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干馏蓄热式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57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干馏蓄热式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尤其是一种自干馏蓄热式窑炉。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陶瓷窑炉及手烧炉灶,燃烧炉膛均只有一个,当煤加入炉膛,由于煤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排放大量烟尘,这样,不仅燃料的利用效率低,而且由于排放浓浓黑烟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燃烧充分,热能利用率高,无黑烟排放的自干馏蓄热式窑炉。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干馏蓄热式窑炉前有炉膛和灰坑,灰坑位于炉膛下方,炉膛和灰坑之间有炉篦,窑炉后有烟囱,烟囱和炉膛之间为过烟通道,过烟通道内有蓄热墙,炉膛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炉膛之间有传热隔板相隔离,隔板上有均匀相间的通孔,炉膛上方有活动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燃料有足够高温,燃烧空间及较长燃烧时间燃烧,因此,燃烬率高,减少了黑烟排放,防止了环境污染,同时炉墙保温效果好,窑炉的热利用高,排烟温度低于200℃。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其中1、炉膛;2、传热隔板;3、通孔;4、活动盖;5、生铁板;6、耐火泥层;7、耐火材料层;8、耐火砖;9、烟囱;10、过烟通道;11、透风孔;12、灰坑;13、炉篦;14、蓄热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自干馏蓄热式窑炉,窑炉前有炉膛1和灰坑12,灰坑12位于炉膛1下方,炉膛1和灰坑12之间有炉篦13,窑炉后有烟囱9,烟囱9和炉膛1通过烟通道10相连,窑炉前的炉膛1为左、右并列两个,左、右炉膛1之间有传热隔板2,传热隔板2上有均匀相间的通孔3,炉膛1上方有活动盖4。炉膛1四方的炉墙由生铁板5为主体,生铁板5外侧涂耐火泥层6,生铁板5内侧依次贴有耐火材料层7和耐火砖8。炉膛1和烟囱9之间的过烟通道10内放置有均匀相间排布的蓄热墙8,蓄热墙8上有均匀的透气孔11。
当需要加热锅炉时,若让左炉膛先燃烧,则用活动盖4将右炉膛封闭,左炉膛内的煤燃烧,其释放的热能经过传热隔板2传递到右炉膛内,右炉膛内的煤加热进行热解和干馏,热解的可燃气体进入左炉膛达到充分燃烧;当左炉膛的煤燃烧到三分之二时,加新煤在左炉膛内,并将右炉膛的活动盖4移到左炉膛上,这时右炉膛内的煤已达到足够燃烧的温度,打开灰坑下的通气孔,右炉膛开始燃烧。如此循环地燃烧左、右炉膛的煤,便可实现无污染,节能用煤之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膛、烟囱、灰坑和过烟通道构成的自干馏蓄热式窑炉,其特征在于窑炉前的炉膛(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炉膛(1)之间有传热隔板(2),传热隔板(2)上有均匀相间的通孔(3),炉膛(1)上方有活动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干馏蓄热式窑炉,其特征在于炉膛(1)四方的炉墙由生铁板(5)为主体,生铁板(5)外侧涂耐火泥层(6),生铁板内侧依次贴有耐火材料层(7)和耐火砖(8)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干馏蓄热式窑炉,其特征在于炉膛(1)和烟囱(9)之间的过烟通道(10)内有蓄热墙(14),蓄热墙(14)上有均匀的透气孔(11)。
专利摘要一种由炉膛、烟囱、灰坑和过烟通道等构成的自干馏蓄热式窑炉,其特征在于窑炉前的炉膛(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炉膛(1)之间有传热隔板(2),传热隔板(2)上有均匀相间的通孔(3),炉膛(1)上方有活动盖(4)。本实用新型由于燃料有足够高温,燃烧空间及较长燃烧时间燃烧,因此,燃烬率高,减少了黑烟排放,防止了环境污染,同时炉墙保温效果好,窑炉的热利用高,排烟温度低于200℃。
文档编号F23K1/04GK2660334SQ0324953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7日
发明者戴仲锦 申请人:戴仲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