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1701发布日期:2019-01-22 22:5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焦炉荒煤气上升管的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出来的荒煤气温度约为750℃左右,所带出的热量相当于焦炉炼焦消耗的总热量的33~35%,为便于后工序的净化与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喷洒循环氨水与荒煤气直接接触,靠循环氨水大量汽化,使荒煤气急剧降温至80~83℃送到后续的煤气精制系统。上述过程中高温荒煤气的热量转化为低温水蒸汽(约为80℃左右) 并需要大量的循环水进行冷却,存在的缺陷是,既浪费了高温荒煤气的热量,又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国内、外对焦炉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有相应的预热回收结构和方法,现行使用的普遍以水夹套汽化方式,水及蒸汽走夹套间,高温荒煤气走夹套内筒。现有的上升管换热器中内筒外壁均布焊有导热厚鳍片,或者内筒外壁上开沟槽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但是过多的焊接或开沟槽会影响内筒无缝钢管的质量与寿命,进而影响整个上升管装置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换热管道中过多的焊接导致的管道寿命的下降。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结构简单的直筒管道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为管状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围成一个换热腔体,被加热介质在换热腔体内流动,在换热腔体内安装分隔板,分隔板上设多个用于导流的通孔,分隔板上固定多个用于扰流的扰流件。

该余热回收装置属于夹套式换热结构,加热介质在夹套的内筒流动,被加热介质在夹套的外筒流动;被加热介质通常选择水。

以被加热介质为水为例,水在换热腔体内流动,存在压力不均、换热不均的问题。因此,设置分隔板,使水从分隔板的通孔内流出,可以缓解水流压力不均的问题,使水的流动稳定,缓解对筒壁的压力。但是流态稳定的柱状流不利于换热,因此在分隔板上设置扰流的扰流件。扰流,在本申请中,顾名思义就是扰乱水(被加热介质)的流动状态。通过扰流,可以使换热更加充分。

优选地,所述扰流件为波浪形、阶梯形或螺旋形的片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扰流件通过丝堵的方式固定在分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扰流件与被加热介质在换热腔体内的流动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分隔板与被加热介质在换热腔体内的流动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换热腔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在被加热介质入口处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处分别设置膨胀节。

优选地,所述内筒为焦炉荒煤气上升管道。

优选地,所述分隔板为两块,分别位于被加热介质入口处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处。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导热层,外筒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在余热回收装置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隔板和导流通孔的设置,稳定了管道内的水压、气压,通过强化扰流,可大幅度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余热回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沿管道长度方向的最大剖面)。

图2表示分隔板的主视图。

图3表示扰流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焦炉荒煤气上升管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剖面图如图1所示(基本呈对称结构)。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内筒6,外筒5,内筒6与外筒5之间为换热腔体7,余热回收装置的两端为连接法兰1,换热腔体7的两端设有密封端面2,密封端面2附近分别设有分隔板4,密封端面2与分隔板4之间为膨胀节3,膨胀节3出设有开口,分别作为被加热介质的入口11和出口12。膨胀节3、密封端面2、内筒6和分隔板4之间分别围成一个空腔,该空腔的尺寸较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用来平衡水压和水蒸气压力。其中分隔板4的上设有通孔,其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的大孔用于导流,小孔用于固定扰流件,扰流件的结构可选择多种形状,其中图3给出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扰流件,扰流件通过丝堵的方式固定在分隔板4的小孔中。分隔板4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内筒6和外筒5中,其中分隔板4仅与内筒6焊接,受到热膨胀时,外筒5与分隔板4之间可以允许有缝隙,这样可以减少热应力对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破坏,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从上述结构中可以看出,对于余热回收装置,需要焊接的地方非常少,大幅的减少了焊接应力;内筒和外筒基本为直筒形状,结构简单,却仍可以保持高的换热效率,并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