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热管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10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常压热管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锅体和炉子组成的锅炉。现有技术中,已采用各式水管锅炉、火管锅炉以及水火管锅炉,力图通过增加辐射或对流的受热面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但其结构复杂,火管外侧结存水垢难以清除,极易造成火管烧穿渗漏,维修量大,其热效率仅在40~5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高效锅炉。通过使用热管,依靠热管内部工质沸腾吸热和凝结放热导热机理,使锅炉的热效率大大提高,导热速度大大加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锅体和炉子组成,炉胆位于锅体下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锅体与炉子之间设置两组热管,其中一组直立热管一端插入锅体浸没在水中。另一端穿过锅体底部插入炉膛。所述的另一组热管为“L”形,每根“L”形热管的水平段排布成炉排,竖直段穿过炉膛壁插入锅体亦浸没在水中。
由于热管内部的工质具有沸腾吸热和凝结放热的极强的导热机理,将其应用于锅炉,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火管、水管或水火管结构的锅炉,可使锅炉的热效率提高到70~80%,导热速度提高一倍,节约燃料5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尤其适用于采暖方面的供热锅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直立热管,2、“L”形热管,3、炉排,4、锅体,5、炉胆,6、炉膛,7、烟道,8、水位计,9、窥视孔,10、上炉门,11、下炉门。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
图1,炉胆(5)位于锅体(4)下部中心。烟道(7)位于炉胆(5)顶部,并贯穿锅体(4),锅体(4)上另外设有水位计(8)和窥视孔(9)。一组直立热管(1)均布于锅体(4)底部,其一端插入锅体(4)浸没在水中,另一端穿过锅体(4)底部插入炉膛(6)。每根直立热管位于锅体(4)内的长度与位于炉膛(6)内的长度之比为11。另一组“L”形热管(2)的水平段排布成炉排(3)(图2所示),其竖直段穿过炉膛壁插入锅体(4)亦浸没在水中。位于炉排(3)上、下方的炉壁上分别开设有上炉门(10)和下炉门(11)。
权利要求1.一种常压热管锅炉,由锅体和炉子组成,炉胆位于锅体下部中心,其特征在于,在锅体与炉子之间设置两组热管,其中一组直立热管一端插入锅体浸没在水中,另一端穿过锅体底部插入炉膛;所述的另一组热管为“L”形,每根“L”形热管的水平段排布成炉排,竖直段穿过炉膛壁插入锅体亦浸没在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直立热管均布于锅体底部,其每根热管位于锅体内的长度与位于炉膛内的长度之比为11。
专利摘要一种由锅体和炉子组成的常压热管锅炉,炉胆位于锅体下部中心。其特征是在锅体与炉子之间设置两组热管,一组直立热管的一端插入锅体浸没在水中,另一端穿过锅体底部插入炉膛;另一组“L”形热管的每根热管水平段排布成炉排,竖直段穿过炉膛壁插入锅体亦浸没在水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火管、水管、水火管结构锅炉,其热效率提高到70~80%,导热速度提高一倍,节约燃料50%。
文档编号F22B5/00GK2108220SQ9122849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3日
发明者毛龙光 申请人:毛龙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