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2879发布日期:2020-12-15 08:2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管屏吊挂装置,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再热器是一种把作过功的低压蒸汽再进行加热并达到一定温度的蒸汽过热器,再热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厂循环的热效率。

为了提高大型发电机组循环热效率,广泛采用中间再热循环。从锅炉过热器出来的主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作功后,送到再热器中再加热以提高温度,然后送入汽轮机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称为一次中间再热循环,可相对提高循环效率。有些大型机组,在中压缸后再次将排汽送回锅炉加热,称为两次中间再热循环,可再相对提高循环效率。

再热器的结构由管子和集箱组成,蒸汽和烟气分别在管内、外流过。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再热器可分为对流式和辐射式,对流式再热器布置在对流烟道内;辐射式再热器布置在炉膛内。

因为再热器管屏温升较大,为了避免因再热器不同管排间膨胀量不同引起的集箱应力过大问题,传统的再热器管屏布置方式是一个进口集箱,一个出口集箱连接两排受热面管,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再热器,再热器系统需要布置三排,甚至是四排管子,而此时选用一个进口集箱,一个出口集箱连接受热面管的布置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克服集箱应力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包括固定梁、过度梁、吊杆、紧固螺母、耳板和管箍,固定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梁平行布置安装在锅炉炉膛内部,具体两个固定梁通过炉顶吊挂装置吊到锅炉顶部支吊梁上,两个固定梁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过度梁,两个过度梁上均安装有吊杆,吊杆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安装在过度梁上,吊杆的下端安装有耳板,耳板上安装有管箍,管箍夹紧受热面管。

优选的:所述吊杆的下端采用铰接方式与耳板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管箍包括主卡紧部和副卡紧部,主卡紧部和副卡紧部弯折形成用于容纳受热面管的容纳空间,主卡紧部和副卡紧部的两侧加工有通孔,主卡紧部和副卡紧部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耳板上。

优选的:所述过度梁与固定梁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通过吊杆和安装在吊杆下部的耳板和管箍实现对再热器管屏的吊装,提高再热器管屏的安装强度,提高再热器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吊杆与耳板采用铰接方式安装,并在耳板上安装有用于夹紧管屏的管箍,当再热器不同管排间膨胀时,再热器的受热面管产生的应力在吊杆与耳板的铰接处释放,进而间接避免了再热器不同管排膨胀量不同引起的集箱应力过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再热器管屏吊挂位置示意图;

图2是再热器管屏吊挂位置的左侧示意图;

图3是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m向示图;

图5是管箍与耳板的安装俯视图;

图中1-固定梁,2-过度梁,3-吊杆,4-紧固螺母,5-耳板,6-管箍,7-受热面管,8-主卡紧部,9-副卡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包括固定梁1、过度梁2、吊杆3、紧固螺母4、耳板5和管箍6,固定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梁1平行布置安装在锅炉炉膛内部,具体两个固定梁1通过炉顶吊挂装置吊到锅炉顶部支吊梁上,两个固定梁1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过度梁2,两个过度梁2上均安装有吊杆3,吊杆3通过紧固螺母4紧固安装在过度梁2上,吊杆3的下端安装有耳板5,耳板5上安装有管箍6,管箍6夹紧受热面管7。

受热面管7是锅炉再热器管屏的受热管,吊挂装置的管箍6夹紧受热面管7,并通过吊杆5悬吊在过度梁2,过渡梁2通过固定梁1与锅炉炉顶吊挂装置建立安装,这种方式提高了受热面管7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所述吊杆3的下端采用铰接方式与耳板5配合安装。

吊杆3与耳板5采用铰接方式安装,当再热器不同管排(受热面管7)受热间膨胀时,再热器的受热面管7产生的应力在吊杆3与耳板5的铰接处释放,此时在铰接作用下,吊杆3与耳板5的产生角度变化,通过二者的角度变化适应受热面管7产生的膨胀,间接避免了再热器不同管排膨胀量不同引起的集箱应力过大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所述管箍6包括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弯折形成用于容纳受热面管7的容纳空间,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的两侧加工有通孔,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耳板5上。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所述过度梁2与固定梁1相互垂直。如此设置过度梁2与固定梁1相互垂直,提高了管屏吊挂装置的安装整齐度,降低了施工的难度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梁(1)、过度梁(2)、吊杆(3)、紧固螺母(4)、耳板(5)和管箍(6),固定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梁(1)平行布置安装在锅炉炉膛内部,两个固定梁(1)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过度梁(2),两个过度梁(2)上均安装有吊杆(3),吊杆(3)通过紧固螺母(4)紧固安装在过度梁(2)上,吊杆(3)的下端安装有耳板(5),耳板(5)上安装有管箍(6),管箍(6)夹紧受热面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3)的下端采用铰接方式与耳板(5)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箍(6)包括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弯折形成用于容纳受热面管(7)的容纳空间,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的两侧加工有通孔,主卡紧部(8)和副卡紧部(9)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耳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梁(2)与固定梁(1)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高温再热器管屏吊挂装置,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梁、过度梁、吊杆、紧固螺母、耳板和管箍,固定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梁平行布置安装在锅炉炉膛内部,具体两个固定梁通过炉顶吊挂装置吊到锅炉顶部支吊梁上,两个固定梁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过度梁,两个过度梁上均安装有吊杆,吊杆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安装在过度梁上,吊杆的下端安装有耳板,耳板上安装有管箍,管箍夹紧受热面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董清梅;苏国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