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方法

文档序号:449229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 余热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生产过程中加入的水蒸气以及反应本身产生的蒸气,经过各道工序
后,反应流出物(实际上为各种蒸气的混合物)温度降到116 120°C、压力 为0.1 0.13Mpa。由于反应流出物的温度较低,在乙烯生产过程的各单元操 作中很难被利用,但如果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按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或等 于95-C的热水锅炉都必需配备锅炉除氧装置。除氧装置主要用于除去锅炉用 水中的溶解氧和其它不凝结气体,以保证锅炉用水的品质,使锅炉免受腐蚀。 目前,乙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锅炉,大都配有锅炉热力除氧器。该除氧器 中通入水蒸气,将锅炉给水加热到104"C、 0.02MPa,使气相氧气的分压力降 低到零,水中的溶解氧也降低到零,从而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这种除氧的 方式,存在着水蒸气消耗高的问题,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对环境造成负面 影响。
目前,即使在比较成熟且已经工业化生产的乙烯装置中,所述反应流出 物的余热也未被充分利用,还需要借助持续通有循环水的换热器将其冷却。 循环水风冷塔使得水持续而循环地流过换热器(即经过冷却的循环水给水 自循环水风冷塔流入换热器中,自换热器中流出的循环水回水再回到循环水 风冷塔中进行冷却)。此方法不但浪费了反应流出物的余热能量,而且增加了 循环水系统的工作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 方法,采用本方法,充分利用了反应流出物的余热能量,降低了锅炉热力除 氧器的水蒸气消耗,减少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负荷,从而有效节约了能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 利用方法,工艺步骤为先让反应流出物流经一台持续通有锅炉给水的换热 器,使锅炉给水升温并流入锅炉热力除氧器中,与此同时,使反应流出物降 温而得到一次冷凝液,然后, 一次冷凝液自流进入一台持续通有循环水的另 一换热器中,并得到二次冷凝液。
采用本方法后, 一方面,使锅炉给水进水可以吸收反应流出物所含的余 热而升温,这样,锅炉给水出水流入锅炉热力除氧器中可加以利用,降低了 锅炉热力除氧器的水蒸气消耗,相应提高了锅炉的供气量;另一方面,反应流出物依次由持续通有锅炉给水的一台换热器、持续通有循环水的另一台换 热器降温,这样,循环水回水的温度较背景技术明显降低,减少了循环水系 统的工作负荷,有效降低了循环水风冷塔的电力消耗,节约了能源。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方法,充分利用了反应流出物的余 热能量,降低了锅炉热力除氧器的水蒸气消耗,减少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负 荷,从而有效节约了能源。
另,本发明简单实用、投资小。
据测试,乙烯生产中水蒸气消耗及燃料消耗的成本有效降低,乙烯装置 的总能耗降低约50%。
所述反应流出物的温度为116 120°C、压力为0.1 0.13Mpa, 一次冷凝 液的温度为50 8(TC, 二次冷凝液的温度为20 3(TC;锅炉给水进水的温度 为20 30。C、压力为0.3 0.4Mpa,锅炉给水出水的温度为90 100°C、压力 为0.3 0.4Mpa;循环水给水的温度为30 35 °C,循环水回水的温度为33 37°C。


附图是本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方式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它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附图,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方法,工艺步骤为先让 蒸汽流量为5t/h的反应流出物流经一台持续通有锅炉给水的换热器1,使锅炉 给水升温并流入锅炉热力除氧器中,与此同时,使反应流出物降温而得到一 次冷凝液,然后, 一次冷凝液自流进入一台持续通有循环水的另一换热器2 中,并得到二次冷凝液。
所述反应流出物的温度为118°C、压力为0.12Mpa, 一次冷凝液的温度为 60°C, 二次冷凝液的温度为25t;锅炉给水进水的温度为25t、压力为0.3 0.4Mpa、流量为30t/h,锅炉给水出水的温度为95°C、压力为0.3 0.4Mpa; 循环水给水的温度为33"C,循环水回水的温度为35"C。所述持续通有锅炉给 水的换热器1的安装高度高于持续通有循环水的换热器2的安装高度。
使用本方法,反应流出物的余热被利用后,锅炉的供气量提高约13%, 循环水系统的温度下降了约6°C,每吨乙烯成本下降4 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 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方法,工艺步骤为先让反应流出物流经一台持续通有锅炉给水的换热器,使锅炉给水升温并流入锅炉热力除氧器中,与此同时,使反应流出物降温而得到一次冷凝液,然后,一次冷凝液自流进入一台持续通有循环水的另一换热器中,并得到二次冷凝液。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流出物的温度为116 120°C、压力为0.1 0.13Mpa, 一次冷凝 液的温度为50 8(TC, 二次冷凝液的温度为20 3(TC;锅炉给水进水的温度 为20 30。C、压力为0.3 0.4Mpa,锅炉给水出水的温度为90 100°C 、压力 为0,3 0.4Mpa;循环水给水的温度为30 35 °C,循环水回水的温度为33 37°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乙烯生产中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方法。工艺步骤为先让反应流出物流经一台持续通有锅炉给水的换热器,使锅炉给水升温并流入锅炉热力除氧器中,与此同时,使反应流出物降温而得到一次冷凝液,然后,一次冷凝液自流进入一台持续通有循环水的另一换热器中,并得到二次冷凝液。采用本方法,充分利用了反应流出物的余热能量,降低了锅炉热力除氧器的水蒸气消耗,减少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负荷,从而有效节约了能源。
文档编号F22D1/50GK101644426SQ20091003444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0日
发明者吴玉熙, 张和平, 杨俊立, 邓衍宏 申请人:丰原宿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