒸气输出管坐3、13上、两给水输入管坐4、14上及两给水输出管坐5、15上分别安装有由电动阀充当的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7和17、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8和18、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9和19及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0和20,在高于下端封头合适位置设有液面控制指示计21、22,最后用叫个 形的异形三通分别作气相输入关联三通23、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4、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液相输出关联三通26,并分别将各关联三通两平行管坐分别对应连接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7和17、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8和18、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9和19、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0和20,使气相输入关联三通23水平方向接口与液相输出关联三通26接口同向,均与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4、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接口方向相反。
所说的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包括有并相集合罐A、圆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B、沉降式凝气器C及喷射式抽气机构D几部分,按轴线延长的连接方式,将圆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B下端与并相集合罐A的立式罐体27上端相贯连接,上端与沉降式凝气器C下端法兰连接,再将喷射式抽气机构D中离心泵38进口与沉降式凝气器C的循环水输出管坐36用接管连接,在喷射泵39出口设一个向下插入沉降式凝气器C所设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37的直管44,用接管将喷射泵39的进气口和沉降式凝气器C所设的排气管坐33接通。
所说的并相集合罐A是在立式罐体27侧部合适位置设有三个法兰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凝结水管坐28,下端封头的中心处设排污管件29,在凝结水管坐28及排污管件29之间合适位置设给水输出管坐30,在低于上端封头合适位置设液面控制指示计43。
所说的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B是在园筒45上端设有连接法兰,中部设有垂直于轴线的筛孔板46在筛孔板46上,设有环状填料47,在填料47上方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补给水管坐31,并在其上安装补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42,再在低于筛孔板46合适位置设蒸气输入管坐32。
所说的沉降式凝气器C是在管板式换热器48上端封头49项部中心处设法兰开口向上的排气管坐33,上部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热水输出管坐34,下部合适位置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冷却水输入管坐35,并在其相对一侧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循环水输出管坐36,在循环水输出管坐36上方设有旁通管与管板式换热器48连接,直通管上端与封头49顶部等高,下端与循环水输出管坐36连接的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37,最后在低于热水输出管坐34处设温度控制指示计41,在冷却水输入管坐35上安装冷却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40。
所说的喷射式抽气机构D是由接管将离心泵38的出口与喷射泵39的进水口连接而成。
使用时,具有当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7、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0、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8、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19开启,对应的控制执行机构8、9、17、20关闭状态下的并相耦合给水流程结构在此状态下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经—条由给水输出管坐30—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19—给水输入管坐14的液相管路和一条由13—18—24—32的气相反馈管路与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的罐体11实现并相,并与冷却水换热耦合和通过排气管坐33与抽气机构D连接,形成具有负压耦合平衡条件的凝结水和补给水并相输入方式,同时,经23—7—2的气相管路和经5—10—26的液相管路开通,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的罐体1进入并相输出状态,形成具有蒸气反馈加压条件的给水输出方式,从而组成了具有分段反馈平衡机制的并相耦合给水流程结构和当7、10、18、19关闭8、9、17、20开启状态下的并相耦合给水流程结构及两种流程结构之间的自动切换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和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两部分,用接管将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的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4)及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分别与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的蒸气输入管坐(32)及给水输出管坐(30)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I)是在两个罐体(1)(11)上端的封头上分别设有蒸气输入管坐(2)(12)和蒸气输出管坐(3)(13),下端的封头上分别设有给水输入管坐(4)(14)和给水输出管坐(5)(15),并在中心处设排污管件(6)(16),再在两蒸气输入管坐(2)(12)、两蒸气输出管坐(3)(13)、两给水输入管坐(4)(14)及两给水输出管坐(5)(15)上分别安装有由电动阀充当的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7)(17)、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8)(18)、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9)(19)及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0)(20),在高于下端封头合适位置设有液面控制指示计(21)(22),最后用四个 形的异形三通分别作气相输入关联三通(23)、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4)、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液相输出关联三通(26),并分别将各关联三通两平行管坐分别对应连接蒸气输入控制执行机构(7)(17)、蒸气输出控制执行机构(8)(18)、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9)(19)、给水输出控制执行机构(10)(20),使气相输入关联三通(23)水平方向接口与液相输出关联三通(26)接口同向,均与气相输出关联三通(24)、液相输入关联三通(25)接口方向相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II)包括有并相集合罐(A)、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B)、沉降式凝气器(C)及喷射式抽气机构(D)几部分,按轴线延长的连接方式,将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B)下端与并相集合罐(A)的立式罐体(27)上端相贯连接,上端与沉降式凝气器(C)下端法兰连接,再将喷射式抽气机构(D)中离心泵(38)进口与沉降式凝气器(C)的循环水输出管坐(36)用接管连接,在喷射泵(39)出口设一个向下插入沉降式凝气器(C)所设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37)的直管(44),用接管将喷射泵(39)的进气口和沉降式凝气器(C)所设的排气管坐(33)接通。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并相集合罐(A)是在立式罐体(27)侧部合适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法兰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凝结水管坐(28),下端封头的中心处设排污管件(29),在凝结水管坐(28)及排污管件(29)之间合适位置设给水输出管坐(30),在低于上端封头合适位置设液面控制指示计(43)。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园筒式喷雾填料除氧头(B)是在园筒(45)上端设有连接法兰,中部设有垂直于轴线的筛孔板(46),在筛孔板(46)上设有环状填料(47),在填料(47)上方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补给水管坐(31),并在其上安装补给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42),再在低于筛孔板(46)合适位置设蒸气输入管坐(32)。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沉降式凝气器(C)是在管板式换热器(48)上端封头(49)顶部中心处设法兰开口向上的排气管坐(33),上部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热水输出管坐(34),下部合适位置设法兰于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冷却水输入管坐(35),并在其相对一侧设法兰水平方向开口向外的循环水输出管坐(36),在循环水输出管坐(36)上方设有旁通管与管板式换热器(48)连接,直通管上端与封头(49)顶部等高,下端与循环水输出管坐(36)连接的循环水脱气输入管坐(37),最后在低于热水输出管坐(34)处设温度控制指示计(41),在冷却水输入管坐(35)上安装冷却水输入控制执行机构(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相耦合统一给水装置,属于锅炉给水装置,适用于蒸气供热系统或采用热电联供方式的工艺用热系统。它包括有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和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两部分,用接管将切换式并相耦合装置的气相输出关联三通及液相输入关联三通分别与集合式并相耦合装置的蒸气输入管坐及给水输出管坐连接组成。本装置提供了一种新型耦合给水方式,其结构合理,功能多,运行可靠,投资省,有效热利用率高,是企业高效节水节能的理想给水设备。
文档编号F22D5/00GK2625728SQ0323344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6日
发明者保廷荣 申请人:保廷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