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03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尤其是一种由预制薄板叠置组合构成的安装在集成热管散热器内腔,能够产生毛细力吸附液体工质并同时为集成热管散热器提供内部支撑的吸液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为了制造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效率高且真空腔贯通的集成热管散热器,通常采用减小集成热管散热器壳体壁厚的手段。
减小集成热管散热器壳体的壁厚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在于,使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强度大大降低。由于内腔为真空,外界的气压对其造成较大的压力,经长期使用,或者在设备组装、维护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集成热管散热器壳体破裂。
过去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采用在真空腔体内设置加强隔板,但这种方式不仅使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制造过程复杂,而且不能起到对整个集成热管散热器壳体进行加强的效果,而采取加强隔板的密集设置,就会使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同时还会影响汽化的液体工质在真空腔体内的蒸发扩散,从而降低散热效率,增加散热器的重量。
在此之前,曾经提出采用由支撑杆搭建的支架进行支撑以及采用金属丝或塑料杆制成螺旋结构的支撑架的技术方案,这样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但是制造难度较大,且不适合大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规模性生产。
另外,在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中,为了强化液体工质的蒸发散热和冷凝回流过程,加快其相变转化的速度,通常需要安装吸液芯,现有技术中的丝网、金属毡、金属纤维、金属粉末烧结的吸液芯以及在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壁上通过机械拉伸、切割和电加工等方法制造各种细小槽道,槽道来形成吸液芯的方式都存在工艺复杂的特点,再结合上述的内腔中安装的支架,使生产效率大大的降低、制造成本大大的提高,并且难以提高集成热管散热器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集成热管散热器在制造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工艺简单的支撑结构及吸液芯结构,而提供一种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该内腔吸液支撑架采用预制的金属箔板通过叠设方式构成,从而集吸液芯和支撑架两者功能于一身,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包括多个薄板,所述多个薄板均为尺寸相同的条形板,且该多个薄板彼此贴合叠置组成整体支撑块;所述整体支撑块中的薄板之间具有能够产生用于吸附液体工质的毛细力的缝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条形板状的多个薄板进行彼此贴合叠置后,组成整体支撑块,为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并通过该整体支撑块中的薄板之间的缝隙产生吸附液体工质的毛细力,达到了传统热管散热器中所单独设置的吸液芯的应用效果,而且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够适应各种型号、规格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制造要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包括多个薄板11。多个薄板11均为尺寸相同的条形板,且薄板11彼此贴合叠置组成整体支撑块1。整体支撑块1中的薄板11之间具有缝隙12,由于缝隙12的尺寸很小,因此该缝隙12能够产生吸附液体工质的毛细力。多个薄板11的彼此贴合叠置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机械加工手段,例如局部点焊、通过在薄板表面设置挂接部件进行组合等多种方式。图2所示为一个具有内部冷却流体通道的集成热管散热器(为显示内部结构,未绘制一个面的端面板),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与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壳3之间为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4,在内腔4中,围绕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设有多个整体支撑块1(图中只能看到距未绘制的端面板最近的四个整体支撑块1),整体支撑块1被同时焊接在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和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壳3上。在工作时,发热体(如发热电子元件)设置在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侧底部,通过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壳3的底部,液体工质吸收发热体的热量后汽化,向内腔4的两侧及顶部蔓延,同时,将热量传递到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和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壳3上,自身则降温而重新凝结为液态,回流到内腔4的底部,在吸收热量重新汽化,依此,周而复始,将发热体的热量散出。
由于集成热管散热器在不工作时,其内腔4中几乎为真空,而工作时,在液体工质的汽化作用下,其内腔4中具有较高的压力,因此,集成热管散热器无论工作与否,总是要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压力,而设置的多个整体支撑块1能够有效的克服各种压力,使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壳3与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能够保持其形状不会改变。另外,当具有发热体的设备或装置处于倾斜或颠倒状态时,液体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4的侧部或顶部而脱离了发热体所在的位置,此时,通过整体支撑块1的缝隙12产生的毛细力吸附液体工质,在工作中,位于发热体处的,吸附在缝隙12中的液体工质首先被汽化,而未处于发热体处的,吸附在缝隙12中的液体工质向该处补充,从而形成液体工质的液相-气相转换,在这个转换中,发热体的热量被不断的散出。薄板11可以采用金属箔片制成。由于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和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壳3通常是用金属材料制造,因此,采用金属箔片有利于焊接安装,还可以直接参加导热,提高散热效率。薄板11也可以采用塑料薄片制成,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减轻整体重量。整体支撑块1不仅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还起到了传统吸液芯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生产制造工艺简单,可以根据具体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规格型号灵活改变薄板11的形状,也可以预先制成标准的整体支撑块单元,然后在实际制造集成热管散热器时,根据规格尺寸、散热、体积、重量要求,通过改变整体支撑块单元的数量和设置位置,适应各种集成热管散热器的生产。
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每个薄板11上设有四个通孔110,每个薄板11上的四个通孔110所设置的位置均相同,当多个薄板11彼此贴合叠置组成整体支撑块1时,整体支撑块1上形成贯穿的四个孔洞。再有,在每个薄板11的上下边缘处都设有六个缺口120,该六个缺口120的位置均相同,当多个薄板11彼此贴合叠置组成整体支撑块1时,整体支撑块1的表面上形成六个贯通的直槽。缺口120也可以设置在多个薄板的边缘的不同位置上,在该整体支撑块的表面上形成贯通的曲线槽。当本实施例安装在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时,由缺口120构成的直槽或曲线槽可便于液体工质的流动,而由通孔110所构成的孔洞,能够使汽化的液体工质气体穿过,从而使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中的压力达到均衡。通孔110还有助于利用穿钉将多个薄板彼此贴合叠置固定。
本发明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二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薄板11的边上增设有三个延伸条板13,一个延伸条板13设置在薄板11的中间,另外两个延伸条板13分别设置在薄板11的两端。延伸条板13上也设有通孔110和缺口120。多个本实施例的薄板11彼此贴合叠置后组成一个“山”字形的整体支撑块5,该整体支撑块5的使用方式可以如图5所示。图5为具有两个内部冷却流体通道2的集成热管散热器,多个“山”字形的整体支撑块5可以按照图中所示方式安装在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4中,使集成热管散热器获得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可以具有多种组合形式,例如,可以如图6所示,将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相结合。在图6中,多个第一实施例的整体支撑块1分别彼此间隔设置在多个第三实施例的“山”字形的整体支撑块5之间,且设置在“山”字形的整体支撑块5的底部,这样不仅能够为集成热管散热器提供良好的支撑,而且还能良好的吸附、汇聚液体工质。如此间隔设置整体支撑块1和“山”字形的整体支撑块5能够在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中形成流道,如图7所示,图中,如图6形式组合的整体支撑块设置在具有两个内部冷却流体通道的集成热管散热器6中,从剖开的侧面可以看出,“山”字形的整体支撑块5将内腔4分隔而成为多条气体流道7,使汽化的液体工质沿图中箭头线方向均匀分布流动,达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根据本发明以及上述实际应用实例的原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板式集成热管散热器、分体式集成热管散热器以及各种形状的热管散热器,只是需要调整整体支撑块的形状及分布设置方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包括多个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板均为尺寸相同的条形板,且该多个薄板彼此贴合叠置组成整体支撑块;所述整体支撑块中的薄板之间具有能够产生用于吸附液体工质的毛细力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为金属箔片或塑料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板的相同位置上均设有通孔,使该整体支撑块上形成贯穿的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设置在所述薄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板的边缘的相同位置上均设有缺口,在该整体支撑块上形成贯通的直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板的边缘的不同位置上均设有缺口,在该整体支撑块上形成贯通的曲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设置在所述薄板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板的边上均还增设有一个或多个延伸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条板上设有所述通孔和/或所述缺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吸液支撑架,包括多个薄板,所述多个薄板均为尺寸相同的条形板,且该多个薄板彼此贴合叠置组成整体支撑块;所述整体支撑块中的薄板之间具有能够产生用于吸附液体工质的毛细力的缝隙。本发明通过将条形板状的多个薄板进行彼此贴合叠置后,组成整体支撑块,为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内腔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并通过该整体支撑块中的薄板之间的缝隙产生吸附液体工质的毛细力,达到了传统热管散热器中所单独设置的吸液芯的应用效果,而且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够适应各种型号、规格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制造要求。
文档编号F28D15/02GK1702420SQ20051008028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洪武 申请人:杨洪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